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在疫情期间,为了阻断COVID-19病毒的传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获取了人们智能手机中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州政府。这件事情又引起了大家对于网络安全的关注和讨论。

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正方观点

可以精确到商店、公园等地的名称。因此,当局能精准判断病毒在某地传播的风险,并在病毒蔓延之前采取行动。举例来说,如果通过分析位置数据,有关部门发现正有一群人向着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聚集,他们就可以提前在公园里张贴警告,减少人流量。

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除了人群的聚集情况,公民的定位信息还能反映病毒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通过分析零售商店的客流量,可以估算疫情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算是科技对于人们应对疫情的积极影响。

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反方观点

掌握地理位置数据的确有助于政府及时阻断病毒传播,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公民隐私的一种侵犯。有些人担心虽然定位信息是匿名的,但如果有心人把它和其他公开信息加以联系,就有可能获知用户的真实身份。

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其实对于现在获取用户群信息,美国网友跟担心的是政府尚未出台任何措施。这就相当于说,就算现在用户数据现在是安全的,在未来也不一定如此。政府并没有借着契机来制定特殊时期的用户信息运用制度。

美国利用手机跟踪城市人员流动,驱散聚居人群,此抗疫操作惹争议

总结陈词

特殊情况下利用定位信息无可厚非,但法律法规也要到位。政府和广告商对公民隐私信息的掌握一直受到诟病,收集和销售用户信息变成了一门生意也是事实。本猫认为,现在大家都在抗击疫情,等疫情过后,隐私问题将会在讨论中变得更加尖锐。大家关于疫情期间的隐私问题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关注并留言给科技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