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曹劌見三鼓後率軍反擊

春秋時期,齊桓公繼位不久,躊躇滿志計劃開啟稱霸之路。於是選擇了近鄰魯國開刀。齊國國相管仲勸諫道:“主公接位不久,需先安定國內,不宜挑起戰事”。齊桓公一心稱霸聽不進去勸諫。於是不顧眾臣反對,封鮑叔牙為大將擇日伐魯。

對於齊國的不宣而戰,魯國沒有絲毫戒備,長勺的守軍在齊國鮑叔牙的攻擊下土崩瓦解。消息很快傳到了魯國都城。

魯莊公大驚,連忙召集公卿大夫們商議對策。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魯莊公召集眾臣商議對策


一時間眾人都沒了主意,“齊國國富兵強來勢兇兇,鮑叔牙能征善戰如何應對呢"?吵吵嚷嚷爭論不休之際,大夫施伯薦舉平民曹劌帶兵迎戰,有人反對“啟用一個平民,難道我魯國沒人了嗎?讓齊國笑話”,莊公喝斥道:“你等既然不能帶兵退敵,不必嘈嚷,只要是人才,有退敵的方案,即使是平民我也大膽啟用”於是派施伯前去相請。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牧童指引曹劌勞作的地點

施伯換了便裝,直奔鄉野找尋曹劌,在牧童的指引下在田間見到了曹劌,施伯說明來意,曹劌哈哈大笑:“國家大事都是由像施伯您這樣居於廟堂、吃著肉食、穿著綢緞的人來處理,我一個老百姓又何必去幹預呢?”施伯深知曹劌的性情道:“那些拿著俸祿、整天吃著肉食的人未必有什麼深遠的謀略,治理國家,擊退敵兵還是需要像先生這樣博學多才的人,更何況國家到了危難的時刻,為國家貢獻力量是每個人必須要做到的“。曹劌欣然應允,辭別鄉里來見魯莊公。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曹劌覲見魯莊公

魯莊公見曹劌相貌平平於是試探著問道:‘先生即是有人舉薦,那麼你有什麼值得我去請教的呢?”

曹劌反問:“且大王這次拿什麼去於齊國交戰”。魯莊公說道:'我平時最體恤百姓,經常救濟凍、餓的人,到了這時候他們一定會替我出戰“。曹劌搖頭道:“您的恩惠並不是每個百姓都享受到了,所以不一定有更多的百姓去出力”。魯莊公想了想又道:'我平時無論大案小案都審理得公平,儘量不使一個人受到冤屈,這一點百姓能肯出力嗎?"曹劌微微點頭:“有了這一點,百姓們還是會願意出力的”。談話中魯莊公見曹劌對治理國家很有建樹,於是請教用兵之策。曹劌:“軍事上的事隨機應變,變化無常,必須審時度勢現場應對”。於是魯莊公決定親率大軍,曹劌隨同奔赴長勺迎敵。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魯莊公於曹劌同車迎敵

到達長勺,魯莊公即刻要出戰,曹劌急忙勸諫,先讓戰士們吃飽飯,然後把兵器都檢查維修好,然後再列出陣隊。一切得當,雙方都已擺出戰陣,這時齊國大將鮑叔牙仗著打了勝仗,擂起戰鼓開始衝鋒,魯莊公聽道對方戰鼓如雷,馬上也要擂鼓衝鋒,曹劌:“齊國兵將正在興頭上,我軍出戰正和對方心意”,吩咐士兵不擂鼓、不吶喊、不出戰,只用弓箭穩住陣腳。伴隨著一陣鼓聲,齊國軍隊排山倒海一樣衝殺而來,魯國陣前鴉雀無聲,無人交鋒。齊國軍隊再往前衝時,早被魯國的弓箭手射倒,前進不得只好退回本陣。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齊國兵將一鼓被射回

齊國大將鮑叔牙見魯國軍隊不出戰,於是整頓軍士再次擂鼓發起第二次衝鋒。魯國軍隊在曹劌的指揮下依然穩住陣腳,二次衝鋒又被弓箭擋住退回後,鮑叔牙判斷魯國一定是兵力不足不敢衝鋒,於是下令開始擂第三次戰鼓,計劃著將魯莊公一舉俘獲。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三通鼓後齊國軍隊已經沒了鬥志

聽見齊國陣地上第三遍戰鼓響起,曹劌連忙指揮擂鼓迎敵,魯莊公不解問道:“剛才兩次戰鼓響起你不準衝鋒,這第三遍鼓響起才衝鋒是什麼道理”,曹劌道:“打仗全憑一股勇氣,擂鼓就是為了激發戰士的士氣,第一次鼓響很是激發力量,第二次就要差了,等到第三次就沒勁頭了,我們正是要趁著對方沒了士氣,擂響我們的戰鼓,激發我軍的最大力量,一鼓作氣,一定大獲全勝”。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魯國士兵一鼓作氣發起衝鋒

魯國將士對齊國的兩次衝鋒早就按奈不住戰鬥的激情了,聽到自己陣地上的隆隆戰鼓,一個個奮勇向前,生龍活虎般地跳出陣地,吶喊著衝殺而來。齊國士兵漫不經心的狀態對魯軍的潮水般的氣勢毫無防備,一個個嚇得慌了手腳,只得狼狽逃竄。魯莊公見狀趕忙命令全軍追擊,曹劌擺手阻止,跳上戰車向敵軍觀望。見到旌旗倒地,隊伍混亂,丟盔棄甲的狀態,於是告訴魯莊公趕緊下令全軍出擊。魯莊公來不及詢問疑惑,於是先親率大軍掩殺過去,一口氣追殺了三十里,繳獲了無數的輜重糧草、兵器大勝而歸。


成語:“一鼓作氣”的由來;白話解讀<<曹劌論戰>>

得勝歸來魯莊公請教戰術

魯莊公不解地問曹劌:“敵人敗退為什麼不馬上追擊“?曹劌回答道:“我擔心敵軍是用的詐敗的計謀,於是我登上戰車仔細地查看情況,判斷出敵人是真的敗退,所以才叫大王出擊”

魯莊公聽完,對曹劌的智謀以及做事的精細很是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