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今天小东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自2015年5月,和田已对外公拍出1000亩戈壁范围的籽料开采地,8月份又公拍2500亩开采地。这也是自2007年当地政府实施禁采以来,首次对外如此大规模公拍。”看到这样的新闻小东心里非常疑惑,国土资源部的限采令已经多次下发,严令禁止和田玉的开采,为何现在又突然放开了呢?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查阅各方资料后,才知道原来是时间点弄错了,所谓的2015年的公拍实际发生在2012年,事实上这也是自2007年当地政府实施禁采后,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公拍。

如此情况得以了然,和田新籽料的开采会对市场有不小的影响,因此这种不实报道需要及早辟谣。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既然说到了和田玉的开采,小东也就讲讲如今和田玉的开采情况。新疆到底还有多少籽料可供开采?开采出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和田玉的疯狂开采时期

在新疆和田地区有一句民间俗语,“过去和田玉论车皮卖,后来按公斤卖,眼下按克卖”。如今,和田玉价格连年高涨,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环境、市场行情、供求关系等,而其中最直接的是新疆和田政府接二连三下发的玉石禁采令。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头几年,政府在对玉石的挖掘管理上并不严格,只需缴纳一定费用,便可获得玉石开采资格。2002年以后,和田地区对出产玉石的部分土地采取了拍卖的形式,每亩地的拍卖价格为2000到6000元不等。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人们从和田玉中发现了商机,农民在农闲的时候都会去挖玉,而城市里有工作的人,很多人也会做玉石生意,这里也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想要致富的人。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到了2005年、2006年,出现上百万人同时在河床挖玉,3000台大型挖掘机同时工作的场面。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2006年之前,在和田玉龙喀什河畔,因挖到美玉而大发一笔的故事每天都在流传,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常年在河床上挖玉、倒玉、加工玉。大型挖掘机将河床一片片翻开,所有的沙土被筛了无数遍,指甲盖大小的籽玉也休想漏网。

连续的禁采令

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国土资源部下发限采令。2007年10月新疆和田玉禁采令,大型机械全部从河床中撤出,当地政府自此也开始实施各种禁采措施。和田政府联合十大职能部门展开了“禁止乱采滥挖专项行动”,对无序采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2011年8月政府再次下令,并对和田玉源头龙喀什河实行百分百关闭,百分百禁止采挖玉石,无论是挖掘还是人力采玉一律禁止。

政府这两条禁令的下达使原本就稀缺的和田玉资源愈发紧俏,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和田玉原石价格的上涨。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2012年的“新矿”开采

2012年,和田当地对外公拍出1000亩戈壁范围的籽料开采地,年内还计划公拍2500亩开采地。这也是自2007年当地政府实施禁采之后,首次对外如此大规模公拍。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但此次对开采权的要求非常高,“古河道”起拍价5万元/亩(为采矿权价款),另外,每亩还要缴纳2万多元的地质环境恢复保障金。同时,公拍地100亩为一个标段;一个投标人最多只能投一个标段,并要在3个月内完成采挖等限制条件。

巨额的成本付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挖出好玉吗?我们再往下看。

新矿还能开采出什么?

参加“民间公拍”的新疆玉商杨林青表示:“虽然政府已经公拍了1000亩开采地,但由于禁采措施更严格,实际上挖出来的料并不会比以前增加多少。”

“现在采挖成本太高了,有时就像碰运气一样。”和田市肖尔巴格乡的穆合贝提2005年、2006年靠租赁10台挖掘机挖玉赚了几百万元,但却没有参加2012年的公拍。他表示,目前政府公拍的地方或多或少都被乱挖滥采过。另外,这些公拍的戈壁地是千年以前的古河道,非常坚硬,采挖成本非常高,有时一亩地仅采挖机械、人工费用可达30万元。“运气不好挖不到玉,就倒赔了”。

此外,在另一篇关于和田玉的报道中,小东找到这样一段描述:看到身旁的一个小伙子捡起一块乒乓球大小的白色石头,这块石头看起来很光滑,乳白色中透着清亮,47岁的买买提·吐尔逊摇了摇头,他伸出左手,做了一个比划:用大拇指按在小拇指的指尖上——玉石越来越小了。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采玉有多难

关于和田玉开采难这一问题,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叶尔羌西南,曰密尔岱山者,其山绵亘,不知所终。其山产玉,凿之不竭,是玉山。山恒雪,欲采大器,人必乘牦牛,挟大钉巨绳以上,纳钉悬绳,然后凿玉。及将坠,系以巨绳,徐徐而而下,盖山峻,恐玉之猝然坠地裂也。”,从这首清代描述开采玉的艰辛可知采玉多难。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虽然现代采玉的工具稍有进步,但是采玉工具进步对于高路险,空气稀薄,环境恶劣,雪山连绵的高山所起作用没好多少。现在的玉石要运出山,还是靠驴驮人背。新疆地区有一段顺口溜,像姚元之的诗词一样描述了采玉人的艰幸:“一头小小毛驴,二尺赶路短鞭,三伏犹如寒冬,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昆仑,六欲七情全抛,美玉八方驰名,九死一生谁知。”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在崎岖陡峭的昆仑山上,人力是运送玉料的唯一工具。如果稍有闪失,造成大块玉料的破碎,玉料便会身价暴跌,采玉人的个人声誉也会一落千丈。

和田玉的开采自古至今都非常难,投入的人力财力非常多,这也是和田玉价格如今这么高的原因之一。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目前已知的几个玉矿区,由于之前无节制地开采,已经枯竭,河床里的籽料,也被淘得差不多了。而未知的大量玉矿,冰封在冰山下,开采难度比较大,政府也开始限制开采,所以和田玉资源越来越稀缺。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和田玉市场的发展方向

现时几个传统老矿,如于田的阿拉玛斯和且末的塔特勒苏等,开采数百年,产量渐少;而新发现的玉矿多在五千米的雪线之上,山高路险,空气稀薄,环境恶劣,更不易开采。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而不论和田玉有没有新料的开采,和田玉的精品都会是在大幅上涨,中端当中的一些高端料子也是同样,而中端料中的中低端会保持缓慢增长,低端的料子则不会出现太大的上涨,但也并不会下跌。


辟谣!和田玉料到底还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