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疫情”的阴影也将逐渐散去。受疫情影响,我国一季度经济放缓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企业复工有序进行,因疫情备受打击的企业,才得以喘息。

但是,随着全球疫情大爆发,新一轮的危机又将降临。近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估计全球疫情发展,至少延续到6月份。如果全球疫情,至少延续至6月份,新一轮的危机即将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局。

制造业遭受致命一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对于我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我国经济能在几十年内快速崛起,制造业“功不可没”。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贸易总额为45761.26亿美元,其中对外出口商品总额为24990.29亿美元,进口商品总额为20770.97亿美元。在2019年经济实际增速为6.1%,完成的名义GDP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4.36万亿美元。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用45761.26亿美元除以14.36万亿美元,得出中国的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1.87%。虽然,我国近年来国家大力拉动消费,制造业出口对GDP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制造业出口依然在GDP中占大头。

随着全球疫情的大爆发,首先影响的就是我国外贸市场。国内疫情爆发,首先使得国内消费市场重创,全球疫情的爆发,又使得制造业出口再次重创。因此,全球疫情大爆发,也使得国内制造业面临巨大危机。

一是供应链危机。比如,手机行业,我国手机产业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一部手机,至少需要300个零件,基础零件国内自主,但关键元件还是受制于美、日、韩等企业。全球疫情大爆发,使得手机关键元件供应链断裂。

二是需求危机。全球疫情大爆发,使得国外需求遇冷,制造业出海受阻。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之首,产业链全球最长最全,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供应链辐射中心。当国外疫情大爆发,中国供给按下暂停键后率先冲击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对当前疫情国的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海外供应链梗阻与需求回落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中国。

三是粮食危机。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全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封城”、关闭边境等措施,在这一背景下,全球贸易往来的活跃度也大幅下降。然而,在出现疫情的国家中,囤积粮食和生活用品却成为常态,这就产生了供应与需求的矛盾。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却在关键时刻宣布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其本国拥有充足的粮食。

虽然我国粮食年年增产,但依然维持着高进口量,粮、棉、油、糖、肉等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弥补缺口。短期来看,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因此,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虽然国内基本已经控制住,但对国内企业依然危机重重。国内疫情的爆发,使得国内消费市场遭受重大打击,而国外疫情的大爆发,又对制造业出口当头一击。企业赚不到钱,老百姓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这次疫情的影响,对于制造业可能是致命的。

4大行业面临生死局

全球疫情什么时候能够基本控制住?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估计全球疫情发展,至少延续到6月份。疫情持续时间,如果只是一到两个月左右,行业勉强可以承受,但是如果持续下去,带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全球疫情如果不能尽快控制住,4大行业可能将面临生死局: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①旅游行业

疫情下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旅游业。周边的服务没有了,之前的预订不履约,未来业务也停滞了,但是企业人力、租金等硬成本照常支出,业务收入大幅下降,流动资金异常紧张,腹背受敌。再加上原油暴跌的‘黑天鹅’事件,消费者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对旅游行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美国、欧洲等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疫情,在一两个月内恐怕难以结束,市场可能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到一年以后再打开。目前资本寒冬已经持续了两三年时间,旅游行业死掉了大批公司,现在全球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市场淘汰还将继续。

没有死掉的,今年也不好过。有钱的企业就能多活,没钱又找不来钱的就会死掉。已经扛了两个月,再持续三四个月的话,很多企业肯定是扛不住的。政策上能给中小企业的支持也不多,房租、人力成本降不下来,可能只能裁员了。

目前,旅游行业的希望,只能看国内的恢复情况。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②手机行业

国内疫情高峰已过,中国工厂正在积极恢复生产,一些城市的线下零售店铺刚刚陆续开张,而对于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手机厂商而言,但他们的痛苦还没有结束。

首先,需求侧,继续被压制。新机的销售闭环是先真机体验再购买,现在疫情进一步扩散,线下销售场景停滞,大量换机需求被压制。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比预期(疫情前的预测)少10%,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比预期减少15%。

其次,供给侧的影响更大。一部手机,至少需要300个零件,基础零件国内自主,但关键元件还是受制于美、日、韩等企业。除了华为采用自家的麒麟芯片之外,其他手机厂商普遍搭载的是美国高通的芯片,内存主要来自韩日企业,目前这些国家的疫情严重程度不亚于国内。

