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优质"的单亲妈妈,心理学:撕掉“标签”是关键

刚离婚的那段时间,有一个感觉特别明显,就是身边的人都会把我当作一个弱者来对待,觉得我可怜。有时候我给家里钱,爸妈都不忍心要,觉得拿我的钱心里沉甸甸的。看见谦宝,也会觉得很可怜,有时候我训谦宝的时候,他们看见了都会忍不住掉眼泪,觉得孩子太苦了。

怎样做一个

本来觉得挺自由的我,忽然被这样的一种情绪包围,也渐渐地觉得自己可怜,孩子可怜,以至于对孩子有了一种负罪感,亏欠于自己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情绪渐渐地在吞噬我,让我不再像刚走出婚姻时那样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反之觉得人生真得是糟透了。

为什么事情还是那个事情,前后的差距却如此大呢?

怎样做一个

"标签"效应在影响着我们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罗森·汉恩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8个人来假扮病人,这些人中有有一位是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研究生,一位家庭主妇,一位儿科医生,三位心理学家。

这8个人被安排进精神病院后,告诉医护人员自己幻听很严重。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都知道新来了8个精神病患者,他们在里面表现的很正常,没有任何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

怎样做一个

但是因为有诊断书的缘故,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认为他们是正常的。当他们陆陆续续地要求出院时,反而被认为是病情在加剧,"妄想症"越来越严重。

甚至于医护人员还用一些专业术语来描述他们的"病情"。比如他们闲聊被称为"异常交谈行为",做笔记被称为"异常书写行为"。

原本正常的几个人,在被贴上神经病患者的标签之后,就被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是精神病患者了。

怎样做一个

正如像我一样离婚的女性,在拿到离婚证的那刻,一个"弱者"的标签,就像烙印一样印在了我们身上。

不仅如此,当我们被贴上"弱者"的标签后,不自觉地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与别人口中所说的"弱者"相符。

正如心理学认为,"标签"具有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不管这个标签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它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都有着强烈的影响。被贴上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我们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

怎样做一个

怎样做一个

单亲父母对孩子的补偿和亏欠心理是最大的坑

就像我开头说的,在标签的影响下我始对谦宝有了很大的亏欠心理,这种心理真的很折磨人,每次看见别人一家人欢声笑语的时候,这种亏欠的心里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过度亏欠的心理影响下,我们就会对孩子做一些过度的补偿。

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过度包办,以及过多的溺爱,这样的抚养方式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不足,和别人相处蛮横无理。

并且由于单亲父母认为自己和孩子可怜,也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怎样做一个

众所周知,王菲的女儿李嫣,在出生后有比较严重的兔唇,但是她的性格很阳光,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股自信。

虽然她有"生理缺陷",但她丝毫没有为此受影响,而产生自卑。

这一切都因为她有一个把她当作正常孩子的妈妈。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王菲是否会介意女儿李焉的兔唇时,王菲说:我觉得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一点都没问题,她很漂亮。当李嫣问奶奶,自己为什么是兔唇时,她的奶奶说:你看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跟他们都不一样。

正如一位作者说:问题从来不是问题,只有你把它当成是问题,它才是问题。

怎样做一个

做一个"优质"的单亲妈妈,为孩子做榜样

1、努力提升自己

做单亲家庭的妈妈是不容易的,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心理压力,但不管多苦,抱怨是不行的。唯有努力提升自己,扛起生活中的一切,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聚光灯。

我见过一位同为自媒体的单亲妈妈,在工作之余做自媒体、看书考证书,把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也是把她当作自己的目标,像她学习,努力做好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

怎样做一个

2、尊重孩子的选择

女神张钧甯也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妈妈的育儿观,我很认同。有次采访中,记者问:如何帮助孩子做选择?

她的回应是:能力在哪里,就往哪里发挥。

有次大女儿月考数学只考了40分,女儿自暴自弃地说"烂死了",但是她说,比上次多10分应该高兴呀。并且还为女儿分析,语文88分,美术94分,很厉害,表示女儿在这方面有才能,能力在哪里就往哪里发挥。后来女儿就没有念高中,而去了复兴美工。如今大女儿是跨国公司的创意总监。

没有人是全才,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目标,集中发力,才是最好的。

正如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目标,就好像有一个交点,就会产生惊人的力量。如果生活散漫,今天看这个,明天看那个,就像温暖的阳光,一辈子也点燃不了任何东西。

怎样做一个

3、 维护孩子心中父亲的形象

很多夫妻离婚后,会心存怨念,在孩子面前诋毁丈夫,希望孩子和自己一起恨丈夫。其实这样的做法会对孩子人格力量的建立有摧毁性的作用。并且还会让孩子对爱和家庭产生幻灭感,长大后可能会丧失爱人的能力,影响建立正常的亲密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认为:真正对孩子心灵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不是父母的婚姻结构是否完整,而是家庭情绪的结构是否完整。

因此,即便有再大的怨念,也要学会夸赞丈夫,给孩子爱和情绪上的支持。

结束语:

余生很长,不如放下过去,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每个单亲妈妈都能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雄鹰展翅,冲破云霄。

我是子谦妈妈,一个不爱化妆,但爱生活的单亲妈妈,一个中年叛逆,想和孩子一起成长的85后,专注分享儿童心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往期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