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疫情正在给全球带来粮食危机?

近一周时间,多个国家加入限制农产品出口的队列,疫情在全球蔓延使粮食安全遭遇挑战。全球粮食供给前景如何?粮价是否有暴涨的可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反应。

多国限制农产品出口

据央视报道,3月22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颁布命令,要求暂停包括荞麦、小麦粉、葵花籽油等部分农产品出口,以确保国家食品储备充足。

这也是继粮食主要出口国俄罗斯、越南、哈萨克斯坦和塞尔维亚之后,又一宣布粮食出口限制的国家。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颁布命令

俄罗斯农业部官网3月27日宣布,俄农业部已制定《关于对俄罗斯联邦谷物出口到非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国家实施临时定量限额措施》的决议草案,拟在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将俄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产品出口限额定为700万吨。

埃及贸易和工业部也在近日决定,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据媒体报道称,塞尔维亚、阿尔及利亚等国也陆续禁止农产品出口。

据外媒上周报道,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8国在全球遭受疫情的情况下,都已"不约而同"等开始限制甚至停止其大米、小麦、葵花籽油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近日在其官网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链被扰乱的情况。

由于疫情,粮食种植、收购、运输、出口和进口等环节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FAO正呼吁全球一起采取行动,“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保护最脆弱的人群,维持全球食品供应链并减低疫情对粮食体系的冲击,那么我们将面临迫近的粮食危机。”

国内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

就在部分国家宣布暂时出口农产品后,粮食也在开始涨价。

据外媒报道,在伊拉克粮食告急,菲律宾和印尼等全球主要粮食进口国也开始担忧"粮食荒"之际,越南和泰国这两个大米出口国却突然涨价。

日媒《日经亚洲评论》周二(3月31日)最新报道,由于越南和泰国正面临干旱,两国产量正在下降,这可能会导致当前供应进一步收紧,2国大米也大幅涨价。

报道还援引泰国贸易委员会称,3月底该国的大米出口基准价格已经达到550美元/吨,为2013年8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在泰国大米价格突然涨至逾6年新高之际,越南大米价格也急剧上涨,目前已经突破400美元/吨,为2018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受国外粮食涨价消息的影响,在国内有部分市民也开始提前囤粮。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湖北鄂州市华容区等地出现大米等粮油产品卖断货的情况,部分市民家中购买囤积了上百斤大米。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在问及抢购粮油的原因时,部分群众说,在互联网平台上看到消息说,疫情全球蔓延,部分国家可能会禁止粮食出口,国内粮油肯定要涨价或有钱也买不到。

对此,鄂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鄂州发布”今日也发布消息辟谣称,近日鄂州市出现极少数人群抢购大米现象,造成局部市场恐慌,但鄂州市粮油库存充足,能够满足群众正常需求。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消息还称,目前该市政府库存储备粮3.5万吨,另有华苑米业等企业商品储备粮1.5万吨,成品粮储备3500吨;全市食用油库存530吨,能够保证供应鄂州市城乡居民三个月消费需求。

鄂州发布的消息呼吁,请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无须恐慌性抢购;希望广大居民按需购买,不必超期囤购。

农产品行情涨势明显

对粮食安全的恐慌也在影响资本市场,近一周时间,中国农产品行情涨势明显。

截至30日收盘,豆一(国产大豆)期货上涨4.46%,粳稻期货上涨4.02%,晚籼稻期货上涨3.68%,豆二(进口大豆)期货上涨2.32%,菜油、玉米、豆粕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另外,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本周内,农产品期货指数累计上涨了2.19%,其中谷物板块上涨了4.44%,油脂板块上涨1.26%。分品种来看,豆一指数上涨了7.07%,玉米指数上涨了1.81%,苹果指数上涨了3.52%,豆粕指数上涨了3.93%。

与此同时,A股农业板块大涨,本周两日农业板块持续领涨,多个相关个股涨停。金健米业(600127.SH)就是近期最典型的上涨例子:截至今日的7个交易日中,6个交易日收红,5个交易日涨停,期间涨幅高达73%!创出近3年新高!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金健米业近期日K线图

而从今日两市行业板块和概念板块的涨幅排名来看,与农业相关的板块也集体占据前列。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两市行业板块涨幅排名

我国粮食供应情况如何?

那么,我国的粮食供应情况是如何的呢?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后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疫情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我国在聚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具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全球粮食危机临近?有市民囤积上百斤大米!资本市场开始异动

他还表示,我国口粮生产具有绝对安全保障能力,依赖进口程度低。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多种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但是,我国粮食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优质稻谷和小麦供给不足,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大豆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为了保障大豆供应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展大豆进口来源地,而且,大豆并非一些粮食出口国家此次限制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对我国大豆进口影响不大。

完善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是我国能够成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海神针”。

此外,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农产品价格整体向上,动能来自三方面。一是对于大豆、玉米及豆粕等产品来说,产业周期拐点出现是促使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二是大米、小麦价格短期则主要受海外市场供应消息影响;三是本轮涨势发动前,早稻、粳稻、小麦期货价格均处于历史低位。

分析人士指出,受海外供应受阻、天气预期转差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短期确有涨价动力,但从市场供需层面看,国内粮食连年丰收,不会出现断销断供的局面,保持粮食安全的底气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