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離江蘇“新高考”政策發佈也已經快一年了,2021第一屆將要經歷新高考的同學們也完成了選科。各位家長現在最關心的,想必就是常州各個高中的選科情況,這裡為大家收集到了常州各個高中這屆高二學生的選科分班情況。

我們先來看一下常州高中第一梯隊“省一北奔前”的選科情況: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我們看到第一梯隊的高中,主要的開班數還是放在理科搭配上,且選科搭配都比較均勻,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含有地理的組合開班數量明顯是比化學要多的,能夠進入“省一北奔前”的學生,毋庸置疑都是優秀的,而選擇化學的同學們,稱得上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

除了“省一北奔前”外,我們再來看看常州其他高中的選科情況: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我們可以在表格中看到:二三田五武新的開班最多的選科搭配就是“物生地”,而有化學的選科組合開班很少,甚至三中、五中基本上都不開設化學課!我們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傳統理科中的化學去哪裡了?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而江蘇省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我們來看看新高考改革後7個省的選科情況: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看到這個選科表格的時候,大家應該會和小亦有一樣的疑問:

為什麼化學搭配的組合選科率很低?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不少教育人士發現,在3+1+2方案下,如果沒有其他措施,選化學的人會越來越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下面小亦就帶您來探究探究:

1、“化學遭遇寒冬”?

為方便大家直觀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小亦將2021屆七個省的選考單科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選考化學的人數,江蘇省成為了7個省份中最少的,江蘇省的地理和生物的選考比例最高,佔比均超過80% ,而化學竟然佔比連20%都不到。

再來看江蘇省2021年單科選考的數據,化學只有14.83%,成為六門學科中選擇人數最少的一門。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下面我們看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生地和史生地人數最多,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為何化學會成了“滑鐵盧”趨勢?

我們來看看各位考生的看法:

@匿名用戶:江蘇高考自選科目十幾年了,化學一直這樣,選的人少,神仙打架。

@鶴少爺:是的啊,我是第一屆,年級七百多人,只有不到一百人選擇了化學。

@你是年少的歡喜:賦分制本來就難做到公平,還不如直接考多少是多少。

@nyyang:江蘇21屆新高考政策,避難就易,功利投機現象瘋狂抬頭,因為化學在除物理、歷史之外的四門課中難度最高,由此引發全省考生除有限的四星名校生選化學之外,弱四星三星及以下普通高中幾乎不開化學,考生大面積棄考化學,導致四門選課比例嚴重失衡。容易得分的社會需求很少的學科如地理人數爆滿網傳30萬;最難學社會需求最大的化學人數不足3萬,此怪象引發賦分制漏洞爆發。

以上回答均來自於知乎用戶


2、為何無人選化學?

為什麼江蘇省的選科情況在7省中“一枝獨秀”?選擇化學的人越來越少?小亦為大家總結了以下這幾個原因:

雖然“物化生”是傳統強勢的理科搭配,在高考填志願時,可以涵蓋96%左右的大學專業,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的學生在選科時都避開了化學。

相比於其他四門選考學科,化學在高中的學習中,存在著特殊性——學習內容多、學習難度大,需要理解的知識點較多。除了記憶背誦的知識,還需要額外的理解,平時除了數學與物理的作業,化學的作業也比較多。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避難就易,因此考生們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

為什麼不選擇化學了?理由是: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這裡我們又接觸到了一個新的詞彙:

賦分制

何又為賦分制?

選考科目“政治、生物、地理、化學”採取等級分轉換模式,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具體轉換規則和步驟: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

第二步,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來為大家舉個栗子

假設在2021年高考中,小明的政治原始成績為84分,在當年考生中排在前3%。根據前面的等級賦分表格,該成績位於A等,賦分區間為100-86分。同時,假設2021年政治考試成績,A等級的原始分數區間為98-82分。按公式經過轉換以後,最後就以這個成績計入他的高考總成績。

等級賦分轉換的具體公式: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其中:

Y1、Y2分別表示原始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別表示轉換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轉換分。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X=87.75,經四捨五入得到小明最終的成績為88分)

把它變成一個很好理解的公式,即: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賦分的關鍵在於:“4選2”選考科目的分數在同一科目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根據這個排名區間確定所在的等級,然後根據等級,賦以對應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

等級賦分最終分數的高低區域的排名和所選科目的人數息息相關,排名固定時,考生基數越大,賦高分的機會就越多。賦分制也就成為了選擇同一科目的考生之間的競爭。

假設小明同學選考地理科目,原始分94分,如果全省一共有5萬人選擇這一學科,小明排名3000名,按照等級比例,他的等級為A(約15%),如果1萬人選考,那麼同樣 3000名,就成為B(約35%)等級了,那相應的賦分也就差一個等級了。

