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人吓人,吓死人。

随着疫情全球化,最近突然开始了屯大米。

今天和大家聊聊。


1

这事起因,从前几天,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开始。到昨天,联合国称,新冠疫情或引发粮食危机。

老南在的不少群里,看到不少人,都开始屯大米,一屯就号称要屯半年。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感受下,这备战备荒的节奏: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当然,老南并非农业领域的专家,找了些数据,供大家参考。

粮食分类品种众多,我们还是从让大家吃饱饭的主粮开始,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稻谷,也就是大米;小麦,也就是面;还有玉米,55%用作肉禽饲料。

  • 水稻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5.6%,国人的主粮,也就是这次大家屯的大米,80%用作食用。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2018/19 市场年度(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9 月),我国稻谷产量1.99 亿吨,消费量为2.03 亿吨,进口量326 万吨,出口量326 万吨。

也就是说,当年的产量,就足以覆盖当年的需求,更别说还有库存垫底。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所以,最不需要屯的就是大米。

关键大米还不经屯,容易生虫,真要屯,你得屯稻谷。

  • 小麦

再看小麦,也是是我们吃的面,包子、面条、馒头、面包这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小麦种植国。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2018 年,全球小麦总产量7.63 亿吨,产量前5分别是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9.8%、17.6%、12.9%、11.2%和6.2%;

全球小麦总消费量7.42 亿吨,其中消费量前5 位地区同样是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7.6%、16.3%、12.9%、5.8%和3.9%。

所以,下图可见,我国的小麦,过去十年,大部分年份,都是自给自足状态。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更关键的是,我国小麦库存,是严重过剩的,有巨大的去库存压力。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所以,屯面,显然也不靠谱。

  • 玉米

再看玉米,虽然人吃的很少,但这玩意,是重要的饲料。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2%。根据Wind 数据,2019 年,

我国玉米产量2.57 亿吨,消费量为2.75亿吨,有7%的缺口。

但是,有缺口是因为,过去几年,一直在猛烈去库存。

要知道,15年,我们玉米库存了2.37亿吨,几乎是一年的产量。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即使今年有贪夜蛾的虫害风险,但目前看主要是在南方,预计最坏情况,减产在3%-5%。

所以,玉米,你屯这玩意干嘛?家里既不养猪又不养鸡的。

所以,写到这里,你应该能感受到,这么多年,坚守18亿亩红线,一寸都不让,就是为了保证主粮的绝对安全。

毕竟,16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风险,是严防死守,不能存在任何发生的概率。


2

说完吃饱,再来说说吃好,也就是蛋白质类。如大豆、肉类等。

  • 大豆

大豆,是我国第四大粮食品种,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0%。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2019 年,我国大豆产量1965 万吨,消费量为10534 万吨,进口量8851 万吨,进口占消费比达84%。

也就是说,我国的大豆,是真的进口为主。

使用方向,主要是压榨油,压榨后的豆粕,用作饲料。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受限于耕地面积和土壤气候,以及水稻、玉米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能动摇,想摆脱大豆进口为主局面的难度,非常大。

看下主要进口来源国,巴西60%的占比。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客观的说,考虑到疫情采取防控措施,进而影响出口,大豆是真有可能出现紧张的局面。

但是,现在谁还用大豆色拉油?

至于肉类,如猪肉,老南去年就分析过(《 》),毕竟之前非洲猪瘟和环保的原因,预计长期高位,但价格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限量涨上去。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所以,肉类整体,因为猪肉的缺口,其他供需整体平稳,预计价格高位运行。但暴涨的概率,目前看并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而这波,牛肉羊肉,反而没怎么涨,价格很平稳,放心吃起来。

考虑关注老南号的土豪比较多,海参鲍鱼,价格都很稳定,大家请放心。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恐慌背后,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不但信息不对称没被打破,反而还加剧了。

昨天老南文章后面,有个特扎心的评论: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屯米?看完明白了

但真的很有道理啊。

毕竟,互联网就是流量经济,点击量就是钱。所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但你看多了,还真会觉得,狗好可怜,天天被人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