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最近,读王鼎钧的《江河旋律》,半杯咖啡总会想起一则旧闻:

几年前,佳士得的一场拍卖会上,弗朗西斯·培根的《乔治·戴尔肖像》,拍出了4.26亿人民币的天价,引起了艺术界的巨大轰动。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最伟大英国画家,他以独特的画风描摹深入骨髓的情绪。他曾说,“我希望我的画看上去,仿佛是人类由此通过时留下的痕迹,是已经在消失的记忆。”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江河旋律》中鼎公自选的这些散文,会让人产生欣赏后印象派画作的通感——独特的轮廓与独特的表达如出一辙,鲜明的色彩与鲜明的意象动人心魄。

已95岁高龄的王鼎钧先生,一生坎坷,半世漂泊。凋敝的少年生活、战乱时的流离失所、身在异乡的思归之情……这一切与他对世人、对文学的爱,产生了化学反应,有如病蚌成珠,让文字绽放华彩。

读鼎公的散文,就像欣赏灵魂画作,给人以独特的冲击。这种脱俗的美感,可以从4种角度来欣赏——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语言之美

读这本《江河旋律》,尤其第一辑“美文选”部分,你会被鼎公的语言之美所陶醉:

“看月的地方有水,有萍点缀,有松指引,有亭等候,有山环绕,有草坪陪衬。你来看月,月也一定看你。你将从月中看见一切美;正在拥有的美,也已失去的美,尚在幻想的美。”(《闰中秋,华苑看月》)

优美的短句,整齐的排列,带有古典诗词的韵律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悠长。

作者各类修辞手法信手拈来:排比、比喻、象征……这一切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炼就了随手可得的金句。

谈到“人”这个字,他说:“人啊人,人字只写两条腿。左看像门,右看像山,另有一说像倒置的漏斗,总之站得牢。”(《给我更多的人“人”看》)

通过这种形象的描摹,“人”这个字仿佛从纸上立了起来,就生动地站在我们眼前。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谈到“思念”时,他说:“我们正愁时,月落而星沉;我们方睡去,风起而潮涌。愿再见,愿再见,愿再见,愿再见……”(《告诉你》)

没有说一个“思念”,却写出了思念的汹涌,这四个“愿再见”,也将读者的共鸣推向高潮。

当看到美人时,他说:“刹那间,我们想起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桂林山水、中秋月、晚明小品、玛格丽特的婚礼。”

(《邂逅》)

他没有直接说她“美”,然而她却是最美的风景、最好的艺术品、最引人遐思的音乐,这样的女子能不美吗?

谈到“我”时,他说:“我感觉我是一个字,被批判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脚印》)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喻,却总是能让读者会心,这就是鼎公语言的境界。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意象之美

《江河旋律》中的散文,总会出现鲜明的意象。作者赋予现实中的事物以象征性,让读者产生某种画面感,进入作者营造的想像空间。

比如《网中》的网,就有着强烈的象征性。它既是渔人们的工具,也象征着生活的捆绑、欲望的束缚。

在这个小渔村里,人们世代以捕鱼为生。网维系着他们的生活,却也捆绑着他们的人生。

高跟鞋踏破了这里的宁静。当城市里时髦的模特,走进封闭的小渔村,花花世界的诱惑,仿佛张开了另一张网。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而渔女们仿佛被启蒙,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她们离开了小渔村,走进了钢筋水泥的丛林,却也落进了更大的网……

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张网。这张网或许是生活的窘迫,或许是情感的困惑,或许是认知的狭隘,或许只是你的命运。有人以为自己已经逃脱,可他其实是楚门,没有离开那张网。

类似这样的意象,在本书中还有很多。比如《那树》的老树,象征着被工业文明侵袭的自然;《脚印》中的脚印,象征着生命的回溯等等。

这些意象有鲜明的画面感,让抽象的思想有了生命,为作者表达了难以言说的内涵。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形式之美

