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

推薦指數:★★★★★

我最喜歡研究的歷史時期是1966-1976年,其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接下來是我國的明朝時期。

可現在,《巨人的隕落》勾起了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探尋興趣。

通常情況下,我對一段歷史著迷,往往起源於關於那段時間的優秀的文學作品,從這個角度上講,《巨人的隕落》不失為一本有意義的書——我向來覺得了解歷史和幫助他人瞭解歷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國特工… 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力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臥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巨人的隕落》豆瓣簡介)

可能是因為描述的對象都是一戰,有一部分人會拿這本書和《戰爭與和平》比較,當然比較的結果自然是遠不如後者——不過會有一種很搞笑的現象,主動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然後又說兩本書不是一個level,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當然,令人遺憾的是我也覺得這本書不如《戰爭與和平》,但不得不說的是《戰爭與和平》是一本很長的書,厚厚的兩大本,我花了一個暑假+一個寒假才讀完,相比較來講《巨人的隕落》顯然更容易堅持下去。

作者的三觀很正,對史料的運用也很恰當。他讓讀著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和被歷史的巨輪推著走的無力感,也呈現了那些儘管苦難卻依然沒有放棄希望的難能可貴。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橋段。

一是艾瑟爾關於“戰爭賠款“的評價,那個結論確實讓我感覺很複雜——高曉松曾評價說1913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年代,而一戰似乎看起來也是一場有些奇怪的時間災難,幾乎沒有人能夠準備的說出那麼多年輕的戰士們奔赴沙場到底是為了什麼——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為誰而戰,這對他們不公平;戰爭繼續的時候,他們奮勇向前的理由變成了”因為之前他們所經受的廝殺、流血和死亡,帶來了巨大的國家財務負擔,所以他們不能輸“,這事實,荒謬又殘酷。

二是德國和英國在1914年聖誕節的休戰,雙方的將士走出戰壕一起喝酒唱歌過聖誕節——我不知道當年那些戰壕裡的英德士兵們會評價上級決定這場休戰,搞笑、可愛、心酸、無奈還是殘忍?我知道的是,這場戰役,犧牲了無數的人。

這本書的愛情線有些奇怪,我個人是很喜歡看愛情線的,但是這本書只有沃爾特和茉黛的愛情讓我感動、揪心和溫暖,可能這也是這一對佳人廣受讀著喜愛的原因之一吧。德國的沃爾特和英語的茉黛最終艱苦地生活在了戰敗的德國,他們依舊心地純良,樂觀積極,渴望他們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長——這對讀者太殘酷了——我們都知道,納粹就要來了。

我看世界歷史的一個很大的習慣,就是喜歡追溯同時期的中國。這本書裡會有很多英國貴族奢靡浪費的生活,我感受到了作者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用意,也感受到了100年前中華民國與列強的差距。這種差距想到了《明朝那些事兒》裡那個鄭和七下西洋時威風凜凜的中國;讓我想到了《激盪三十年》裡那個幾乎是在跑步追趕世界的步伐的中國;這樣想的時候,我竟然會覺得很感動。

當然我也有不喜歡它的地方,比如我覺得很多人物刻畫地有些臉譜化。當我可以把一個人稱作”好人“或者”壞人“的時候,我總覺得這個人物的刻畫是不甚成功的。

但總體來講,它終究是引起了我對戰爭與和平、對與錯、政府和人們的思考,甚至是一戰和二戰關係的思考,還是要謝謝作者的。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主角的名字都很短很好記,好評。

我最喜歡的10個片段 :

1. 九年後聽完這個故事,卡捷琳娜說:“她為什麼這樣做呢?她完全可以帶著孩子安全回家!” “她常說不想讓兒子們再過她那種日子,”格雷戈裡回答,“我認為,她覺得就算我們死在一起,也不能放棄美好生活的希望。”


2.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的生長。
3. “有人被暗殺了。公主被弄得心煩意亂。奧地利的弗朗茲・斐迪南大公在一個叫薩拉熱窩的地方被殺害了。” “對一個公主來說,這的確是件可怕的事情。” “是啊,”尼娜說,“不過,我覺得對你我這樣的人來說關係不大。” “當然,”列夫說,“我覺得也是。”
4. 茉黛滿心憂慮地穿過一道小門,登上長長的樓梯,走進俯瞰下議院的“旁聽者樓座”。大英帝國的主權政府就在這裡。在大不列顛某種形式的統治下生活的四億四千四百萬臣民的生死大事就在這間屋子裡決定。每次來到這裡,茉黛都會驚訝它竟如此之小,還不如普通的倫敦教堂寬敞。
5. “年輕人啊,”他對格雷戈裡說,聲音裡帶著憤怒和痛苦,“永遠不要忘記,”他說,“永遠不要忘了今天沙皇在這兒犯下的謀殺罪。” 格雷戈裡點點頭:“我不會忘的,先生。” “願你活得長久。”老人說,“貨到能為沙皇所犯的惡行復仇的那一天。”
6. 艾瑟爾聽得目瞪口呆。“所以,我們源源不斷送那些年輕人上戰場冒生命危險,就因為我們付不起賬單。可憐的比利。這個世界簡直充滿了罪惡。
7. 一個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場革命,格雷戈裡心想,你可以讓他誕生,但後來如何就全然不在你的掌控之下了。

8. 有一種說法:如果你欠了一百美元,銀行就控制住了你,可如果你欠下一百萬美元,你就把銀行牢牢抓在了自己手裡。
9. 格斯看見男人和男孩們紛紛摘下帽子,這種表達敬意的方式讓他感動得差點落淚。他們等了半夜,只為了目睹這列載著全世界希望的火車從面前經過。
10. 他知道德國不是無辜的,他也因此一次次跟父親爭辯過。但他也經歷了1914年夏天的外交危機,清楚瞭解邁向戰爭之路的每一小步,不是單個國家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