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Perfect Blue,1997)是日本動畫電影導演今敏的處女作,講述了一個偶像歌手轉型演員的心路歷程。憑藉橫空出世的《未麻的部屋》,今敏一鳴驚人並奠定了後續電影的影像化風格。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海報

《未麻的部屋》在豆瓣評分獲得8.9的高分,好於95%的動畫片,好於99%的驚悚片。不僅如此,這部電影的創意構思、視覺構圖等內容被好萊塢大牌導演借鑑,並在電影中頻頻致敬。比如,《夢之安魂曲》、《黑天鵝》等名片中都有呈現。

雖然是動畫電影,但《未麻的部屋》卻不是給小朋友看的電影,而是一部R15的成人向電影。這是一部看一遍有些懵懵懂懂,看兩篇似有所悟,看三遍才能看懂細節,體會導演良苦用心的經典電影。下面我將試著從敘事模式符號隱喻成長主題三方面對電影進行簡要分析:

一、"劇中劇"的敘事模式:夢與現實之間的穿梭

電影採用了"劇中劇"的多重敘事形式,將主人公未麻遭遇的精神危機真實再現給觀眾。"劇中劇"是一種嵌套多層故事的敘事手法,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在小說、劇本、電影和音樂等諸多領域都有使用。

電影通過三條主要的敘事線,配合精妙的鏡頭剪輯,給觀眾營造了一個似真似幻的奇妙世界,讓人在夢與現實之間不斷穿梭。

1.明線:未麻

電影的明線是CHARM偶像組合的成員霧越未麻,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出路,在經紀人的安排下,轉型為一名新人演員。不過,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未麻是一個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她接受了經紀人的安排,做出了巨大犧牲,接受拍強暴戲、拍露點寫真集等與內心相違背的事情。在經歷了內心的痛苦掙扎和粉絲的瘋狂行為之後,未麻終於走出了內心牢籠,最終成功完成角色轉型。

2.暗線:高倉陽子

電影的暗線是未麻參與拍攝的電視劇"Double Bind",電視劇中的虛擬情節與現實生活的真實情節糾結在一起,相互映襯,對主題起到了反覆渲染的作用。

在電視劇中,未麻飾演一個患有人格分裂的少女高倉陽子。因為曾經有過被強姦的慘痛經歷,所以她內心深處一直希望忘掉這段過往,她殺掉了自己的名模姐姐,以及那些傷害過她的人。然後,她假想是自己的姐姐一直生活著。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Double Bind"中未麻與惠利的對白無不流露出未麻的心境,她內心一直在問"你到底是誰?"這種互文式的臺詞,充分表現出未麻對現實與虛幻生活的困惑。

3.伏線:留美與內田

電影的伏線是未麻的經紀人留美和超級粉絲內田。留美為了彌補自己的偶像歌手夢想,一直努力扶持未麻,希望她能成為超級偶像,堅持自己的唱歌夢想。留美在未麻轉型放棄了唱歌事業後,轉而在內心深處內化出一個人格形象,她幻想自己就是那個曾經的偶像未麻,而對一切阻礙的人和事進行瘋狂報復。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內田(MeMania)是偶像未麻的鐵粉,也是一個典型的日本宅男,對自己的偶像愛豆敬若神明,在"未麻的部屋"網站上與虛擬未麻進行互動,獲得心靈的慰藉。一個生活在虛擬想象中的宅男,在現實世界幹出了過激的事情,最終成為瘋狂追星的犧牲品。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三條線索相互交織,相互印證,通過精妙的鏡頭剪輯和飽含深意的對白,打破了真實和虛幻的界線,既讓主人公加深對自身身份的迷惑,也讓觀眾如墮五里霧中,極大提升了影片的觀看趣味性和主題內涵深度。

二、別有深意的符號隱喻:在看與被看之間

《未麻的部屋》之所以讓人感覺晦澀難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影片充斥著大量的符號隱喻,用以凸顯人物心理和影片主題。其中主要的影像符號有:

1.面具

電影開篇是演唱會的一個真人版表演,RGB戰隊的三個戰士打跑了BUG之王。導演今敏在解讀電影時,曾經表示這個看似不經意的情節具有重要的意義。三個戰士都帶著面具,是對人格含義的影射。今敏認為,每個現代人都帶著假面生存,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分為:一個是帶著假面的自我,一個則是假面背後的自我。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這個伏線千里的設計,是導演對現代社會人格分裂的一種隱喻,也是對未麻轉型中出現的"現實未麻"與"虛擬未麻"的提示,更是對現代文明社會充滿焦慮的人類心理的關切。

