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能出門,你就跑長城去撒野!“孫猴子撒尿”式耍流氓可否申遺?

剛能出門,你就跑到長城去撒野!“孫猴子撒尿”式耍流氓可否申遺?

喬志峰

不到長城非好漢。可到了長城,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好漢,也可能是“壞蛋”!

剛能出門,你就跑長城去撒野!“孫猴子撒尿”式耍流氓可否申遺?

近日,媒體曝光“八達嶺長城恢復開放第一天就被人在牆體上刻字”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媒體從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瞭解到,目前,在長城上刻字損壞文物者已經找到,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3月29日北京晚報)

曝光視頻中,一名女子從另一男子手中接過鑰匙在長城磚石上刻字,當被人問到“鑰匙能刻上嗎?”女子答道:“只能寫。”如此好整以暇、心平氣和,似乎根本沒有把在長城上刻字當回事。這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強大;這素質,不是一般的低下。

這才剛剛能出門,你就跑到長城去撒野!這算什麼人哪?

實際上,在長城刻字,這對男女不是第一個,網傳的長城被刻字損害的圖片和視頻,那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到此一遊”,常看得人一身雞皮疙瘩,幾乎要犯密集恐懼症。一個兩個人沒素質、不道德,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此類齷齪心態和行為的人太多,甚至成為一種“習慣性動作”。

近年來,因為在旅遊景區、文物古蹟上刻字而名揚天下者,委實不少。

比如,“中國常州趙根大”。常州一名遊客參加臺灣旅遊時,在島內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質公園的巖壁上刻下“中國常州趙根大”。消息不脛而走,引起軒然大波,社會各界對“趙根大”的譴責不斷,網友稱“丟臉都丟到臺灣去了”。

再比如,“欠杭州一個道歉的平文濤”。一名男子在西湖邊刻有“杭州西湖”的網紅石碑上亂塗亂畫,字體彎彎扭扭,大致可以看出是“平文濤”、“無砂之禪”七個字。消息經報道後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都在說“平文濤,你欠杭州一個道歉!”隨後,這個亂塗亂畫的“平文濤”被找到並且控制住了。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當天早上,這個“平文濤”竟然又在錢王祠門口的石碑上畫字了!

在一處刻字不難,難的是走哪兒刻哪兒、一路刻下去;一時興起刻字不難,難的是將這個“愛好”長期堅持,年年刻、時時刻。相對而言,無疑“平文濤”之流更執著,也更勝一籌。

曾幾何時,日媒評出“2018最不文明遊客排行榜”,其中中國被提及次數最多,韓國和俄羅斯緊隨其後。日媒稱,有遊客在世界文化遺產湧泉池裡洗衣服,家長帶孩子隨地小便,在竹林裡刻字塗鴉。看來,某些人不僅在國內大顯身手,還搞出了“國際影響”。

毋庸諱言,在旅遊景點留下“尊姓大名”和“XXX到此一遊”的字跡,是許多國人的癖好。儘管此舉對“XXX”並無任何好處,可不少人依舊樂此不疲。據傳,美國自由女神像的腳下也有了“到此一遊”幾個中國文字,如屬實,足以說明此“國粹”已然走出國門、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矣。

觸目所及,但凡是略有名氣的景點,都有“到此一遊”的身影。“到此一遊”四字看似平常,卻有著極其廣闊的“群眾基礎”,幾乎成為代代相傳的“寶貴遺產”。到底是誰最早發明了“到此一遊”的說法?追溯“到此一遊”的歷史淵源,似乎是件頗有意味的事情。

據老喬俺所知,中國古時的詩人和文學家,均喜遊覽名山大川、寄情山水之間,遊玩之後詩興大發,往往要吟詩填詞,甚而題壁勒石以資留念。唐代詩仙李白更是熱衷此道,每經一處必留詩為證,應屬“到此一遊”的先驅罷。至於後世帝王將相,更是效顰者眾,不惜拿自己蹩腳的詩詞和書法丟人現眼。

真正的“到此一遊”四字,筆者所見最早者出自《西遊記》。孫悟空在跳如來佛的手掌心的時候,在如來的手指上大書“齊天大聖,到此一遊”,且撒猴尿一泡作為記號。這猴頭天資聰穎且頑劣異常,開啟“到此一遊”新局面當在情理之中。其撒尿一節尤其精彩,不光幽默,也甚合一些動物以尿為記標示地盤的習性。也許,後來的那些人在景點留下“到此一遊”的時候,也有一種動物撒尿的快感罷?

還別說,細究起來,“到此一遊”不僅頗具趣味,還相當有“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哩。其能彪炳千秋、長盛不衰,也許不是偶然的呢。現在不是流行“申遺”嗎,對景區刻字、“到此一遊”這樣代代相傳的“遺產”,可否也來申個遺呢?如果不在景點留下“到此一遊”,別人怎知道某些人曾經來過?恰如不闖紅燈、不大聲喧譁,便不足以表明自己是某地人一樣,“孫猴子撒尿”式耍流氓完全可以作為標誌性的文化特徵來“保護”啊。

當然,所謂“申遺”云云,不過是對某些不文明現象的調侃和諷刺,當不得真。也許,連申遺都用不著,某些國人會很自覺地將“到此一遊”傳承下去的。古人的風雅之舉,到最後卻演變成一種惡習,破壞各種文物古蹟、給風景抹黑的同時,也把人丟得到處都是。這樣的陋習,某些人打算堅持到什麼時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