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盒馬變小

導讀:小店是擁抱零售未來的最佳姿勢?繼永輝、沃爾瑪大賣場變小後,盒馬也加足馬力發展盒馬mini,計劃2020年新開100家盒馬mini。

【深度】盒馬變小

站在盒馬的角度,mini店或成其下一步擴張的利器。

日前,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透露,今年盒馬mini將加速開店,盒馬的前置倉業務(即盒馬小站)將全部升級為盒馬mini,今年預計至少達到100家。同時,侯毅認為,盒馬mini將是生鮮電商的終極形態。這意味著,盒馬mini在盒馬小業態的競爭中勝出,成為主力,而前置倉模式則出局。

【深度】盒馬變小

與盒馬其他小業態相比,盒馬mini多選址於市郊和縣鎮,覆蓋更為下沉的市場。盒馬mini是盒馬去年於上海推出的小店業態,經營面積一般為1000平米以內,以散裝非標品為主,涵蓋蔬果、肉禽、水產以及熟食滷味等4000多個單品,運營模式延續盒馬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既可到店消費,周邊1.5公里免費送貨。

批量複製的前提是模式已經跑通,進入複製階段,所有小店身上被賦予的期望都大體相似,即補充大賣場在選址以及用戶觸達方面的空缺,佈局下沉市場。這一期望同樣適用於一直謀求可持續開店的盒馬鮮生。

01

變小背後:搶佔市場與獲取流量

繼去年3月盒馬推出四小業態已過去整整一年了。看來,經市場驗證後,盒馬mini將成為盒馬下一階段重點打造的業態模式。

侯毅曾對外公開表示:盒馬mini開業三個月,坪效超過盒馬大店,物流配送成本更低,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且投資成本只是盒馬鮮生大店的十分之一。此外,盒馬mini取消了店內懸掛鏈,減少冷櫃數量,品類以蔬果品類為主,生鮮佔比50%以上,開店成本維持在200萬左右。

【深度】盒馬變小

實際上,自去年年初盒馬進行內部模式反思以來,就找到了制約盒馬快速擴張的難點。按侯毅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這個模式最大的弱點是規模很大,投資很大,對門店的要求很高。所以,盒馬的發展速度快不起來,找門面很難。”因此,盒馬接二連三地推出模式更為簡單,投入低的小型門店。

此外,盒馬mini門面要求相對低,易尋,可以實現門店的快速拓展。同時,作為補充性業態,盒馬mini可以進入大店難以進入的郊區、城鎮,搶灘消費潛力大的縣域市場。目前,已開張的6家盒馬mini門店,其中4家開在郊區,2家布點鄉鎮;盒馬小站(前置倉模式)則在全國開了70多家。

盒馬mini負責人倪曉俊表示,之所以盒馬小站在數量上大幅領先,是在於其選址門檻低,投入小,開店成本只是盒馬mini的四分之一。“但是由於單渠道模式下覆蓋範圍內消費群體有限,盒馬小站後期運營數據遠不如盒馬mini,這也是為什麼盒馬今年要全面放棄小站的原因。”

倪曉俊稱,在盒馬鮮生同樣的技術和商品供應鏈支持下,盒馬mini基於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優勢,體現出更好的服務能力和盈利能力。

招商零售研報顯示,由於多了線下門店體驗,盒馬mini的次月留存率是小站的一倍,履約成本也小一半;由於mini門店新客大部分來自於門店轉化,人均拉新成本是小站的1/4;門店促清的效果大於純線上,盒馬mini的損耗率也比小站低了近一倍,因為損耗低,所以商品品類也幾乎是後者的一倍。

綜上所述,盒馬mini的平均每單的淨利潤率要比小站高15%,前者最快3個月就能盈利,而盒馬小站在疫情之前基本上是虧損狀態。

疫情之下,到家業務異軍突起,其中定位於生鮮品類的電商平臺實現了新用戶與銷售量的雙重增長。有數據顯示,生鮮類 APP 的平均日活同比增幅為 107.17%,生鮮行業新增用戶和銷售量增長速度都超過了 100%,甚至銷售量同比增長 200%。可以說,疫情期間的市場情況,也再次點醒了盒馬需要在 " 開到消費者家門口 " 的 mini 店上提速。

大型商超因布店稀疏、覆蓋半徑過大、物流和供應鏈能力不足等客觀原因,時常出現爆單情況。而走社區化的mini店或反而更能做好到家業務的服務,小店覆蓋半徑雖小,但因廣撒網式布點,運力壓力輕,可靈活配送。

02

變小之後:雙百戰略 並行前進

往小型化門店發展不等於放棄大店模式,而是相攜著發展,達成嚴絲合縫的市場格局。

“今年在核心區域盒馬鮮生大店還是要一如既往地開,如果全是小店,他對商品的經營能力會下降。只有做大店,做足夠多的商品池,才能有效地支持小店的經營。”侯毅如此強調。按侯毅的規劃,2020年盒馬將實行雙百戰略:一是繼續在全國開100家以上的盒馬鮮生標準店型;二是在全國開超100家的盒馬mini。