鼎公创作的散文形式活泼,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找到诗词、小说、传说、寓言,甚至是戏剧的影子。一些评论家就曾评价,王鼎钧的散文创作,“糅合了诗、剧、小说的表现方法,扩大了散文的境界”

比如在《脚印》中,他将一个传说融入其中:“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

由此,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依据这个传说重走人生,对曾思念的一切进行回顾旅行,开始了时光倒流中的思考。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在第二辑“变体选”中的几篇文章,则更有微小说和寓言的意味。

比如《兴亡》,讲述了一场鸡瘟事件。外来的一只芦花母鸡,带来了可怕的鸡瘟,二百多只鸡丧命,只幸存了一只公鸡。

残酷的鸡瘟过后,公鸡逐渐长大,它发出的一声长鸣,重新唤起了人们养鸡的希望。盛衰兴亡,在世间循环演绎,由此才能生生不息,而鸡舍的兴衰就是这一规律的浓缩。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最高之处》,通过大师攀登高山,最后无人跟随的故事,隐喻最高境界的难以企及。《道德的傧相》通过一个记者不择手段获取新闻的事件,提出了“不道德”为道德服务的态度。

王鼎钧将这些传说、寓言、故事等,天衣无缝地融入到散文中,丰富了内容,强化了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而这是鼎公长达几十年的积累。他曾创作过戏剧、诗歌、小说、广播剧等多种体裁的作品,然而最终他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散文,于是集各类体裁所长,融入到散文创作中。

他也曾在媒体上谈到,“我写过小说,最后决定放弃小说,只用小说技法改善散文。”这种独具匠心的创作,也成就了鼎公散文独树一帜的风格。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哲思之美

除了诗意的文字、活泼的形式、鲜明的意象,王鼎钧的散文也散发着哲思之美。

他在文章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书中有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对政治、教育、文学等的独到见解,也有一些灵感突现的火花,让人禁不住会心一笑,赞一声“真妙”。这一切增加了文章的深度,让人读罢掩卷沉思,像是打开了新世界。

比如,在《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中,他非常客观地看待善与恶、正与邪。人无完人,“我们都有癌需要割除,有短路燃烧的线路要修复,有迷宫要走出,有碎片要重建,有江海要渡。”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而人生总会遇到不平事,好人或者未必有好报。他形象地把这比喻成“生活是不断地中毒”,而“人生的修养就是分解这种毒素。不要再加减乘除了,我们的功课是化学。化!化种种不平,不调和;化种种不合天意,不合人意;化百苦千痛,千奇百怪”。

他提出这些,不是要人破罐子破摔,而是让人们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他诚心诚意地告诉读者,“永远永远不要对人绝望,星星对天体绝望才变成陨星,一颗陨星不会比一颗行星更有价值”。

除了深刻的人生哲思,那些箴言警句、妙言禅语也充满魅力。

比如医生对疑难病患者说:“像这种我们不能了解的病症,也常常在我们的不了解之中自然痊愈。”(《洗手》)是三分讽刺,也是七分哲理。

比如谈到孩子的教育,他说,“如果幸福是少年时嬉游怠惰,并未包括一生的光明愿景,幸福乃是灾难的别名”,“儿女爱赌,父母怪世上有赌场,祈祷儿女输得少一点”。

(《百感交集》)

比如谈到文学奖的评选,他说:“你说杨玉环的体重超过赵飞燕,易下定论;你说赵飞燕的长相比杨玉环美,难下定论。文学奖乃是谁比谁美之类,并非谁比谁重之类。”(《百感交集》)一语道破某些文学奖评奖的弊病。

用看后印象派的方式打开这本书:《江河旋律》的4种美

王鼎钧

读这本《江河旋律》,就像享受味觉层次丰富的精神盛宴。而这种感受王鼎钧先生有精彩的形容:

“如同一向吃江浙菜的人忽然进了道地的四川馆子,由味觉的挑战到心灵的激荡,再由心灵的调适到味觉的和谐。”

这是他对刚接触大陆文学感受的描述,而在这里用来形容笔者读他作品的感受也恰如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