因為賦分機制的存在,最先棄選化學的,是普通三星高中的學生,他們覺得化學難學,在花費了相同的精力後,可能化學依然賦低分的情況下,他們果斷放棄了學化學。緊接著就是普通四星高中的考生,他們因為排在他們後面的考生的放棄,使得自己從中層轉變為底層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也逐漸放棄。

最終選擇化學的,大多數是優質高中的“潛力股”以及部分對專業有明確需求或者對化學選科有明確偏好的考生。這部分的人數,相對於整個省份的高考總人數來說,比例已經偏低。其實比例偏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結構的不合理。這將導致瘋狂的同質競爭。最終的結果就是相差不大的分數,經過賦分後,分差變大。

所以,本來有意向選擇化學的學生,在看到全省選報化學的總基數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對化學這門學科的選擇,也就望而卻步了,在賦分制度不是絕對公平的情況下,選擇化學,也就變成了“尖子生的狂歡”

可以說,等級賦分製成為很多學生不願意選擇化學的最主要的原因。

高中實力&化學老師實力

除了上面兩個因素,還有一個主觀因素,那就是高中的開班數量

全省考生除有限的四星名校生選化學之外,弱四星三星及以下普通高中幾乎不開化學,我們在開頭也看到了常州各高中的選科情況,除了“省一北奔前”這些第一梯隊的高中會開設包含化學的選科組合,其他高中都是隻開一個甚至是半個班。

常州高中的選科情況也似也證實了我們之前的那個猜想,新高考政策下,選擇化學的人並不是很多,一個原因是高中沒有好的學科老師能夠支持同學們選化學的需求,大多數高中的化學老師並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數化學老師是針對學生的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很少有接觸到高考化學,高中化學老師的實力,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且,有了賦分制的存在,在江蘇省選擇化學人數本就不多的情況下,為了高中的升學率,化學的開班數量就不是很多了。


3、“不選化學,就安全了嗎”?

其實,在3+1+2新高考模式的等級賦分制下,我們需要好好來分析一下到底選還是不選。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我們來做一個預測,假設2021江蘇省有34萬高考生(2019年報考人數33.9萬),14%的人選擇化學,那就是47600人,84%的人選擇地理,那就是285600人。在化學報考人數基數小的情況下,對於選擇化學的同學,賦分之後的分數就不是很樂觀了,尤其選擇化學的真的都是名校中的學霸。

一方面為了避免與化學學霸直接競爭,成績一般的同學可能會選擇直接放棄化學。這樣下來,就只剩下學霸與學霸之間的對決了。對於化學成績不是很拔尖的同學,小亦覺得,各位同學在選科時,還是應該選擇自己有把握的學科,不做“神仙打架”中的“炮灰”。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選修化學的人數少,對選修化學的同學說,未必是一件壞事,選修人數人數變少,競爭對手不就減少了嗎?化學對應的3w個選化學的專業+院校招生計劃,留給同學們的餘地還是很多的。相對來說,對84%選地理,82%選生物的同學來說,選科科目由江蘇省自主命題,那難度相應的便會增加了。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到大學可以選擇的專業範圍也很廣,

放棄化學意味著很多專業不能報考,對化學提出選考要求的專業非常多,有醫學類、藥學類、中醫類、中藥學類、化學類、生物類、化工製藥類、材料類、紡織類、農學類、食品類、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水產類、林學類、採礦類、輕工類、交通運輸類、地理類、氣象學類、環境保護類等等,對於這些專業感興趣的同學們,化學將是必選科目。

以南京大學為例,南大公佈的選科要求中,專業首選科目為物理的佔到了2/3,主要是傳統的理工類專業,比如數理科學類、電子信息類、工科試驗班等。其中要求物理和化學的專業超過總計劃的1/3。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我們看一下上表中各選科組合在大學中可選的專業,“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這3個包含化學的選科組合都能在大學的專業上涵蓋到96%以上。而對於大學錄取,現在是根據選科組合分配以及大學要求選科的科目來具體劃定錄取分數線,所以,各位選擇化學的同學們,並不是一點優勢也沒有。

各位同學在選科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及興趣去選科,“真愛至上”,根據自己的成績、喜愛程度,學校開班情況來進行選擇,這個不僅僅關係到之後的高考,對自己之後的大學專業選擇和職業選擇也是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