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应该记着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国。这个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西北部,仅仅与天安门广场相当,常住人口也仅有800人。然而,正是这个位于罗马城的国中国却是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天主教的中心,精神统治着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天主教人口。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梵蒂冈地图


01 危险的意大利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皇帝在尼西亚会议上将基督教设定为国教,开启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传播时代。在后来的阿拉提以及日耳曼入侵时代,罗马帝国的政权岌岌可危,教皇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在罗马城外化解了多次危机,从而获得了意大利北部民众的精神拥护,为后来教皇直辖政治领地奠定了民意基础。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尼西亚会议


公元4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亚平宁半岛屡遭战火蹂躏,西哥特人与东哥特人先后进入罗马城,整个北意大利半岛陷入蛮族的统治之中。罗马教皇在蛮族的统治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守护者,教皇们斡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最大限度的保护着罗马的稳定。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西哥特进入罗马


02 教皇国出世

公元6-7世纪,东罗马帝国收复亚平宁半岛,罗马教皇重新归入东罗马帝国的控制下。然而,教皇与皇帝两个领袖一个在罗马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不仅存在距离差异,在教权与世俗统治的观念上存在诸多分歧。尽管东罗马帝国给于教皇众多意大利的领地,但是教皇的离心力却在不断增加。公元726年,拜占庭帝国公布了禁止使用圣像的法令,罗马教皇拒不服从,双方彻底撕破脸皮,兵戈相见。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这一时期,来自北方的伦巴第蛮族开始在意大利崛起,逐渐将东罗马势力驱逐出半岛,同时也将领土野心扩展到教皇的辖地之上。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拉文纳总督区,直接威胁教皇辖地。此时,教东罗马帝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东方,无力也不愿意为教皇提供保护。于是,教皇就只能在北方的蛮族王国中挑选自己的伙伴。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罗马教皇国


于是,当时比较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成为了教皇的首选,郎情妾意之下,双方马上结成政治和宗教联盟。法兰克万国的宫相丕平利用教皇的权威与支持成功谋取了法兰克的王位。作为回报,7公元756年,丕平两次率军南下,挥戈进入意大利征服了伦巴王国,并兑现了给教皇的承诺,将征服的拉文纳 、利米尼 、 具沙罗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史称“丕平献土”。至此,一个统管人神两界的教皇国正式形成,此时教皇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领袖,同时也是一个世俗领主。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丕平献土


03 逝去的罗马

教皇国在整个欧洲中世纪都在意大利延续了相当大的地位。正是由于中世纪意大利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威尼斯、热那亚与佛罗伦萨等商业城市共和国并立,从而让教皇国这样一个特殊国度得以长期存在与意大利中部与北部地区。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19世纪意大利


然而,教皇国的存在始终是亚平宁半岛统一的最大障碍,中世纪的意大利文人但丁表达了对于教皇虚伪的愤怒与对统一意大利的渴望。19世纪,民族国家的革命浪潮席卷欧洲,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撒丁王国担负起了统一的重任。在法兰西的支持下。撒丁王国的军队在加里波第等优秀将领的领导下连战连捷,先后收复两西西里与奥地利管辖下的北意大利地区(1861),把罗马周边地区置于王国的包围之下。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加里波第红杉军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军队趁机开进罗马,收复教皇占据的其他地区,完成国家的统一,消灭了教皇国,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梵蒂冈宫内。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至此,曾经的教皇国消失了,一个全新的梵蒂冈城国诞生。今天的教皇,依旧在精神上领导着世界上十几亿天主教徒。


梵蒂冈:用天安门广场一般的领土“管辖”世界十亿人口

图/教皇方济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