2.房間

房間是電影的重要意象,既是互動的主要場景,也是心理的精神家園。這裡的房間既指未麻居住的實體房間,也指網絡上"未麻的部屋"的虛擬空間。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電影藝術中,看與被看是一組重要的關係。房間本來是未麻的安全避難所,後來則成為不確定焦慮的象徵。房間是被窺視的對象,而未麻則是被看的人。

導演通過一系列精心的設計,將所有的窗戶、魚缸、電視、電腦顯示器等鏡像性質的物品都被設定為4:3的比例,著力凸顯看與被看的寓意。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在網絡上的"未麻的部屋"則更是一個供粉絲窺探的的平臺。粉絲們可以看到未麻的生活日常,傾聽其日記心聲。作為公眾人物,在享受粉絲帶來的權益時,也無可避免地要讓渡自己的部分隱私權利。導演借演員這種職業,傳遞出人在面對網絡與媒體鏡頭時產生的赤裸和無隱私的恐懼心理。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蘇珊·桑塔格曾在《論攝影》中表示,"相機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種侵略性。

"同理,在相機、攝像機和網絡之下的公眾人物,都是處於一種被窺視的地位。

3.魚

魚也是電影的一個重要意象。獨自生活的未麻,養了一些霓虹燈魚,這些魚既是未麻的生活伴侶,也是未麻精神狀態的寫照。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在未麻還沒有轉型之前,這些小魚生活得自由自在,與未麻開心地一起生活;而等到未麻轉型,拍攝了與自己心願相違背的強暴戲之後,她發現原本活蹦亂跳的小魚們卻死在魚缸裡,這是未麻極度糟糕的心理狀態寫照。而剩下的兩條小魚更有深意存焉:

死掉的那些魚象徵著過去偶像時代的純真未麻已死,而剩下的兩條魚相互追逐,則是象徵著現實未麻與虛擬未麻的相互對抗。

總之,正是這些符號影像的使用,極大豐富了影片的內涵,為觀眾解讀影片提供了巨大的思想空間。

三、成長主題: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在人的一生中,如何找到真實的自己,或許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在傳統文化的塑造下,在現代生活的壓力下,我們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也經歷著各種各樣的掙扎。每個人可能都會面臨未麻的困境,如何找到自我的價值並努力實現它,是成長的關鍵所在。

1.立志期:我要當一名演員

未麻在最後一次團體演出時,向自己的粉絲們公佈了自己單飛的消息,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轉型為演員的自己。雖然還有許多留戀和不捨,收起牆上CHARM組合的海報,但她下定決心去當一名演員。她對媽媽打電話過來的嘮叨置若罔聞,也勇敢應對粉絲髮過來的"背叛"傳真。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2.調試期:為了理想甘願犧牲

轉型之路並不平坦。作為一個由偶像歌手轉型過來的新人演員,大多數人並不看好她。在片場中,她覺得所有人都對她竊竊私語、指指點點,好像一個人被置於聚光燈下被眾人嘲諷。這樣的情景並不好受,自己只是一個默默聞名的新人,一切只有自己努力去配合別人,而不能像以前一樣,有萬千粉絲寵著、愛著。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她無奈地接受了經紀人的安排,拍了與原先偶像形象截然相反的強暴戲和露點寫真集,這一度讓她自己非常崩潰。但為了自己的理想,她選擇勇敢嘗試,突破自己原先的生活舒適區。

3.過渡期:守得雲開見月明

調試的陣痛讓未麻苦惱以至於崩潰,加之經紀人留美的暗中操作,曾經一度分不清虛幻和現實的界線。她有過逃避和放棄的念頭,但都頑強堅持了下來。

等到殺人真相大白,未麻也終於克服了自己的心魔,終於不再跟虛擬未麻糾纏爭鬥,重新變得堅強而自信。幾年之後,未麻已經事業有成,成為眾人眼中的超級影星。未麻去醫院看望原來的經紀人留美,她一直不能走出內心幻想,於是成為一個原地踏步的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留美就像是潛意識中的未麻,代表著內心對自己轉型中的遊移和反抗。最終未麻戰勝了留美,也象徵著未麻終於戰勝了過去的自己,經過成長的痛楚後,成為一個更加成熟、更加獨立和自信的人。

《未麻的部屋》:沒有掙扎的人生,並不值得驕傲

《未麻的部屋》劇照

每一次成長,都是與過去的自己告別。下定決心後就勇敢地去突破生活的舒適區,不畏流言蜚語,努力堅持,這樣才有可能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結語

《未麻的部屋》通過一個充滿張力的懸疑故事,著重刻畫了現代人的心理狀態,對被現代文明擠壓的焦慮和困惑進行了回應和關切。

影片對現代文明的憂患思考,具有超強的現實意義,即使在今天仍不過時。同時,其瑰麗的藝術構思和精妙的影像語言成為後人的寶貴財富,深刻影響了後來影壇的創作,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