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繪“四條線”奏響“奮進音”——劍門所“四線”工程為“楓橋式派出所”創建提質增效

四川新聞網廣元3月31日訊(青陽)今年以來,廣元市劍閣縣公安局劍門派出所充分汲取“楓橋經驗”社會治理養分,以“六進六邊六防”工作為抓手,巧繪“五線譜”奏響“奮進音”, 打造“五+”特色品牌工程,全力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提質增效,全力確保“楓橋經驗”在劍門雄關落地生根。

巧绘“四条线”奏响“奋进音”——剑门所“四线”工程为“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提质增效

巧繪“增長線”,做優“旅遊+警務”工程。劍門關風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年均吸引數百萬遊客觀光旅遊。為維護旅轄區旅遊正常秩序,一是創新實施旅遊警務新機制。針對劍門關景區旅遊高峰,創新了“以交通組織科學化打造道路交通暢通區、以旅遊警察專業化打造服務發展和諧區、以景區安保市場化打造反恐防暴安全區,以景區警務信息化打造服務遊客形象區”的“四化四區”旅遊警務新機制,實現了“秩序井然、遊客滿意”的工作目標,併入選全國旅遊市場秩序最佳景區“紅榜”。二是整合資源大力護航服務發展。整合政府、醫院、景區所、劍門所、景區綜合執法大隊、社區和景區安保等力量,打造涉旅問題聯勤聯治“共同體”,全力維護旅遊治安環境,助推旅遊警務工作提檔昇華。開展“地毯式,抄底式”安全隱患排查和消防安全檢查,明確旅館業主體責任,跟進處罰施壓等倒逼舉措,嚴厲查處不如實登記、新建證照不齊民宿經營等行為,全面淨化景區周邊治安環境。三是創新警力佈防警務模式。建立以政府、社區村、派出所為縱軸,以社會組織、景區商鋪、治安巡邏隊為橫軸的組織網絡,由派出所民警、政府工作人員、社區村幹部、內保單位工作人員、民兵聯合組成治安巡邏隊,到人員密集、矛盾糾紛易發生的行業、場所進行巡邏防控,最大程度提升見警率和管事率,積極化解旅遊旺季大客流帶來的各類涉旅矛盾糾紛與治安管控問題,減少案件發生,為全縣旅遊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巧繪“基準線”,做強“調解+打擊”工程。一是構建多元化調解體系。充分借鑑“885”調解超市先進經驗,利用現代互聯網優勢,通過音視頻連線為群眾提供“互聯網+法律諮詢調解”遠程服務,進一步完善轄區調解隊伍,拓展警民、警網、警醫、警律等多元化調解模式,充分發揮“鄉賢”人士的作用,做實第三方調解,構建新型矛盾糾紛調解體系。2019年,成功化解各類糾紛300餘件。二是延伸全鏈條調解程序。派出所設立流動調解室、民情民訪接待室,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受理群眾的矛盾糾紛訴求。同時,在劍門關政府綜治中心開設民警接待崗,每週一、三上午在崗接待。對矛盾糾紛實行事前主動蒐集、事中及時處理、事後跟蹤回訪,打造全鏈條的調處模式鞏固擴大調解成果,防止矛盾糾紛反覆。三是構築新格局嚴打犯罪。牢固樹立“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五小”服務理念,快偵快破侵財犯罪、重拳打擊黑惡犯罪和嚴厲整治社會毒瘤,把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案作為保障民生、回應期待、提升滿意度的重要途徑來抓,先後偵破了“呂某某等人詐騙案”“唐某某等人盜竊案”“陳某某等人非法拘禁案”等民生案件,行政拘留28人,罰沒款15365元,破刑事案件23起,刑事拘留15人,起訴8人,取保候審7人,為群眾換回經濟損失10餘萬元,每年召開一次返贓大會,有效提升了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巧绘“四条线”奏响“奋进音”——剑门所“四线”工程为“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提质增效

巧繪“守護線”,做新“宣傳+防範”工程。一是制定精細化工作職責。形成以派出所所長抓主線,分管副所長抓組織,每位民警抓落實的宣傳工作小組,舉全所之力、群策群力,利用開展“六進六邊六防”、“男性家族排查”、“一標三實”採集等工作契機,將法律常識和防盜、防搶、防騙、防火、防事故、“反邪教”等安防知識與劍門派出所在打擊犯罪、服務群眾、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傳播至轄區每個角落。二是完善立體化宣傳渠道。一方面做實傳統的發放防範宣傳資料、警方提示單、通報發案形勢等宣傳形式的,另一方面藉助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利用村廣播、法治宣傳陣地、短信、微信、微博、QQ等進行線上線下齊宣傳。同時,與轄區演藝公司合作編排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小品等節目在承接“紅白事”時進行表演宣傳。截止目前民警赴宴現場說法開展14場,編排快板節目1個。三是構建網格化群防群治。依託“六進六邊六防”及“劍閣好鄰居”隊伍建設,創新實施“網格警務”,將轄區劃分為56個網格,每個網格落實了“1+1+N”運行模式。即1名網格民警加1名網格輔警加多名治安積極分子為一體的工作模式,負責現場保護、矛盾調解、治安巡邏、安防宣傳、便民服務、隱患排查等公安業務,切實變“民力”為“警力”。今年以來,群眾已向派出所扭送嫌疑人5名。

巧繪“滿意線”,做好“服務+管理”工程。一是窗口服務更貼心。堅持以人為本,打造“效率型”窗口,緊扣群眾需求,窗口服務全天候,推出了“戶政早班車”,實行“早七晚七”、雙休AB崗等“不關門”服務舉措。為避免群眾扎堆大廳,實行預約辦理、容缺辦理、限時辦理,創新用掃一掃二維碼依序入室辦理戶籍業務,受到群眾交口稱讚。二是特殊群體服務更走心。樹立“一個不能少”的工作理念,重點服務五類“免跑”群體,即70歲以上且出行不便的老人,殘疾、智障人員,兒童,困難家庭人員,以及需幫扶幫教的特殊群體,將警務工作材料、工具裝入揹包,通過民警進村入戶,為群眾提供法律宣傳、送證服務,截至目前,夜間辦理群眾急件10餘件,假期和中午辦理600餘件,特殊群體送證、補錄戶口40餘件,真正變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零距離”。三是隊伍管理更用心。將有著千年歷史的三國蜀道文化作為精神源泉,積極傳承和發揚“守道安邦”的“衛士”精神,努力踐行新時代大蜀道聯盟發展的“跨越”精神。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深化,依託“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民主評議等方式,開展重溫入黨、入警誓詞,走進紅軍廣場重溫歷史,觀看一場愛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等活動,做到閉環運行、精細化管理。近年來,該所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顯著提升,已經連續19年零違紀、零違法,被省廳評為“最強黨支部”,先後6名民、輔警受市、縣局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