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一朝名臣狄仁杰第三子狄景晖如何评价?

小龙女5505


狄景晖,是狄仁杰最小的儿子,深受宠爱。但他在外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以至于百姓迁怒狄仁杰。而狄仁杰英明一世,但却也糊涂一时,难断家务事,自己政治清明,儿子却贪得无厌,祸害一方。

对于狄景晖来说,在其仕途之初,他还记得父亲狄仁杰和两为哥哥“清正廉洁”的训诫。然而,当他踏出作恶的第一步,便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这也导致他一步步走向深渊,所犯罪行也越来越多!等到他担任魏州司功参时,更是开始大肆贪污腐败,鱼肉百姓,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新唐书》记载并评价其

“贪暴为虐,民苦之!”

一个“贪”字,点明他的贪婪。一个 “暴”字,道不尽他的心狠手辣。而在古代,能被标签成“贪”和“暴”二字共存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大反派?由此可见,狄景晖的本性之差。 “魏州苦景晖久矣”,老百姓恨透了他,又不敢当面指责(可能是恐惧他的手段和背景,也有阶级的影响),于是迁怒他的父亲狄仁杰,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当初朝廷给狄仁杰建祠堂的时候,百姓对他是万分景仰,随着狄景晖在魏州做的坏事越来越多,老百姓顺带也会质疑狄仁杰的品行是否如传闻中的清廉。

积怨总有一天会爆发。《新唐书》将这段历史记载为

“共毁其父生祠,不复奉”

可见狄仁杰的教子无方,也牵连了自身。而发生如此重大之事,又事关己身,狄仁杰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大义灭亲,罢了狄景晖的官职,重新赢得了百姓心中的名声。

当然,历史上如此“坑爹”的人不仅狄景晖一个。大唐在狄景晖之前,还有一个实力坑害亲人的人,叫做徐敬业(李敬业),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的统治,然而失败了,失败之后,武则天就把他爷爷的坟墓给毁了。而他的爷爷是谁呢?就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李绩(徐茂公),历三朝而不倒,生荣死哀,却没想到家业被孙子给毁了。

我停息的风


  • 狄仁杰的儿子

根据史料记载,狄仁杰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狄景晖、狄光嗣、狄光远。

狄光嗣应该是狄仁杰最杰出的儿子,历任司府丞、地官员外郎、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根据《唐会要》记载,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只有狄仁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结果这孩子干的特别出色;武则天高兴的说:“祁奚内举,果得人也。”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又称祁黄羊,曾经向晋悼公举荐自己有私怨的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被人们称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里武则天用祁奚来赞誉狄仁杰,举贤不避亲。

狄光远作为狄仁杰的儿子。根据《唐书》记载,其官职做到州司马,至于其他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狄景晖应该是狄仁杰最打脸的儿子了。根据《旧唐书》记载,狄仁杰在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离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自愿为其建立生祠;后来,狄景晖担任魏州司功参军,为人贪婪残暴,被魏州老百姓所厌恶;于是老百姓将气出到了狄仁杰头上,将狄仁杰的生祠就砸毁了。

  • 对狄景晖的评价

古代官员做官都比较注重声誉,也就是官声。狄仁杰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在出任地方官都是心系民生、政绩卓著,拥有很好的官声,所以才能够在离任之后,老百姓依然怀念这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为其建立生祠。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然而同样也存在着,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谁能想到狄仁杰的儿子全无自己父亲的风采,在自己父亲曾经出过成绩地方,没有继续发扬勤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反而贪婪残暴,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老百姓将儿子的帐算到了老子的头上,砸了狄仁杰的生祠。

实在不明白狄景晖是怎么想的。小生的爷爷曾经在后山某个乡镇的村中当过会计,那是上世纪的农业社时代,包产到户后,爷爷回家没有多久就过世了。2012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被分配到爷爷曾经所在那个乡镇工作。某天到那个村上工作,与老百姓聊天时,老百姓听到我的姓,就像我打听爷爷,对爷爷的人品是赞不绝口。此时已经距离爷爷去世30多年过去了,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从没见过面的爷爷竟然还有人记着。因此,我每到爷爷曾经工作过的村上时,都充满敬畏,就害怕老百姓骂:你看谁的孙子,怎么是这孬样,真丢人。


安定郡小书生


狄仁杰一共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很有特色,性格迥异。

狄仁杰长子名唤狄光嗣,他是狄仁杰所有儿子中最像狄仁杰且最为出色的一个。

狄光嗣事亲至孝,为人谦逊,刚正不阿,才干过人,有其父狄仁杰之风。

狄光嗣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官至骠骑大将军。

狄仁杰的二儿子狄光远,史书对他的记载不多,但他却是救过狄仁杰性命的儿子。

他在《唐书》里的介绍少得可怜,仅一句:光远,州司马。

狄景晖也叫狄光昭,他是狄仁杰最小的儿子,却也是最不成器的儿子。狄光嗣、狄光远都为人正直,继承了狄仁杰的才干和品德,可狄景晖却贪婪残暴,一点也不像狄仁杰。

狄景晖在魏州任职时,贪暴为虐,百姓苦不堪言,痛恨不已,致使后来狄仁杰的生祠被砸毁。

狄仁杰察觉到小儿子的恶劣斑斑后,非常气愤,罢其官职,停其俸禄。

狄景晖无恶不作,差点毁了狄仁杰的一世英名,但狄仁杰却能秉公执法,难怪被世人颂扬千年了!





壹零壹肆


据说狄景晖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能遵守父亲教诲,严于律己。但是随着官位的提升,却渐渐的成为一位贪官。特别是在官任魏州司功参军之后,危害当地百姓,引发群众不满。

  因为狄仁杰为官为民,得百姓爱戴,当地百姓为了感念狄仁杰,还专门建有一座石碑。而狄景晖欺压百姓,使得百姓仇恨。愤怒的百姓甚至为此砸碎石碑,表示愤怒。

  有这样一个受到百姓仇恨厌恶的儿子,素日以清廉刚正著称的狄仁杰,对此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狄仁杰得知消息之后,立刻罢了狄景晖的官。狄景晖跪在地上苦苦求饶,表示自己知错,以后再不如此。一些大臣也为其求情,但是狄仁杰从始至终为改变心意,断然将儿子罢官。

  后来他语重心长的教诲狄景晖:“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这便是狄仁杰的犬子,一个堕了狄仁杰名声的孩子。


综合小娱乐圈


狄景晖大唐一代名臣当朝宰相狄仁杰第三子,上有两兄狄光远、狄光嗣,他们都继承其父忠诚清廉之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唯独狄景晖官居魏州司空参军,却贪焚暴虐1涂毒百姓成为为祸一方的贪官,还害得其父生祠被百姓所毁、差点毁了其父一世忠臣清官之名,既是不忠之臣、更是不孝之子。


小龙女5505


狄仁杰一生有三子,《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下》记:“光嗣,户部郎中;光远,州司马;光昭字子亮,职方员外郎。”

很多人疑惑,狄光嗣、狄光远、狄光昭已经是三子了,这前文的狄景晖是哪儿冒出来的?

《旧唐书·狄仁杰传》记:“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

《新唐书·狄仁杰传》:“景晖,官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虐,民苦之,因共毁其父生祠,不复奉。至元和中,田弘正镇魏博,始奏葺之,血食不绝。”

据后世人考证,这里的狄景晖,应当是狄仁杰三子狄光昭。可能后面狄光昭改名狄景晖,所以才在“狄仁杰传”中记为狄景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