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坝“蝶变”:看甘肃陇南康县迷坝乡如何提升群众“幸福感”

康县迷坝乡

提升群众“幸福感”

迷坝乡属于甘肃陇南康县的边远山区,离康县城75公里,和成县毗邻,贫困面积大,是出了名的“迷”坝。

秦观的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给人以婉约意境的美感。但是如果迷失在烂泥里,恐怕就没有什么好心情了。山大沟深,位置偏僻,交通困难一度是它的真实写照。

从前,这里的人们出入需带两双鞋——穿水鞋过泥路,穿皮鞋走公路。现在,迷坝乡不但村村通了硬化道路,还建起了美丽的乡村,发展起了特优产业,培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杆。

美丽乡村升级提档

群众幸福感满满

康县迷坝乡老沟村,是出了名的“烂干村”“贫困村”,但是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幸福村。

老沟村39户129人,是康县的“袖珍”村之一,由于偏远,发展缓慢。村里69岁的赵志俊说,“我们以前走的是‘巴掌路’,住的是‘晃晃房’。”从老沟村到张台村村口,足足要走8公里,只能靠脚步丈量,一步一步地“走出沟”。而如今,“我们太幸福了,现在过得日子做梦都梦不到。”的确,过去的“烂泥路”变成了现如今的“水泥公路”,家家户户的庭院、入户道路都全部硬化了,出门再也不沾泥带水了。

“山好水好,不如党的政策好。”赵志俊说,“以前,我们住在大垭豁,深山老林里交通极度不便,好多至亲的亲戚都不认我们。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让我们受益了,政府按每人8000元的补助,让我们从‘山老’(山的深处)里搬迁出来,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有水吃的‘好生活’。”

赵志俊的大儿子赵兴云在扬州当老板,日子过得风生水起。28岁的二儿子赵美云还未娶妻,成了赵志俊老人的最大“心病”。他告诉记者,“现在日子好过了,啥都有了,就期盼有个儿媳妇。”

据了解,老沟村是迷坝乡出了名的“光棍村”,但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后,该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来媳妇逐渐增多。

“以前,我们全村建档立卡户了高达30户94人,如今只有1户1人,这是了不起的变化。现在我们村已脱贫,主要的任务是想办法进一步转变的乡亲们的思想意识,真正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老沟村党支部书记潘苏芳告诉记者,“去年,县上李书记来我们村调研时说,‘老沟村不仅可以脱贫,还可以发展得更好。’听了这话,我们信心大增,一定要按照李书记的指示,带领乡亲们发展茯苓等特色产业,把好日子过得更好。”

该村包片领导、迷坝乡人大主席陈玉平说,“有了李书记的关心和指导,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今年我们打算分批到岸门口镇的杨家河村和白杨镇的竹园村参观学习,把基础设施建设、特优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

“袖珍村”的变化,仅仅是个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该乡党委书记李明告诉记者,“我们乡一共12个行政村,现已打造修建美丽乡村11个,今年全力以赴修建张台村,实现全乡美丽乡村全覆盖。”

特优产业百花齐放

小香菇变成“大”产业

常听人说,康县迷坝乡的产业发展特别迅速,而且规模很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笔者在走访马莲、四方、姚山、迷坝等村的过程中,发现每个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香菇产业。尤其是迷坝村的香菇发展最具规模化。

美丽乡村建好了,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展产业,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康县迷坝乡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提前谋划,主动出击,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结合群众的意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香菇、木耳、金耳等“康字号”特优产业落户迷坝,遍地开花。

3月16日,在该乡迷坝村联合合作社的香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30多名戴着口罩的员工忙碌地装袋、封口、搬运。“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今年打算再生产22万袋香菇,并还要发展8万袋‘夏菇’。”合作社监事长马才说,“我们已经收入了80多万元,现在还正在出菇,还能卖50多万元哩。”

马才是土生土长的迷坝人,以前在西藏、青海等地务工。2018年返乡后,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就思谋着发展产业,他结合本地的林地资源,考察好香菇销售市场后,又发现“陪读”家长这一很好的人力资源,于是就在2019年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和其他两家合作社联合起来,较大规模地发展起了香菇产业。

同行的迷坝乡副乡长蒲花艳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把王彩红、马才、段慧玲三家的专业合作社联合在一起,流转了闲置土地40亩,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万元作为启动金,搭建了100多个大棚,点种了22万袋香菇,带动了24户贫困户,还解决了周边100多人的务工问题,户均都能增收4000多元。”

迷坝乡马莲村的王宏德,2013年毕业于湖南石化学院,2015年携妻子返乡创业,发展起了香菇和金耳,每年能收入6万元左右。王宏德和他妻子是同学,而且是湖南人。“‘外来媳妇’能嫁到我们这山沟沟里,足见我们这里的发展得也很好。”同行的作家啸鹰笑着说。

同是马莲村的王玉花,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去年一年,她就在网上就销售了80多万元的农特产品,把香菇、花椒、天麻、木耳销售到了兰州、青岛、无锡等地,真正实现了“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王玉花乐不拢嘴,“互联网似乎让我们的生活也进入了快车道,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有奔头。”

该乡迷坝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长黄辉亲身参与和见证了迷坝村的发展,“我能成了迷坝村的一份子,特别高兴。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迷坝村的发展变化,是件很荣幸的事。现在美丽乡村建好了,河道垃圾不见了,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没有了,尤其是产业发展特别迅速,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61户239人减少到了1户2人。对于今后的帮扶工作,我们一定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康县迷坝乡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及“三链”建设,逐步建成了“迷坝乡农村‘三变’改革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及马莲、四方、姚山、迷坝四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了三个扶贫车间,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探索推行“党支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脱贫带富机制,创新食用菌种植“12653”模式(一户贫困户、两个劳动力、六个月时间、发展香菇五千袋、净收入三万元),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兴、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文化长廊”点面结合

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暮春时节的迷坝乡,杂树开花,油菜芬芳,随处可见用废弃的门窗、梁柱、水缸等为原材料建成有主题、有层次、朴素大方且充满古香古色的文化宣传节点。

2019年,该乡以推进移风易俗、培养文明乡风为目标,以精神扶贫、环境扶贫及全域绿化工作为抓手,在郑迷路十八公里沿线,就地取材,因地造势,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收到社会各界的一直好评。今年,该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好了,发展产业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设就迫在眉睫。据该乡孟坝村文书孟浩印介绍,他们村的孟好杰是康县到张台(迷坝乡的一个行政村)的客运车师傅,他经常给乡亲们免费捎带东西,若碰到确实有困难的人坐他的车也是免费的。

“还有一家邻居婆媳之间不和睦,互相不说话,自从去年我们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经常在‘乐叙堂’‘讲堂’讲解孝道文化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她们俩娘们也慢慢地和好了,家务活都争着抢着干,脸上也常挂满笑容。”孟浩印说,“等疫情过了,我们村还要常态化地开展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党的好政策,弘扬展示典型人物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和感恩意识。”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精神文明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内化、固化、转化。康县迷坝乡结合乡情实际,把准百姓关切点,抓住社会发展关键点,激发思想情感共鸣点,统筹推进全乡文明实践站所建设,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平台,大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扎实开展扶贫帮困、拆违治乱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孝老敬老等传统道德,评选表彰勤各类典型116人次,形成“村村树示范、社社创示范、家家争示范”,人心向上、人性向善的浓厚氛围。

总监:肖志和 监制:冯丽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