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應該讓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獲得回國機會


梁建章:應該讓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獲得回國機會

正當中國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際,疫情卻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快速蔓延。作為長期以來吸收中國留學生的主力區域,很多歐美國家目前恰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再加上歐美絕大部分學校已經停課,導致眾多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萌生強烈的回國意願。

然而,為了防止境外輸入性病例,3月26日晚,中國民航局官網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規定:“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上述政策客觀上顯然會限制中國公民的回國意願,尤其是那些急於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回國意願高漲的背景下縮減國際航班,這就導致了很多中國留學生即使想回國,也很難買到機票,不得不繼續提心吊膽地滯留國外。

我們認為,不應該通過大幅度消減航班的方式將有意歸國的中國留學生拒之門外。

首先,這個政策不符合國際慣例。在危機時期,為了保障本國公民的合法權益,許多國家都有撤僑的傳統。本次疫情期間,部分歐美國家的政府也在千方百計幫助滯留海外的本國公民回家。例如,德國政府近期聯合多家旅行社和航空公司一道,將由於新冠疫情滯留海外的十多萬德國公民接回國內。又如,最近兩週,已有超過一百萬的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返回加拿大,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他們正在與加拿大的航空公司一起全天候工作,竭盡所能把被困海外的加拿大人接回家。即使沒有撤僑,所有國家都會繼續接納本國公民和本國公民的親屬。比如美國在歐洲疫情爆發後,關閉了所有歐洲入境,但是仍然繼續接納美國人和美國人的親屬歸國。可見,為本國公民回國設置障礙並不符合國際慣例。

有人擔心,一旦允許更多的留學生回國,是否會導致中國的疫情再次失控?

其實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恰恰是現階段疫情防控能力最強的一個國家。中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防疫和治疫的能力,各種測試和隔離措施比起其他國家都更加成熟。目前,入境人員一律自費集中隔離觀察14天。所以即使個別回國的留學生感染了病毒,在隔離觀察期間也能識別出來,從而得到有效的醫治,同時也避免傳染給其他人。

有人擔心,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設施來接納這些留學生?簡單分析一下,目前中國各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班有大量的客機閒置,具備包機回國的硬件條件。另外,由於目前中國的旅遊業尚未完全恢復正常,也有大量的閒置酒店可以作為隔離場所。如果缺乏人力,可以招聘員工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隔離費用也可以由留學生家庭支付。

實際上,雖然旅居海外的中國人數量龐大,但此時此刻,願意放棄學習和工作馬上回到中國的,整體而言還是相對少數。站在中國政府的立場,可以支持他們儘量留在本地防疫,但對於在這種背景下仍然願意承受各種代價以及昂貴票價回國的少數群體,祖國的大門仍然應當向他們敞開

,盡力去滿足這些同胞的回國要求。為了做到這一點,短期內可能會對國內的接待工作提出一些考驗,但長遠來看,中國絕對有實力迅速提升接待能力,來熱情擁抱此時回國的中國公民。

防控疫情風險固然是當務之急,但長遠來看,中國終究要保持開放政策。試想一下,如果中國當初沒有選擇開放道路,中國人不出國留學和旅遊,外國人也不能進入中國,那麼還會有中國經濟如今的繁榮嗎?還能有中國人民如今的富足生活嗎?

而在開放過程中,少不了與海外的各種交流,留學生則是承載著交流任務的重要群體。面對目前苦尋回家之路的這些海外留學生,近期網絡上有些不那麼理性的聲音。有些人不僅要求拒絕留學生入境,甚至還冷嘲熱諷地表示:“活該,誰讓這些人要去國外留學的?”還有些人,更是惡毒地將留學生回國形容為“千里投毒”。

