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唱好“雙城記”協同打造科技創新中心

對話:唱好“雙城記”協同打造科技創新中心

魏良益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近日進展不斷。就在本月,四川和重慶以黨政聯席會議的方式,召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一次視頻會議,部署共同未來建設重點工作。  

要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其中關鍵之一。成渝兩地如何在科技領域展開合作?成渝地區協同共建的科技創新中心如何構成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的底部支撐?3月29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金融與財貿經濟副所長、研究員魏良益表示,成渝兩地應當以構建一個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總體目標,從而支撐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戰略目標的實現。

搭建科技創新中心 重點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科技方面的合作要有規劃,要站在國際視野、起點要高。”在魏良益看來,成渝兩地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大有作為。成渝兩地在科技領域展開合作,歸根到底是要為兩地的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可以從科技資源的優化佈局、科技創新的能力提升和科技創新的環境優化等方面著手,展開合作,構建一個創新體系。”  

早在2020年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中,就曾明確提出,要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助推高質量發展。  

“構建一個全國有影響力的創新中心,這是總體目標。”魏良益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應當以成都科技城、綿陽科技城、重慶科技城和國家級新區為載體,以成渝兩地的高校和創新平臺為底層支撐,以廣大從事科研的研究人員作為主要要素,共同搭建成渝兩地科技創新體系。  

在科技管理體制創新中,魏良益提到,其關鍵在於如何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熱情。與此同時,他表示,在打造完整的、良性的循環和創新體系過程中,要將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作為重點。“成渝兩地在科技資源的聚集、佈局、轉移轉化和創新環境的打造、機制的構建中應當加強合作,共建共享,避免行政區域的限制。”魏良益說。

協同發展 打造全國性科技創新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承載著突破制約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瓶頸的責任。作為具有廣泛輻射帶動能力的創新高地,科技創新中心將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目前的國家發展戰略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等區域發展中,均有國際級科技創新中心的佈局。  

“從全國的發展和經濟板塊來看,成渝地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需要打造一個全國性的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支撐,這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但仍需警醒的是,“從目前來看,成渝地區的科技創新投入產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地方差距還比較大。”魏良益說,要追上差距,成渝兩地在爭取國家戰略支持的同時,更要協同發展,避免低水平競爭和零和博弈。  

具體而言,雙方應當在重大科研項目協同攻關中展開合作,同時促進兩地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新機構和國際創新資源平臺的合作,通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和創新能力的協同,消除行政壁壘,分階段、分步驟地將成渝地區的科技創新中心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戰略目標的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