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出全國首個戰“疫”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儲架整體規模10億元 12家入池企業均對疫情防控有直接貢獻

本報訊 (許創業 記者傅江平)3月25日,國內第一個百分百服務戰“疫”企業融資需求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計劃(疫情防控)”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發行。該項目儲架整體規模為10億元,首期基礎資產質押的知識產權共計50項,其中發明專利39項,實用新型11項,共12家企業入池,將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相關企業質押融資問題,提振企業經營信心。

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是深圳市近年來提升知識產權價值的重要部分,有效解決了部分企業融資難問題。2月1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關於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困難落實幫扶措施》明確提出,支持和引導深圳市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與疫情防控有關的醫藥物資研發生產企業,以其合法擁有的知識產權為質押物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疫情防控期間,深圳高新投已審批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共計41筆,審批額度共計10.32億元。南山區作為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截至2019年,上市企業達到16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000家,專利申請量達到6.9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超過1萬件,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和優勢企業69家,多項指標居全國各區前列。“在南山區進行更為有力的知識產權融資創新嘗試,既符合南山區的發展實際,也符合我市的發展戰略需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南山區結合疫情防控,篩選轄區內超過4000家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向金融機構進行精準推薦,並最終選出了首批12家企業。此12家入池企業包括開立醫療、海能達、菲鵬生物、翰宇藥業、安智捷科技、麥科田生物醫療、潤貝化工、康美生物、新綸科技、瑞沃德科技等。註冊地均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均是對本次疫情防控有直接貢獻的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等行業企業。例如,麥科田生物醫療為雷神山、金銀潭醫院建設捐贈了價值1400萬元的醫療設備;菲鵬生物作為國內最專業的體外診斷試劑原料供應商,陸續為防疫一線免費提供上百萬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核心原料。

該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是深圳市首單疫情防控專項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南山區政府將補貼貸款企業融資總成本的一半,深圳高新投履行國企責任擔當,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僅為2.98%/年。融資扶持、費用減免等措施,受到企業熱烈歡迎。麥科田生物醫療董事長劉傑表示,此次成為12家入池企業之一,幫公司拓寬了融資渠道,緩解了資金壓力,這對企業堅持自主創新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可謂雪中送炭。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副主任謝紅認為,此次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能讓企業實現“知產”變“資產”,真正發揮知識產權自身價值,反過來幫助企業將融資收益用於未來創新研發中,最終將實現創新的良性循環。“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不僅獲得了融資款項,更使企業的專利權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通過證券化獲得的融資金額,能夠作為將來企業專利權侵權判賠、作價入股的參考和依據,將有效提升其品牌價值和知名度,企業獲得附加增值。”謝紅說。

據介紹,南山區接下來將推出第二期、第三期知識產權證券化支持計劃,發揮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業服務優勢,搭建政府、擔保、銀行、企業、專業機構等多方合作平臺,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深圳模式的複製推廣和落地實施,不斷放大創新成果,惠及到更多創新型企業,打造深圳知識產權證券化先行示範區。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