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女子88000餘元不翼而飛 原因竟是居家上課期間被孩子“衝榜”了!

崇陽市民林女士至今也不敢相信,今年僅11歲的女兒竟然用她手機裡的支付寶賬號,花掉了88000餘元來打賞給西瓜視頻平臺裡的多名遊戲主播。31日,林女士求助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既是提示廣大家長留意,更想追回這來之不易的8萬餘元血汗錢。

短短8天,孩子花掉了8萬餘元打賞主播


咸寧女子88000餘元不翼而飛 原因竟是居家上課期間被孩子“衝榜”了!


3月31日,記者來到位於茅棚街的林女士家中,愁眉不展的她正在重複機械的撥打著西瓜視頻平臺的客服電話,只有不斷重複的“請耐心等待,人工客服忙。滴滴滴……”回應著她,號碼是打通的。

“我現在真的是沒有辦法,平臺客服一直聯繫不上,去公安機關報案,他們說這不構成立案標準,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辦了!”見到記者的到來,林女士放下了手裡的手機,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疫情期間,林女士的小孩聰聰(化名)一直居家上網課,由於自己和愛人開始復工,且由於崗位特殊,要工作到晚上7點才能回家,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就將一部閒置的手機給了女兒,叮囑她按時學習。


咸寧女子88000餘元不翼而飛 原因竟是居家上課期間被孩子“衝榜”了!


“我是26日晚上發現這個事情的。”林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她覺得女兒不對勁,晚上老是把自己關在房子裡,也不說話,擔心孩子出了什麼事情的她當天下了個早班,本來想約孩子散散步,聊聊天,結果一聊聊出了大問題。

“女兒哭著告訴我,她這段時間一直在打賞遊戲主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而且其中有一個主播責怪她給另一個主播的打賞金額超過了自己,不帶她玩了。”知曉事情原委的林女士頓時知道壞了,趕緊掏出自己的手機,打開支付寶,從3月22日開始,短短几天時間,自己支付寶綁定的4張銀行信用卡被刷掉88000餘元,上面詳細記錄著2000多筆,每筆從6元到30元不等,常常短短一分鐘內,就有數筆相同金額的支出。

“當時就覺得天塌下來了。”林女士哽咽著告訴記者,“我趕緊用孩子的QQ給那些主播說出緣由,並明確告知打賞是孩子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方立即拉黑了我女兒的QQ。”

孩子說,打賞主播是為了“衝榜”換皮膚

咸寧女子88000餘元不翼而飛 原因竟是居家上課期間被孩子“衝榜”了!


經過詢問,林女士的女兒聰聰告訴記者,打賞遊戲主播全是為了所謂的“衝榜”換取遊戲皮膚。

聰聰說,自己在上完網課之後,愛玩一款叫做“迷你世界”的遊戲,並且尤其鍾愛這款遊戲裡面的炫彩遊戲皮膚。


“我在看西瓜視頻看到他們遊戲主播在直播玩這個遊戲時可以進行‘衝榜’兌換皮膚,還是限量版的。”聰聰說,所以她趕緊給那些主播打賞禮物,通過沖擊“榜位”的形式來換取心儀的遊戲皮膚。

記者點開了聰聰進行充值的西瓜視頻平臺,在直播遊戲欄目,各種類型的遊戲被分門別類,一目瞭然。其中“迷你世界”排在熱門置頂區。點進去後,記者看到,在各個主播的直播房間裡,類似“絕版皮膚送不停”、“免費送皮膚激活碼”、“限量皮膚等你來拿”……等宣傳語比比皆是,直播畫面中,“榜一”“榜二”“榜三”的賬號名字被以醒目的顏色掛靠在屏幕左上方,主播們也在不斷的在用言語激勵著網友衝擊榜單。記者觀看的短短10幾分鐘內,不斷有網友送出禮物“比心”,這些“比心”需要用鑽石兌換,鑽石則需要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方式花錢購買。1元錢等於10鑽石,記者見到,最貴的一款“豪華火箭”禮物需要19999鑽石,

“開始他們告訴我加入他們的粉絲團就可以帶我玩遊戲,我加進了QQ群之後,他們又告訴我衝擊到了‘榜一’可以給我限量版的皮膚。”聰聰坦認,刷給主播的禮物雖然知道是要用錢買,可她卻不知道需要多少錢。

“媽媽叫我跟他們聯繫後,他們讓我把聊天記錄刪除,我照他們說的做了以後,就把我拉黑了。”在這個11歲的孩子心裡,到現在她還不是很懂為什麼之前對她異常熱情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會突然不理睬了她。

媽媽說,希望給家長帶來驚醒的同時追回“血汗錢”


咸寧女子88000餘元不翼而飛 原因竟是居家上課期間被孩子“衝榜”了!


“其實我也知道,在這件事情家長缺失監管責任,尤其是現在越來越便捷的支付手段更加需要引起家長警惕。”在林女士看來,她自己也有監管不力的責任,平臺方的審核也不嚴格。更加讓她苦惱的是現在,既無法跟平臺客服取得聯繫,也達不到在公安部門立案的標準。

“她太小了,根本不懂掙錢的辛苦!”林女士嘆息到,女兒不懂事,她和愛人也不敢過多責怪,但8萬多元全部都是刷的信用卡,她希望能追回。

記者瞭解到,林女士有三個小孩,她家家境並不富裕,夫妻倆都是打工一族,兩個人加起來月薪在6000元左右,3個小孩每個月的教育和生活物資支出,常常使得夫妻二人捉襟見肘。“突然一下信用卡刷掉了8萬多,根本不知道怎麼還這個錢。”說道這裡,林女士潸然淚下。

記者呼籲: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弱,很難抵禦網絡的誘惑,家長們一定要加強監管,進入電子支付時代,切記各類支付密碼不要輕易透露給未成年人。尤其是在近期上網課時,家長們不能只把手機交給孩子,也要對上課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監督考量。

同時,網絡直播平臺也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健全信息審核、信息安全管理,加強對主播行為的監管,建立未成年人消費風險防範機制等。多方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