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1

公元280年的一天,洛陽城中晉王朝的宮殿裡燈火通明,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舉行。就在前些日子,從遙遠的江南傳來捷報,晉朝軍隊攻克金陵,自此天下得以一統,今天晉朝君臣要為這個大喜事而一醉方休。

坐在高高帝位上的晉武帝司馬炎,無疑是今晚的主角,作為結束百年分裂的君王,此時他心潮澎湃,接受完百官朝賀,按照程序他要發表獲勝感言,然後大家便可以開喝。沒想到,司馬炎端起酒杯後,竟然在這個大喜之日落下淚來,此時此刻他腦海中總是縈繞著一個人,面對注視著自己的群臣,他哽咽的說道:“此羊太傅之功也”。

羊太傅就是西晉名臣羊祜。

在一年前,他去世後,晉武帝也曾為他痛哭,據史書記載,當時正值隆冬,司馬炎的淚水流到鬢須上都結成了冰。

羊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何能讓天子為他如此動容?

羊祜出生於名門士族之家,羊家九代都有人擔任二千石以上的官職,也就是廳級幹部。他的父親羊衜是曹魏時代的上黨太守,母親則是漢代大儒蔡邕的女兒,換句話說,他的母親是歷史名人蔡文姬的親姐妹,羊祜的姐姐嫁給了司馬師,他成為了司馬師的小舅子。

老天有時就是偏心,羊祜不僅出身好,顏值也相當了得,史載“身長七尺三寸,姿容甚美”,活脫脫的一個大帥哥。本來完全可以靠出身和顏值,羊祜卻偏要靠才華,從小博覽群書,成年後他博學多才,文思敏捷,而且長於論辯。

這樣優秀的年輕才俊怎能被埋沒?首先舉薦他的是當地的長官,想讓他出任上計吏,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位置卻重要,是通往更高仕途的搖籃,對於這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羊祜實在提不起興趣,後來州官四次招闢他,也被他一一謝絕。

這些官職不入羊祜的法眼尚可理解,但在公元239年,他拒絕了大將軍曹爽的徵召,卻讓人大跌眼鏡。魏明帝曹叡去世前,遺命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曹爽排擠司馬懿而掌控朝政,為了網羅人才,他徵召年輕有為的羊祜和王沈到朝廷任職。

王沈高興的不得了,他聽說羊祜居然不願意,就跑來勸羊祜說機會難得,希望能和他一起共赴京城,羊祜心意已決,他說:“豁出性命去侍奉別人,不是容易的事情。”王沈聽罷只好獨自赴任。

羊祜說出此言,說明他早已洞察司馬氏和曹氏之間必有血光之災,而曹氏凶多吉少。後來的歷史證明,羊祜的判斷完全正確。曹爽被司馬懿誅滅後,王沈因此受到牽連被罷官。再次見到羊祜時,王沈有些慚愧的說:“我常常記得你以前說得話”,羊祜則答道:“我當時也沒想到曹爽有這樣的下場”,既有先見之明,又從不矜誇自己,這就是羊祜。

不願摻和政治鬥爭的羊祜,後來索性隱居起來,一隱就是十幾年。這倒不完全因為他不想出仕,很大原因是他的母親去世了,這位仁兄為母親竟然守了十幾年孝,這段期間,他白衣素食,和隱居的道士無異。

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2

羊祜正式進入官場,是在司馬昭當政時期,真正對他非常賞識的是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所以司馬炎篡位後,因羊祜有扶立之功,被封為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進爵為郡公,食邑三千戶。

人貴有自知之明,羊祜最大優點是知進退,當時朝中賈充、裴秀等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與他們相比,羊祜還屬於小字輩,為了不引起他們的嫉妒,羊祜選擇了忍讓,對司馬炎的賞賜堅辭不受。

還有這等人?別人都不擇手段為自己加官進爵,而羊祜卻是這樣的態度,司馬炎雖然滿足了羊祜的請求,為他降了一級,封為侯爵,但從此,羊祜的形象在他心目中變得高大起來。

“拒絕”成為了羊祜的標籤,後來,“加封車騎將軍,開府如三司之儀”,他拒絕。“封城南侯,置相,與郡公同”,他拒絕……。

不過,對於泰始五年司馬炎給自己安排的差事,羊祜欣然接受,那便是荊州諸軍都督,作為皇帝的使節掌控荊州。當時的荊州是抗吳的前線,羊祜知道武帝已經有了滅吳之心,同時離開了京城各種政治勢力的糾纏,羊祜也終於擁有了可以施展自己才幹的空間。