【深度】盒馬變小

另外,盒馬決定今年將盒馬小站全部升級為盒馬mini,而對於位置特別偏僻或僅具備倉儲功能的小站以及運營差的盒馬鮮生將採取關閉舉措。“今年要把盒馬mini作為我們覆蓋整個上海市的主力軍,我們會沿著上海市的地鐵線來開盒馬mini。上海有將近十幾個中心城鎮,盒馬mini將會快速進入。”侯毅如是說。

據悉,盒馬計劃在今年一年時間內以盒馬mini和盒馬鮮生兩種業態模式快速覆蓋上海所有市郊。據侯毅介紹,盒馬mini模式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盒馬現有的商品組織能力要遠遠大於做mini店的組織能力,如果斬掉盒馬鮮生,盒馬mini的商品組織能力便會大幅下降。

再有,盒馬鮮生內設有一個大倉,可以承擔諸多效用,包括盒馬鮮生在一個城市的品牌影響力與號召力,以及跟大賣場進行競爭的能力。所以,盒馬鮮生打算以人群密集度以及消費能力來判別盒馬鮮生大店入駐與否,若一個地方擁有足夠的消費人群與消費能力,盒馬鮮生就會進入,反之,則可能開盒馬mini。侯毅表示,“對我們來講,是兩種不同業態同在一個城市裡面,覆蓋了不同區域,用了不同的策略。”

在侯毅的構想下,盒馬未來發展有兩種並行策略:其一,進入下沉市場如郊區、三四線城市,盒馬mini將成為主力業態,而盒馬鮮生經營面積將縮小;其二,對於目前盒馬鮮生已經進入的一二線城市,兩種業態並行發展。“針對不同商圈我們採取不同的戰略組合,而不存在盒馬mini做了以後盒馬鮮生大店而逐步不做的情況。”侯毅進一步解釋道。

問及盒馬mini是否會開放加盟的話題,侯毅坦言,現階段盒馬mini規模還小,模式還沒充分成熟的情況下,還暫時不予考慮,等門店數達到100家甚至200家以上時會開始考慮。他認為,開放加盟的前提是要加盟商能跟著賺錢,不然是不現實的。

03

變小終局:mini店是生鮮電商終極業態模式?

侯毅稱,“盒馬mini才是生鮮電商的終極目標,因為它能開得更廣、更深。”

在上海,盒馬mini的小店模式已基本跑通,這被侯毅看作是未來生鮮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盒馬向下沉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式。“未來進入郊區和三四線城市,盒馬mini會成為主力業態。”

盒馬新近公開的相關數據顯示,在門店經營面積等同的情況下,盒馬mini的坪效是盒馬小站的4倍以上。“今年我們雙百戰略實現以後,盒馬銷售額至少翻一番,甚至達到翻兩番的水平,這個我們還是很期待的。”侯毅表示。

侯毅認為,走前置倉路子的盒馬小站缺少線下體驗入口,就少了流量匯聚地,銷售也就單有線上一塊,而盒馬mini依託於線下門店做寬品類、擴大銷售的同時,也能以較低的價格收攏流量。“每日優鮮在所有平臺上開店,原因是沒有流量,所以他要用各種方式獲得流量,最後自己的流量廢掉了。而叮咚買菜通過不斷的活動燒錢,各種各樣促銷活動、減免活動層出不窮,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確保流量的穩定性。”

在侯毅看來,流量問題是前置倉最大的問題。對此,每日優鮮合夥人兼CFO王珺回應稱,世間萬物,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零售模式也沒有“最終業態”的說法。對於各種零售模式或者業態孰優孰劣,“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即便再先進的零售模式,一旦操作的姿勢不對,最終還是無法成功。

同時,王珺認為,生鮮電商對零售本質的溯源,其實是一場“纖毫之爭”:企業要有足夠強大的技術驅動、優質供應鏈的打造和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從而在“人貨場”的共振中找到最優平衡,最終依靠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化實現盈利。

以前置倉為例,在獲客效率、履約成本、商品結構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實現健康的盈利增長依賴的就是企業上游供應鏈、精準獲客和智能化連鎖運營的核心競爭力,這幾個能力到位了,商業模型才能跑通。

在預期中,mini店的成本低,選址相對容易、靈活,回報週期相應縮短,見效比大賣場快了許多。但是正在摸索的小業態也面臨著令所有生鮮零售都著急的問題,那就是全面盈利。

更多的小店還在等著回本。根據中金公司預測,永輝mini店2019年全年虧損幅度在2億元左右,短期內永輝mini店的擴張還是會拖累永輝超市的業績。不過,永輝超市2019年下半年年報顯示,永輝mini店上半年營收達5.5億元,其中部門門店已經實現了盈利。

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認為,離消費者近,社區網點密佈,能提供到家服務的企業將會是未來零售發展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