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应该看哪些人或者哪种风格的现代诗?

王静小忆


现代诗这东西,没有什么歪门邪道,深沉也好,浅显也罢,只要能打动你,就是好诗。印象里第一首打动我的诗是林徽因《哭三弟恒》:

哭三弟恒 林徽因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后来,再接触到其他的一些诗人。

冥想 穆旦

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

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

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

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

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

它们会把腐烂的手抛开,

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几十年,

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

实则在它们长久的秩序下

我只当一会小小的演员。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还有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亲的父亲,

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

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

死的时候蓄着胡子,

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

我母亲的祖父

——那年才二十四岁

——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

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

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

——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

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

关于你自己的理论,

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这些诗风格并不是那么相同,但无论何时再看我都会觉得震撼。



小小狸狸狸狸


打破零回答!其实,文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知识阅历,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偏爱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有人得听民谣,有人非听摇滚一样。没有什么标准说第一次阅读某类诗歌就合适!但既然您提出了此类问题,我就结合我本身的阅读经验何之前讲授现代诗的经验,推荐几类或几种!

一,徐志摩的诗。志摩的诗极具自由的诗性和韵律上的美感,特别注重诗歌的建筑美,音韵美,绘画美。再加上徐志摩的经历就是一部诗集,他的爱恨情愁全在诗里,单纯而真诚,读来沁人心脾,切进胸怀!

二是戴望舒的诗。戴望舒将古典诗词的意境结合现代情绪的波动,创造出了现代性的诗歌形式和不可多得的诗歌意向,比如《雨巷》《乐园鸟》等。

三是朦胧诗。北岛舒婷顾城等人写作的朦胧诗含蓄隽永,语词优美,具有浪漫的情调和童真的色彩,也不乏深刻的思考和历史的审视,非常适合青年人阅读和诗歌写作者模仿。比如《双桅船》《神女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

四是海子的诗。海子被称为诗歌的殉道者,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传颂很广,他的诗歌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让人沉迷。而且海子本身是一个单纯的人,诗歌表达的情绪很容易引起共鸣!

以上几类只针对本题目,不一定是最好的诗,也不一定是我读的最多的诗!仅供参考,谢谢!




老王闲评


谈谈我的读诗歌体会。第一次最好看一些简单的抒情诗歌,学生(高中,大学)们,最好是一些爱情诗歌,因为很有带入感,因为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推荐:莎翁十四行诗,里尔克,徐志摩,庞培。

步入工作以后,有了生活上的磨炼,思维,视野,体会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时候可以有很多的阅读范畴。推荐:叶芝,奥登,米沃什,泰戈尔。

伟大的诗歌不只是抒情,更是通向真理的灯塔,阅读他们,知识与逻辑倒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体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再读他们,能读出新的,美妙而不可言语的冲动。





舍瓦的生活随笔


中国现代诗发展到今天,反反复复经历了诸多争论,而现代诗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过分的西化——无论是格式还是意象,都一味效仿西方诗歌的创作逻辑——搞得一首首汉语诗倒像是直接译自外文一样。但是汉语言本身拥有着西方语言所不具有的独特气质,韵味与留白正是汉语诗歌的诗意栖居之地,如此这般效仿,格式不过是学了个皮毛不说,更失去了汉诗原有的意趣。

  • 余光中写“我看到的风景”,匠气太重,白先勇写“风景”,出神入化,而周梦蝶,他本人便是风景。周梦蝶在台北市武昌街摆书摊的时候,那些冷僻的哲学与诗集鲜少有人问津。作为台北文化风景里的最不同寻常的那一道,周梦蝶始终是那个孤独国主,写诗,参禅,悟道,性冷寡言,然而在诗歌里,周梦蝶却拥有一股绵亘充盈的力,自我救赎,自我传道,一辈子想要“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诗人,现代诗歌一般大都采用自由体裁,诗歌的格律和形式已经不再重要。现代诗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一般的分法是将20世纪上半叶的诗人定义为现代诗人;20世纪下半叶及以后的诗人定义为当代诗人;这种分类法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20世纪的有: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 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孙磊、范想、廖伟棠、沈浩波 吕叶、马兰、庞培、宋非、杨小滨、章平、余怒戈、麦蓝蓝等人。

21世纪的有:欧发伟、李云鹏、原筱菲、陈昂、苏笑嫣、杨若鹏、颜贤风、张牧笛、倚瑾桓、金涛、李军洋、慈琪、李唐、高璨、老祥、郑小琼、冰凌河(张印开)、南窗、潘祖诚等人。

  • 下面推荐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

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山仰止。无论你是否喜欢诗歌,但只要你以中文为母语,这些作品就值得你认真阅读。

任何精彩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我只有强烈的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1. 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2. 林徽音的《笑》。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3. 废名的《星》。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4. 卞之琳的《断章》。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5. 郑愁予的《错误》。也许这个错误不只是对窗内人说的,对过客来说也一样,因为窗内人等的并不是他。郑愁予的诗很多都值得阅读,尤其是《情妇》。
  6. 闻一多的《死水》。也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7. 冯至的《蛇》。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也只有他能写出这样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8. 何其芳的《预言》。语言华丽的极限是什么?这个就是。当然还有他的《梦歌》、《花环》。
  9. 戴望舒的《雨巷》。开新诗节律之先河,也是新诗中的第一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好的很多,有兴趣找来看看吧。
  10.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你就剩下一个人


个人建议还是多读读古人的诗,感觉意境更高,如《千家诗》《诗经》《唐诗》《宋词》等等!

谢谢[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