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藝術品“觸網”

連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藝術品市場深受其累,許多拍賣會和展銷活動被迫推遲或取消,傳統的現場交易模式飽受衝擊。而與此同時,藝術品“觸網”的勢頭卻逐漸高漲,甚至熱情似火,著實讓疫情籠罩的藝術品市場,看到了一絲春意的曙光。

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各大拍賣行陸續發佈公告,調整春拍計劃,很多春拍徵集活動已經“移駕”網上。如中國嘉德2月7日就推出春拍“在線徵集”模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疫情防控期間不便出行的收藏者。與此同時,不少拍賣企業也積極推出線上教育課程,培育新藏家收藏理念,同時也傳播了企業品牌。

浅聊艺术品“触网”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也印發了《北京市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支持文物拍賣企業依法開展網上拍賣的意見》,大力支持文物拍賣企業網絡拍賣會。疫情期間,北京市文物拍賣企業申請舉辦網上文物藝術品拍賣會,申報流程全部可在線辦理。期間,中國嘉德和北京榮寶分別推出了多場網上拍賣活動,形式既有慈善網拍,又有名家收藏專場等,成交情況並不乏高價者。如北京榮寶首次網上拍賣推出的“中國書畫·(第01期)當代名家保真拍賣”會,16件拍品吸引到上萬人圍觀,經過總計659次叫價,14件拍品成功易主,其中的專場標王——李老十《荷塘風雪圖》,從25萬元起拍,經過130次激烈競價,最終錄得64.4萬元。可以想見,在政策指導助力下,藝術品網上交易活動也將愈發頻繁。

有專家曾經指出,內地藝術品網絡交易事實上已經發展多年,但是真正的熱潮並不多見。2000年時,由拍賣機構組建的“嘉德在線”首先創立藝術品網拍,迄今已有20年。2013年下旬,大型電商網站淘寶、蘇寧易購等紛紛試水藝術品交易平臺,不久又逐漸平息。近幾年,藝術品市場步入低谷,一些中小型拍賣行為求生存,紛紛轉戰藝術品網拍。

目前來看,短期內疫情還很難完全消除,今年各大型春拍會即使沒被取消或推遲,傳統的現場拍賣活動勢必打折扣。網上拍賣能否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承接春拍份額,迎來新突破,十分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