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摘自:紅樓夢知音


林黛玉有能讓“落花滿地鳥驚飛”的美貌,比傳統美女的沉魚落雁更富有情韻。


曹雪芹在西施、飛燕等古代美女基礎上,賦予她“絳珠仙子”的神話,使她融古往今來之秀美,集仙界凡間之靈慧。


首先看她的容貌體態:


林黛玉的體態是嬌弱、嫋娜、風流、標緻的。


在眾人眼中:“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王熙鳳說:“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


在寶玉眼中則是“一個嫋嫋婷婷的女兒,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見禮。”(出自程甲本)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在第五回對太虛幻境中秦可卿的描寫中,也間接提到黛玉的形容:“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


小說第二十五回當寶玉和鳳姐遭魔法暗算而中邪,眾人亂作一團時,薛蟠卻被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以上關於黛玉體態的描寫中,作者從各個角度展示給我們的是柔弱但又嬌美的形象。


所謂“嫋嫋婷婷”、“風流嫋娜”、“風流婉轉”該怎樣理解?


在寶玉看到黛玉時,作者用了一句比喻,即“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嬌花”和“弱柳”給我們提供了具體的形象,同時後邊的兩個詞組“照水”和“扶風”,則展現出黛玉的體態有水的滋潤、風的撫慰,也就是有一種靈動之美。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就五官而言,林黛玉容貌俊美。她的眼睛是水汪汪的,脈脈含情又盈盈含露;眉毛彎彎的,像一縷輕煙,眉頭微微蹙起,帶動如煙雲繚繞的神情。


小說第二十六回對林黛玉的容貌有一句概括:“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又第三回,寶黛初見,寶玉眼中黛玉的眉眼“兩彎似蹙非蹙罥(程甲本: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列藏本: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第二十六回對林黛玉容貌的評價雖然很高:“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但依然比較抽象,更為具體可感的還是第三回,寶黛初見時寶玉看到的黛玉。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更何況寶玉看到的黛玉更勝於西施,即“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這裡所謂勝西施三分的不單是“病”,更是美。


如何理解黛玉的眉毛?


有的版本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而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刊本)作“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罥”是掛的意思,“籠”是繞的意思,兩個動詞都很傳神,綜合考察,聯繫杜牧“煙籠寒水月籠紗”的詩句,我們不難想象到一縷輕煙繚繞於黛玉眉間。


至於黛玉的眼睛,有的版本作“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而列藏本(前蘇聯列寧格勒藏抄本)作“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一“喜”一“泣”,看似矛盾,卻皆可統一於黛玉的多種神態。


另外,庚辰本對黛玉的眉眼作了比喻:“兩灣半蹙鵝眉,一雙多情杏眼”。寫美女的眉毛,用天鵝的“鵝”應屬於筆誤,蛾眉、娥眉都可以。早在《詩經?衛風?碩人》篇曾寫一位美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這裡的“蛾眉”指蠶蛾的觸鬚,彎曲而細長,如人的眉毛,以此比喻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後來直接用“蛾眉”代指美女或美貌,如辛棄疾詞“蛾眉曾有人妒”。“蛾”也可以寫成女字旁的“娥”,有美好的意思。


把黛玉的眉毛寫成“兩彎半蹙蛾眉”,又彎、又細、又長;把黛玉的眼晴寫成“一雙多情杏眼”,“杏”是圓形的,若按杏的常規大小與人的眼晴相比是偏大的。這個版本用比喻告訴讀者,黛玉的眼睛又大又圓,且含情脈脈。


從不同階段的抄本對黛玉容貌描寫上存在的異文,我們更可以看出作者對林黛玉容貌的描摹是煞費苦心,反覆修改的。而每一版本的文字都是既生動又傳神的,我們不妨綜合考察。


其次看她的氣質情態:


林黛玉的氣質和情態可以說集仙女的神韻、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氣派於一身。


仙女的神韻


林黛玉是一位“世外仙姝”。十二支《紅樓夢曲》中有一支《終身誤》是寫釵黛的,其中兩句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林黛玉本是“絳珠仙子”,小說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中,作者借甄士隱的夢境講述了絳珠仙子的“還淚”神話:


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


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


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西施的病容


黛玉有病西施的外型美。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而黛玉在寶玉眼裡不僅像西施,更勝過西施。小說多次藉助寶玉的眼睛和詩句,寫到黛玉與西施的相似。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第三回寶玉初見黛玉,覺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第三十七回寶玉《詠白海棠》,用這樣兩句分別寫寶釵和黛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一句“捧心西子玉為魂”,生動地描繪了黛玉的情態。


不僅寶玉如此,在眾人眼裡黛玉也被看成西施。第六十五回興兒對二尤介紹黛玉說:“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


