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西江月(楊慎)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

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

龍爭虎鬥漫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相信也是最為著名的戰役。其實從戰役的整體規模、殺傷數量、複雜程度等方面,“赤壁之戰”並不是最大的戰役,不過它造成的影響很深遠,是一個連鎖反應。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孫劉聯盟成立並得以保存發展,曹操在短時間之內無法再消滅江東集團,完成統一的事業。在“赤壁之戰”之後不久,曹操再一次南下,這一次曹操卻沒有與孫權發生大規模的交戰,可以視為對“赤壁之戰”後淮南地區,也就是未來和孫權長期交戰的地區的善後舉動。曹操安排揚州江北各郡縣的地方長吏;開芍陂進行屯田;計劃遷徙淮南地區人口內附;另外還掃平雷緒、陳蘭、梅成等勢力,加強對淮南地區的控制。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這件事。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建安十四年曹操的動作

在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可以說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個多事之秋。畢竟“赤壁之戰”的勝負,對於當時的形勢變化的影響非常大。孫權和劉備對荊州南郡發動猛攻,南郡或者說江陵以及周圍諸縣拿下之後就可以打通入川的通道,也可以繼續北上到襄陽威脅曹操的豫州腹地;劉備在留下關羽、張飛助攻後,又轉戰荊州南部,擴大“赤壁之戰”的紅利。“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南郡之戰”可以說是繼“赤壁之戰”之後的另一次重要戰役,也可以說是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後取得的最大戰果。然而在曹仁與周瑜曠日持久的攻防戰中,曹操卻沒有出現在江漢戰場。在建安十四年的很多時間裡,曹操還是將重心放在淮南地區,也就是與孫權的對抗上面。

在“赤壁之戰”前後(史料在關於時間的記載上存在衝突),孫權曾經主動進攻合肥,也就是第一次“合肥之戰”。這次戰役孫權當然以失敗告終,但也威脅到曹操對淮南地區的控制。這也昭示了以後曹魏與東吳之間的戰爭格局,多為江漢地區和淮南地區兩線作戰。在曹仁受到周瑜等人猛烈進攻的時候,曹操卻沒有親自支援,而是來到的淮南。可以看到兩種信號:第一曹操接受放棄荊州南部四郡以及南郡南部的的結果;第二曹操對南方的主要進攻點變為淮南,所以他要加強對淮南的控制。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在建安十四年三月,曹操來到譙,在這裡重新組建水軍部隊;然後在七月份,曹操的軍隊開赴合肥,在自己所掌握的揚州設置郡縣長官,在芍陂(合肥西北方)附近進行屯田儲備軍資;然後在十二月,曹操回到譙,也就是徹底撤軍了。可以說曹操在建安十四年出軍合肥,並沒有針對孫權的軍事目的,而是對“赤壁之戰”後動搖的揚州善後。從赤壁或者烏林失敗撤退後,他就沒回到許都或者鄴城,而是直接繞到譙再到合肥。某種意義上來說,建安十四年曹操的軍事行動也算是“赤壁之戰”之後的餘波。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曹操兵出合肥的動機

曹操治理水軍、兵出合肥,卻沒有對孫權發起第二次進攻。那麼曹操的軍事行動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首先就是小編在上文已經提到的加強淮南地區的控制。曹操親自出巡淮南,改動揚州人事安排,穩定淮南地區的軍心;下令戰死士兵的家屬中,沒有生產資料不能生存者,由官府贍養,以此來消弭“赤壁之戰”失敗對自身名望的負面影響,爭取淮南地區的人心;另外還有在淮南地區屯田,種種事情表明曹操的頭腦冷靜下來,做好了與孫權在淮南地區穩紮穩打、長期作戰的準備。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第二是遷徙人口。淮南地區成為長期膠著的戰場,曹操就有將這些人口向北遷徙內附的計劃。這件事曹操不是第一次幹了。在“官渡之戰”前期的局部戰役“白馬之戰”後曹操就遷徙人口到延津。這次曹操又想遷徙人口,他詢問揚州別駕從事蔣濟,也是第一次“合肥之戰”中表現非常突出的一個人物。蔣濟勸告曹操不要這麼做,百姓對故土和自身產業的眷戀要超過對戰事的恐懼。但是曹操不聽,執意遷民,最後導致江淮地區十萬人口脫離曹操控制,進入江東的勢力範圍。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第三是掃平一些豪強勢力。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在淮南地區存在梅乾、雷緒、陳蘭、雷薄、梅成等勢力(不知道雷緒、雷薄和梅成、梅乾是不是同一個人),活躍於灊縣、六縣等地。這些人是淮南地區一個不穩定因素,而且還有依附於孫權的可能。所以曹操派遣夏侯淵、于禁、臧霸、張遼、張郃、牛蓋等人陸續消滅雷緒、陳蘭、梅成等人。這可能是曹操此行最主要的目的。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餘論

曹操在建安十四年到淮南的軍事活動,有失敗的地方,比如強行徙民,反而造成人口流失,都跑到孫權治下;當然也有成功的地方,把陳蘭、梅成等人一舉消滅。後來曹操和孫權在濡須水交戰的時候,就煽動丹陽山越對抗孫權,來牽制孫權的精力。在消滅陳蘭、梅成等人的過程中,孫權有過出兵救援的舉動,但是被臧霸阻止。曹操提前消滅陳蘭、梅成等勢力,也是避免了日後與孫權對峙時遭到同樣的威脅。

“赤壁之戰”後,曹操如何處理淮南地區?掃平豪強,遷徙人口

曹操加強對淮南地區的控制,為再度南下掃除障礙;另一方面孫權從吳縣遷徙到秣陵,就是後來的建業,將自己的政治軍事中心也向北方推薦,依託長江以圖淮南。南北雙方爭奪淮南地區的長期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在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冬,“赤壁之戰”之後的第四年,曹操再一次對孫權發動大規模進攻。從建安十七年到建安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2年到219年),曹操和孫權打了三次“濡須之戰”、兩次“合肥之戰”。直到曹操去世,曹魏建立,雙方仍然圍繞合肥、濡須頻繁交戰。小編認為曹操在建安十四年在淮南地區做的種種事情,雖然影響並不算太大,也可以視為曹魏與東吳在淮南地區長期戰爭的一種信號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讀史方輿紀要》、《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志辭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