其實,這些人反對留學生入境的本質原因,還是擔心其中隱藏著病毒攜帶者,怕因此影響到自身的安全。應當說,希望確保生命安全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別忘記,對於這些留學生乃至其家庭來說,希望他們儘快回到更加安全的祖國,同樣也是人之常情。在這兩種人之常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孰高孰低。我們需要做的,是儘量平衡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就去譴責他人的正常訴求。

回顧新中國的發展史,從來都離不開留學生們做出的卓越貢獻。從錢學森到鍾南山,都將其海外所學轉化為祖國的巨大成就。如果現在對留學生關閉歸國之路,那不僅是他們的悲劇,同時也是中國的巨大損失。

另外,還有無數中國公司派駐海外的工作人員,同樣也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像華為和攜程這樣的公司,都有成千上萬的海外員工。如果他們目前存在迴歸祖國的訴求,同樣應當儘量予以滿足。

而在海外的華人群體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雖然拿了外國護照,卻仍有很多家人留在國內。對於這些有親屬在國內的非中國籍人員,同樣可以給與適當的照顧。雖然他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公民,但從歷史上來看,海外華人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改革開放初期,外國投資中的大部分來自於海外華人。近幾年,每當中國遭遇困難時,海外華人也總是第一時間慷慨捐助來回報祖國。包括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裡,無數海外華人和留學生幾乎把國外市場上的所有口罩都寄到中國。如今,當他們自己在疫情嚴重地區面臨無口罩可用的困境時,中國當然也應當及時予以回報。如果他們希望回到中國,我們也應當儘量接納。

當然,在嚴控疫情風險的背景下,如果要接待大批迴國人員,一定會給各級政府增加不小的負擔。但對於中國來說,為此付出努力絕對是值得的,因為這會在未來帶來巨大的回報。這裡所指的回報,不僅僅包括經濟範疇,更是有助於中國在國際上樹立全新的國家形象。對於中國來說,如果在危難時刻盡力接納本國海外人員以及海外華人,將佔據道義上的制高點。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勢頭,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從中分享到了歷史性的紅利。然後,總有些人還是基於種種原因選擇移民海外,寧可放棄自己的中國國籍。而在本次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在防控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國目前成為全世界範圍內最安全的區域,也讓擁有中國護照變成一件極為令人羨慕的事情。


如果中國及時接納更多本國留學生回國,既能讓留學生及其家庭感受到祖國的溫暖,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護照所具有的“含金量”。在這樣的事例面前,未來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放棄移民的念頭,會有更多留學生在學成之後選擇回國報效,這些回報所具有的價值將無法估量。

綜上所述,我們要努力尋找對外開放和控制風險之間的最佳平衡。對於擁有中國國籍的留學生和海外人員,祖國應當在能力範圍之內儘量予以接納。而對於其他有意入境內地的境外人士,應該在嚴查旅行史的基礎上,按照其近期所經歷地區的疫情嚴重程度分級管理:

1)對於疫情低風險地區(如港澳臺地區),應該繼續保持開放;

2)對於疫情中風險地區(如新加坡,韓國,日本),應該對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檢測期間短暫隔離;

3)對於疫情高風險地區(如意大利、西班牙),應該一律進行核酸檢測並集中隔離14天,並且嚴格控制新發的簽證。

由於中國的疫情已大為緩解,完全具備應對短暫增加的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的能力,檢測成本和隔離費用應該由入境人員承擔,在經濟上也是划算的。但

相比眼前的經濟賬,更重要的還是展示中國作為大國的能力和胸懷。

中國未來的經濟還是要保持開放,把所有外國人一刀切地視為病毒,拒之門外,這相當於閉關鎖國,肯定不可持續。把旅居海外的中國公民拒之門外,更會傷到全球華人的心。將心比心,每一個國人都有可能出國旅行,都有可能無國可回,如果在國外簽證到期了,難道只能祈求外國收留嗎?所以現行的入境政策,只能是一個短期的應急措施。未來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要儘快迴歸到更加理性的分級管理入境的政策,以及逐步恢復有需求的正常國際航班班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