2020年市场最看好的5G手机、柔性手机,在疫情前已经开始爆发了,但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销量开始下滑,目前基本处在停滞状态。

不过,手机厂商在供应端的危机可能是国内供应商的机会。“就像口罩,你买不到N95级别的,那就只能买其他的。”在手机行业终端供应上,国内原本作为备用方案的、排名靠后的公司可能就有机会替补登场了。若疫情持续时间长,可能打破目前的手机供应链布局。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③跨境电商

近两个月的疫情,让跨境电商的优势也受到了一记重击。

全球疫情告急,电商平台国际业务的供应链、物流运力、复工的节奏都再次被打乱。首当其冲的是物流。受疫情影响,各国航空公司、海运公司均出台了暂停中外主要航线的措施,单空运方面就波及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澳洲等多个地区。

全球疫情的蔓延势必会影响全球化物流的运作,这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面临的较大挑战,不过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深度参与海外当地采购、仓储、物流、售后等大量面对面交付的公司。

疫情是否会对电商平台的国际业务有长期影响?首先,用户消费信心短期内会对高客单价如奢侈品的交易造成影响。不过更担心的是,这场疫情结束2-4个月内,可能会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人的消费力太强了,他们怕把当地的资源抢走,可能会形成一些保护。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④出海企业

随着全球疫情的大爆发,出海企业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以线上业务为主的出海企业数据将普遍出现小范围爆发性增长;而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基于不同的市场区域和政府管控的及时性,将会出现小幅度放缓。特定行业如大型赛事、娱乐活动等会面临较大挑战。

受疫情影响,传统卖货企业主要与供应链相关。一方面,复工时间不确定,武汉及整个湖北原是主要劳动力供给地之一,这些区域一旦封锁,相当于国内少了1/5-1/8的劳动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物流方面的海运及航运,航运频次高,一般跨境飞机客舱下的空间都会被当作货仓,近期航线停滞、班次骤减,就无法按原定线路运货;海运周期较长,现在已经漂在海上的货品影响不大,受影响的主要是现在发货、6月到货的一批,本身工人供给不足,国内运输也受到限制,供给十分紧张。

产品类、娱乐类、工具类公司,主要面临的是人力沟通的压力。这些企业需要到当地进行交流对接,目前受疫情限制无法出境。

另外,相较于国内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度,大量海外市场还处于中早期阶段,中国出海公司过去需要被动接受原始的习惯与规则场景,但如今传统交易场景失效,是否快速创造新的交易场景、占据交易主动性、设定交易规则也至关重要。

关键在于疫情持续时间

由于疫情表现出的极高的群体传染性,让所有依赖面对面感知、交付以及服务的行业,都会遭受强烈冲击。

目前在国内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制造业、线下生活服务、传统线下教育、体育活动等方面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包括美国NBA停赛,影响是全球化的。

新一轮危机降临,制造业遭致命一击,4大行业面临生死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在绝大部分的行业中都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在这些业态中如果出现较高替代性的方案,哪怕在体验和质量方面只能达到过去的80%,也会成为用户的重点追捧对象。

所以,更担心的是疫情的持续时间。如果疫情只持续一到两个月左右,对企业的影响还可以承担,但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影响将不可估量。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如果疫情造成大量的制造业企业不能复工,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消费水平。中国同样是出口大国,出口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对中国整体经济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疫情在两个月以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科技创新类赛道,如电商,特别是生鲜电商行业、在线教育、游戏等,还有企业(政府)信息化的赛道,都会迎来逆势增长。

不过疫情对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实体行业的影响倒是长久的,对其中部分行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因为海外各国的气候情况、医疗条件、社会管理水平层次不齐,全球的疫情发展并不好下断论。

但整体是长期向好的,国内可能好于海外,但同时也必须有警觉,短期会存在多方风险,需要谨慎。由于海外没有迅速重视疫情,相当于留给中国至少3-4个月时间差,可优先于海外迅速组织恢复产能,进行逆向输出。

中国企业在整个团队的管理上和敬业程度上要远高于海外企业,接下来这段时间,依旧能输出稳定、高质量服务和产品的,可能就是中国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