還有通過晴雯的長相,間接可以看出黛玉像西施。


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陷害晴雯:“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裡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


王夫人聽了忙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因此,當王夫人提審晴雯時,冷笑著說:“好個美人!真像病西施了。”晴雯是黛玉的影身,說晴雯其實是從側面說黛玉。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黛玉本人是否喜歡西施的比附呢?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題五美吟”,林黛玉寫了五首詩,讚美古代的五位美女,分別是西施、虞姬、明妃、綠珠和紅拂,第一位便是西施:“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可見黛玉對西施的仰慕。


《紅樓夢》中談到黛玉或晴雯像西施時,都沒有離開“病”字,“病如西子”、“捧心西子”、“多病西施”、“病西施”。西施,也稱西子,是春秋末年越國美女。《管子·小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相傳西施“捧心而顰”,心口疼時皺著眉頭的樣子增加了她的美麗,所以有“東施效顰”的笑談。寶玉稱黛玉為“顰顰”,小說對她與西施相似之處的描寫,意在強調其病態的美麗。


黛玉有人面桃花的病態美。從黛玉咳血來看,她的病大概是肺病,又因相思之病,午後發燒,呈現出一種豔若桃花的病態美。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第三十四回“黛玉題帕”中有這一病容的描述:


林黛玉還要往下寫時,覺得渾身火熱,面上作燒,走至鏡臺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真合(原為“自羨”,此從程本)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一時方上床睡去,猶拿著那帕子思索,不在話下。


黛玉“壓倒桃花”般的腮紅,洋溢著“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意。細節中提到了病,提到了惹人思索的“帕子”。


馮夢龍《山歌》中有一首可用來詮釋寶玉派晴雯送來的兩條半新不舊的帕子:“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以“絲”與“思”的諧音雙關,告訴讀者黛玉的“病”正是由相思所起的。


清代富察明義的《題紅樓夢》組詩中有一首也寫到黛玉的“病容”:“病容愈覺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猶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較差些。”可見,當時人已看到黛玉病中的“情思”成分,以及她的病態之美。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淑女的氣派。林黛玉是仕宦之家的掌上明珠,不僅知書而且達理。小說第三回借王熙鳳口說:“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這裡雖有恭維的成分,但黛玉的“氣派”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有可能與賈母相像。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曾讚歎黛玉母親:“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王夫人連用兩個“何等”,賈敏的“嬌生慣養”、“金尊玉貴”呼之欲出,而這種“千金小姐的體統”在女兒黛玉身上是有所傳承的。


再看第三回黛玉在推讓座位時表現出的禮儀:“老嬤嬤們讓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卻有兩個錦褥對設,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黛玉仔細忖度,覺得按長幼尊卑自己是不能坐在炕上的主座上的。


小說接著寫:“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當她弄清楚王夫人、鳳姐都“不在這裡吃飯”時才坐下。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下邊的排序是:“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左邊為尊,黛玉是客,所以坐在了三姐妹之上座。黛玉對這些禮儀細節一絲不苟,足見其大家風範。


黛玉的書卷氣來自她以詩書為伴的高雅情趣。


第二回寫黛玉從小就得到父母的悉心教養,以“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第十六回寫黛玉從江南迴京,帶了許多書,而且給寶玉和姑娘們的禮物也是紙筆等文房四寶。寶玉把北靜王送的“鶺鴒香串”給她,黛玉並不珍視。兩類物品相比,反映了黛玉平素的愛好。


第四十回賈母領著劉姥姥見識大觀園,在瀟湘館看到“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把黛玉的閨房誤認為公子的書房,驚歎“這那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不過,黛玉的居室像書房,並非只有金石筆墨的厚重,賈母用“銀紅的霞影紗”替黛玉糊窗子,茜紗窗使綠色的瀟湘館更加和諧柔美。


林妹妹你到底有多美?


黛玉的淑女氣質,來自她的書香氛圍,也來自她詩意盎然的精神生活。


林黛玉這位“世外仙姝”的花容月貌,其實是集中國古典詩詞於一身的。林黛玉的“還淚”,有宋詞中“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外在情態,更有唐詩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內在情韻。


情人眼裡出西施,寶玉不止一次地把黛玉比作西子,小說中眾口一詞地認為黛玉的模樣像“多病西施”,寶玉為黛玉取字“顰顰”,寶釵也常叫她“顰兒”,其實都是在稱讚黛玉勝過西施的美妙情態。她的病,動情時也動容,經作者的精心安排,呈現出“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朱顏。


從日常生活所表現出的禮儀以及高雅情趣可知,林黛玉是一位書卷氣十足的淑女,一舉一動都顯現出大家閨秀的氣派。

圖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