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疫情期間廣東多地禁止外出祭祀掃墓,今年的清明節廣東人都在吃什麼?#舌尖上的清明節#

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 往年的回鄉掃墓踏青都大改方式紛紛都提倡“雲祭掃”低碳祭祀過綠色清明,為了大力響應號召儘量不出門為國家減少負擔為環保事業也做做貢獻。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最美人間四月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很多地方也叫“鬼節”,是中國文化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祖大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註定清明節擺脫不了“美食”這個"小妖精"

廣東人十分注重清明這個傳統節日,甚有隆重過春節的氣勢,今年是個意外哈,在往年不管是旅居海外還是身在他鄉的遊子,這時候都紛紛往家的方向行去,你在粵西高速、珠海高速、惠河高速就能見證一長排車尾燈的壯大景象,在他們的骨子裡都有著濃厚的情節和對祖先的敬畏之心。


  • 清明節吃“青團”(很多地方也叫艾葉粑粑)從春秋已經流行了,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現主要是流行於我國的南方地區,那麼廣東又怎麼能少了它呢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內有乾坤的青糰子

製作青團首當其衝的原材料就是艾葉(艾草也是一味藥材,有著止血、消炎、平喘、抗過敏的作用——來源於百度)把艾葉搗爛擠出汁水混合糯米粉團成一個個小糰子,然後上鍋蒸,一般情況還會在小糰子底部放一片粽葉,蒸熟之後的粑粑會散發著獨特的艾草和粽葉的清香,咬上一口綿軟勁道,是一個只有清明前後才有的獨特節令美食。

咱們做青團做成圓形也是有所講究的,話說廣東人的講究是不少。糰子糰子就是取“團團圓圓”的寓意,清明子孫親人們都相繼返回老家,大家相聚一堂,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 “烤乳豬”是廣東地區祭祀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每年到這個時候各大燒臘店早早作好準備,大有一番排長龍的盛景,火爆可見一斑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整隻烤乳豬

烤乳豬已經衍變成了廣東的一道名菜,正宗的廣東烤乳豬,尤其是剛剛出爐的時候,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入口奇香,讓人慾罷不能。清明祭掃後,全族的人都會聚集到一起“分烤乳豬”寓意著子孫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在廣東還有一句諺語“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太公”一般指地位相對高的男子,在廣東依然有著封建思想)

  • “粽子”同樣也是祭祀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廣東地區的粽子多是鹼水粽”、“燒鴨粽”、“豬油豆沙粽”、“叉燒蛋黃粽”、“鮮肉蛋黃粽”、“椰蓉粽”等,裹包形式有“四角粽”、“五角粽”,其中“什錦裹蒸粽”,一隻重量達500克,是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的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一個應該有一斤了吧,超大的粽子

粽子不僅僅是端午節特定的美食,清明節更是取粽子作為祭祀的物品,其更有美好的寓意,“粽子”諧音“眾子”有著期望子孫後代人丁興旺的意思。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不完全記載春秋時期的一位賢臣介子推割肉救主,君主重耳為了祭奠懷念介子推(後因隱居山林被重耳一把火燒死家中)而食寒食——可想成冷食”

  • “樸枳粿”是潮汕地區清明前後和都會弄得一種小吃,樸枳葉具有很好的消風去邪、消食去積健胃的功能,幾百年流傳下來,也成了潮汕的一種民俗,潮汕有句俗語“清明食葉,五月節食藥”這裡的葉指的就是我們的樸枳樹葉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樸枳粿 咧嘴笑

樸枳粿是用樸枳樹的葉片碾碎和大米漿混合攪拌隔水蒸熟的,其顏色黃綠,味道清香,咬上一口,味道甘甜,質地柔潤,齒頰留香,或許這正是田園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吧。

  • 清明前夕生活在粵北山區的南雄客家人除了掃墓祭祖、緬懷先輩外,還一直流傳著吃“菜包餈”的傳統習俗——“南雄菜包餈”
廣東人清明節都在吃什麼? 青團、烤乳豬、樸枳粿

菜包餈

發現清明節吃的都是“春天的顏色”啊,菜包餈看著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已經相傳甚久了,從前叫“船老餈”主要食材是以黃梔子和粘米混合製成,食之還同樣具備著驅邪和清熱功效,一般也是隻有在清明前後才能看到的美食



感謝看到這裡,已經分享了幾個在廣東地區比較常見且不可缺少的節氣美食,還有補充的請小夥伴留言哦,很快翻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