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到底要不要抢购粮油?

有新闻报道,在湖北鄂州容华区等地出现大米等粮油产品买断货的情况,部分市民家购买囤积了上百斤大米。当问他们抢购粮油原因时,部分群众解释道,互联网上说受疫情影响,有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国内油价肯定会涨价或者有钱买不到。

互联网是柄双刃剑,能在第一时间将最新消息报道出来,但信息甄选和是非判断却还是要依靠群众自己。在我周围确实也已经有人三五几趟从超市搬运粮油,只是,真的有必要囤积粮油吗?还记得2011年日本地震,全国掀起抢购食用盐那次,你家当年囤积的盐现在吃完了吗?

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到底要不要抢购粮油?

每次一听到某样生活必需品价格要上涨,第一波涌入超市的人群永远是精力旺盛的大叔大妈,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行动起来。这次互联网新闻关于国外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和停止主要农产品出口的报道,信息也确实属实。

据外媒上周报道,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8国在受到全球疫情冲击影响下,都不约而同选择限制和停止大米、小麦、葵花籽油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

联合国粮食及安全组织也发出警告,受到新冠病毒影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在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链被扰乱的情况,而本周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更是突然涨价,从而引发了这次国内抢购潮。

居民正是接收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警示才慌慌张张冲进超市囤积粮油,如果能静下心来,多看一些相关新闻,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想一想,相信这种局面就能避免。

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到底要不要抢购粮油?

根据报道,泰国2019年全年出口大米量仅为758万吨,同比大幅度减少。这说明,即便泰国大米涨价,对全球整体市场影响并不会很大,最多影响那些严重依赖粮食物资进口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是有益的。

有意思的是,泰国2019年大米全球出口销量减少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中国。泰国曾经是中国大米进口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国早已转变身份,大米需求主要依靠内部解决,需求国变成了供给国,甚至还开始竞争国际市场,还有一重要信息不得不提,全球水稻库存量的85%集中在中印2国。

粮食供应链条上,中国扮演的角色是供应者而非需求者,仅从这一点就能断定,粮油短缺问题不可能在国内出现,所有居民在囤积之前要搞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方的。

就在湖北鄂州抢购潮出现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辟谣,并告知市民,鄂州市粮油库存非常充足,满足群众三五个月需求没有任何问题。

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到底要不要抢购粮油?

中国人一直都有储蓄习惯,国家也不例外,粮食安全国家一直很重视。早些年,受到机器设备、技术成熟度限制,农田利用率不高,我们确实对进口粮食有一定程度依赖,但随着这些难题陆续攻克,这种局势已经发生改变,来看一组数据。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类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每年进口仅1亿多吨,且以大豆、粗粮为主,大米和小麦进口一般为每年200万吨、400万吨,仅占国内消费总额1%、2%。

即使面对疫情,我们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基础好呀,应付粮食危机绰绰有余。

除了自身努力,老天爷也赏脸,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说我们处于粮食形势最好的时期也不为过,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有必要去超市抢购囤积吗?当然啦,您要是觉得这样做对您身体健康有好处,那就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