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出院康復患者是否仍具有傳染性?

ViviancnBeta


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的每一天,我們都會找到有關征服這個無形但強大的敵人的更多細節。截至發稿前,全球已有超過85萬例COVID-19確診病例,死亡病例達42000多例。社會隔離措施與適當的衛生習慣相結合可以幫助使曲線變平,但研究人員還需要學習如何儘快治療和治癒COVID-19。疾病診斷得越快,預後就越好,特別是對於有風險的患者。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醫院不應該急於儘快讓COVID-19患者出院,因為即使症狀消失了,其中有些可能會傳染他人。

經過兩次連續的陰性測試後,患者被送回家中,因此出院過程比僅僅評估症狀還要複雜。但是這些發現與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有關,尤其是對於那些最終在家中接受治療的輕症病例。同樣,類似的研究可以用來為那些認為自己在家裡處於隔離狀態但尚未接受測試的人確定指南。無症狀患者在許多國家/地區都沒有資格進行測試,因為全球檢測試劑盒短缺。

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治療中心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症狀消失後,他們觀察到的一半患者在長達8天的時間內都發現了病毒的痕跡。症狀包括髮燒、咳嗽、喉嚨疼痛和呼吸困難。他們都是輕症病例,只有其中之一需要機械通氣。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Lokesh Sharma 告訴Sci-News: “從我們的研究中發現的最重要的發現是,即使在症狀緩解後,仍有一半的患者仍攜帶病毒。更嚴重的感染可能會有更長的攜帶時間。”

該研究指出,患者從感染到開始出現症狀的平均時間為5天,患者症狀的平均持續時間為8天。但是,症狀消失後,患者最多可在8天后檢測出COVID-19陽性。他們每隔一天對患者進行一次檢查,因為科學家們希望確定症狀消失後病毒在體內的停留時間。這些患者在兩次檢測陰性後出院。

“如果您患有COVID-19引起的輕度呼吸道症狀,並且為了不感染他人而留在家裡,請在康復後將隔離期再延長兩週,以確保您不會感染其他人,”解放軍總醫院謝立新教授曾說過。

研究人員向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發出了明確的信息。他們說:“即使在症狀恢復後,COVID-19患者也可能具有感染性,因此,對無症狀/近期恢復的患者要與對有症狀的患者一樣認真對待。” 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研究是有限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確定症狀消失後患者的傳染性。此外,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研究是否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患者在被宣佈治癒後重新檢測呈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