羊祜到達荊州後,發現和自己的預想大為不同,這個機要之地居然千瘡百孔,百姓生活艱難,連軍糧都成問題。羊祜當機立斷,把打仗的事暫放一邊,先把經濟搞上去。他實施仁政、興辦教育、發展生產、安撫百姓。成效很快顯現,他上任時,荊州無百日之糧,一年後糧食全無問題。

就是羊祜為滅吳積極積蓄力量時,沒想到迎來了當頭一棒—西陵兵敗。

讓羊祜遭受重大挫折的吳國將領是陸抗,他的父親是當年在夷陵火燒連營,殺得劉備白帝託孤的陸遜,將門出虎子,此言不虛,陸遜死後,陸抗成為吳國後期最可依賴的將才。

西陵之戰是由一個叫做步闡的的吳國將軍引起的。

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吳國末代皇帝孫皓殘暴無仁,經常誅殺大臣,搞得人人自危。他下令給西陵守將步闡升官,要求步闡進京領命。這本來是個好事,但步闡轉念一想,自己的老爸、老哥都是西陵都督,一家人駐守這裡幾十年,這個時候孫皓為什麼要突然升自己的官職呢,步闡越想越後怕,他認為孫皓想借機除掉他。一不做二不休,步闡索性將城池獻給了晉軍。

孫皓得知消息後大怒,他派陸抗去收拾步闡,羊祜不知道陸抗有何能耐,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他自己率軍去攻打江陵,以分散陸抗的兵力,派荊州刺史楊肇去救援步闡,結果江陵城沒有攻下,楊肇也被陸抗擊敗,西陵城失陷,剛剛投降的步闡被夷滅三族。

消息傳到洛陽,西晉朝廷震動。有些大臣藉機彈劾羊祜,說他率八萬之眾居然打不過陸抗的三萬人,把晉王朝的臉丟盡了,應該解除官職,讓其歸家養老。司馬炎對此做了冷處理,他並沒有嚴懲羊祜,只是貶為平南將軍,讓他繼續鎮守荊州。

西陵兵敗讓羊祜徹底清醒,他開始認識到,吳國國力雖逐漸衰弱,但尚有一定實力,特別是有陸抗這樣優秀的將才,所以平吳之事不能太過於操之過急。

那下一步該怎麼辦呢?對於羊祜而言,打仗是他的弱項,但在政治上卻是老手。羊祜決定化干戈為政治,具體的措施就是通過收買人心逐步蠶食吳地,等待著滅吳最佳時機到來。

雖說攻心為上,但只倡導仁義,不訴諸武力,似乎很難解決戰場上的問題。話這樣說,錯也不錯,關鍵是看能否遇到羊祜這樣的高人,在收買人心方面,羊祜煞費苦心,將庫存的招數全部動用。

從此,打仗變得很奇怪。羊祜派軍與吳軍作戰,每次預先要和對方商定交戰的時間、地點,說好了再打,從來不搞突然襲擊,把打仗搞的像約會一樣。羊祜手下的一些將領對此感到不滿,主張乘吳軍不備突然出擊,羊祜對此不動聲色,把這些將領請來喝酒,一個個給灌趴下,這些將領也就沉默不語了。

有次晉軍在邊界上抓了兩個孩子,一查原來是吳國兩個將軍的孩子,手下趕忙將孩子送到羊祜處,滿以為羊祜會有獎賞,誰知羊祜對他們予以斥責,並派人將孩子送回去,這兩個孩子的父親感動不已,後來竟率部前來歸降。

對待吳國將領,羊祜可謂仁至義盡,吳將陳尚、潘景兵敗被殺,羊祜讓人厚禮收殮,並通知他們的子弟前來迎喪,羊祜對他們以禮相送。吳將鄧香進犯被生擒,羊祜將其釋放,鄧香感激涕零,索性帶著自己部屬全部投降。

