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大类1」“非官方渠道”助力精准选校选专业定位


「申请大类1」“非官方渠道”助力精准选校选专业定位

本账号所有文章100%为牛剑在校硕博优质原创,相关音频发于喜马拉雅【牛津学长说留学】。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的版权保护计划,严禁任何形式抄袭或盗用,违者必究。


大部分处在申请季的申请者已经习惯了:

01选校-(02套磁)-03文书-04其他材料-05网申-(06面试)-(07奖学金)-08等offer

每次完成一步都觉得瞬间轻松了很多,按部就班走完整个流程,便开始“尽人事,听天命”了。

殊不知,很多情况下,01选校选专业这一关就已经跪了,之后所有努力可能都是白费,即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团队三四年来遇到不计其数在01就石乐志还满怀希望等申请结果的申请者,如:

  1. 申30个学校最终没有有效offer;
  2. 硬件姣好但和最终offer档次严重不匹配;
  3. 明明只能申MPhil/MRes却认死理偏申PhD/DPhil;
  4. 认为雅思托福是硬件,必须考出来才能申;
  5. 认为所在学校和目前GPA是硬性标准,没达到的全部望而却步;
  6. 认为套磁结果不佳就不能再申。


究其根本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 申请者对于整个申请流程及信息存在大量误区;
  2. 申请者自身并不能清晰认知目前已固定硬件所属档次;
  3. 申请者对于学校专业录取条件只能通过官网官方指南一个渠道了解;
  4. 委托的中介不具备/不care做相关历年数据库用于定位分析;
  5. 委托的中介可以提供一个下三滥的合作学校学院给你保底,还给你定位作甚?


最后谈一谈“非官方渠道”对于定位的重要性:

  1. 常见官网的how to apply部分官方申请指南,并不是完全硬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每年都有二本申到牛剑,GPA差分巨大照样录取,无GMAT照样申TOP10商科的案例,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综合申请者所有硬件才能做出结论;
  2. 所谓的“非官方渠道”非常依赖于庞大的历年申请数据库,学校各专业真实硬件要求数据库,历年学员成功匹配数据库等。此处仅举几例:oxford said business school录取要求很高,但其中的MSc Financial Economics却属“鸡立鹤群”;Warwick的WMG部分专业属于保底神专业,且如果申请者条件不错,有机会推送至WBS,等等。


理性留学,须始于申请第一步。愿天下不再有更多迷失在定位阶段的学弟学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