羊祜深知人心背向的作用,所以他要求自己的軍隊要善待當地百姓。他率軍經過吳地,收割田裡的稻穀以充軍糧,每次都會根據收割的數量算好價格,用錦帛償還。打獵的時候,他不許部下越過邊界線,如果獵物是吳人先打到的,一定要還給吳人。

不知不覺中,羊祜的目的接近實現。在吳人看來,晉軍簡直就是一支“正義之師”、“文明之師”,而這支隊伍的領頭人羊祜的威望更是與日俱增,吳人甚至不再直呼其名,而是稱其為“羊公”.

這一切陸抗都看在眼裡,羊祜的所做作為,使得他對這位最強勁的敵手非常敬仰,他稱讚羊祜的德行“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兩位英雄惺惺相惜,雖然不可能有歡聚暢談的機會,但此時心裡已經把對方當做朋友,而非敵人。

兩國的邊境暫時安定下來,雙方常有使者往來。有一次,羊祜從使者那裡聽說陸抗病了,就託使者帶藥回去。陸抗手下擔心羊祜的藥有毒,力勸陸抗不能服用。陸抗說:“羊祜怎麼會是下毒害人的人呢”,隨後毫無顧忌的吞服下去,沒過幾日,果然藥到病除。

有人對這樣曖昧的情形感覺不爽,此人便是孫皓,他派人斥責陸抗,要求他主動出擊,陸抗對此回答:‘一鄉一鎮之間,不能不講信義,何況一個大國呢?如我不講信義,正是宣揚了羊祜的德威,對他絲毫無損。”這席話說的孫皓也沒有了脾氣。

比較而言,雖然有人在司馬炎面前進讒言,但司馬炎對羊祜的信任絲毫沒有動搖,就這一點,晉朝最終能吞併吳國,可以窺見一斑。

公元274年,陸抗病逝,走完了四十九的人生。

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3

羊祜沒有了牽掛,便上書晉武帝司馬炎,請求向吳國發動總攻。

沒想到,他的建議遭到了朝中權臣賈充、荀勖等人強烈反對,他們提出西北地區的鮮卑尚未平定,不能雙線作戰,所以伐吳時機並未成熟。羊祜心有不甘,再次上表,表示東吳平定,胡人自然安定,所以當務之急是消滅東吳。但他的建議再次遭到否決。為此,羊祜感嘆到:“天下不如意的事十之七八”。

公元278年,羊祜染病,請求回朝,到了洛陽後得知自己姐姐病逝消息,羊祜悲痛欲絕,病情加重,他抱病入見,再次向司馬炎陳述滅吳之計,此時,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親率大軍完成滅吳大業,他向司馬炎推薦了兩個人—杜預和王 濬,這兩個人後來成為了平定吳地的主要干將。

安頓好所有後事,羊祜閉上了自己的雙眼,享年五十八歲。

羊祜死後,舉國皆哀。特別是荊州的百姓,罷市痛哭,街巷之中哭聲連綿不絕,就連吳國的邊界守軍也為他落淚,荊州百姓為了避諱羊祜的名諱,把房屋的“戶”都改為“門”。

一個人死,皇帝落淚,百姓落淚,敵人落淚,羊祜這輩子活得算是值了。

羊祜身前經常到襄陽的硯山遊玩,有次他站在高山之巔,環顧四周,頗有些感懷。他對身邊的人說:‘硯山亙古便存在,多少人登臨此山,但是現在卻沒留下一點痕跡,我們也一樣,許多年後人們不會知道我們,只是我死之後,如果魂魄有知,一定會歸於此山。”

羊祜多慮了,在他死後,襄陽百姓在硯山為他設碑立廟,百姓在碑前無不落淚,接替他鎮守襄陽的大將杜預先,便將這塊石碑命名為“墜淚碑”。

四百多年後,唐朝詩人孟浩然登臨硯山,在這塊碑前寫下一首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許多人誠如羊祜所言,匆匆一生,宛若塵埃一般,似乎未曾來過這個世界,而羊祜以自己出色的德行,不僅受到百姓的愛戴,也把自己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中國的史冊中。

羊祜: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