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红楼梦之中的主角贾宝玉是个十分有趣的角色,他极喜爱女儿,整日游于温柔富贵乡之中,专爱作养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他曾说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但是面对妇人的时候,他的态度却是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出自于内心的喜爱,而后一个不难听出深深的不值感,甚至包含了厌恶的情绪在里面,但是他又何曾知道女性在成为“鱼眼睛”之前也曾是个“宝珠”呢?

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从A面转为B面,中间需要有各种因素的添加与助推,最后才能呈现出与原先截然不同的那一面。对于所谓的“鱼眼睛”来说也是一样。那么对于一个女性而言究竟是怎么从一颗“宝珠”到“失去光泽的死珠”,再沦落为到最后变为“鱼眼睛”了呢?

因为她们开始有了负担

因为她们开始有了负担,无论是从经济上来说,还是从心理上来说,都开始变得有了负担。

书中在经济压力方面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刘姥姥,刘姥姥家中穷得吃不上饭,便腼着一张老脸带着自己的孙子来贾府打秋风,打秋风是一种很令人羞愧的行为,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当生活的重担压在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便要舍弃这张脸来换取一些东西了。

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除了最直接的经济上的负担压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在其他方面也有了负担。就拿王夫人来举例子。王夫人在出嫁之前也算是一个直爽的女孩儿,讨人喜欢的少女,从刘姥姥口中的描述就可以得知,刘姥姥曾这样形容闺中的王夫人“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能看得出来至少与现在的相比,未出闺之前的王夫人至少也算是讨人喜欢小姐。但是当她出嫁之后,一切都变了,她要开始学着打理家务、照顾丈夫、为他生儿育女,甚至要利用她的儿女巩固家庭地位。偌大的贾府,要照顾起来可不容易,虽然看似贾府的内务大部分都是由王熙凤打理着,但是最终的掌控人还是王夫人,认真地打理起来哪一头不是大事呢?同时还要照顾丈夫,还要为他生儿育女,由此至今,相夫教子被认为是女人“三从四德”的表现,所以这个必须得做好。

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但是光伺候好丈夫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大度”大度地容忍第三者的存在,也就是为了贤良之名,比如要容忍卧榻之侧容得他人鼾睡,姨娘的存在。同时在这种情况之下,在贾府这种百年世家,作为一个女人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要借助儿女的力量,因为只有子女出息了,才是她们身为古代女子最大依仗,才有底气继续在贾府这种家庭生存下去。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心里最大的负担来源于对子女的担忧,担心他们吃喝不好,担忧他们的一切衣着住行,甚至是婚姻大事,这种无形的担忧最为致命,所以在她们看来只要是为了子女过得好,她们什么都可以做,甚至不惜做恶,为子女背负了骂名,这些她们都在所不惜。

“负担”使得她们变得越来越世俗,逼迫她们做出改变

负担逼迫她们开始有所改变,同时也让她们变得越来越世俗。一个人有了负担无论如何都要变得开始世俗起来,比如刘姥姥她会曾想到自己会去做打秋风这种行为吗?我想没有,把老脸都豁出去了,而且“打秋风”这种行为让人得知了自己的脸上也会变得火辣辣般的羞愧。

在“负担”的压力之下,人也开始变得斤斤计较,鸡毛蒜皮般的利益也要分得个清清楚楚,不肯多让别人占了一丝便宜过去,寸步不让。为了争取那一分的利益,吵闹得满脸赤红,而唾沫纷飞的样子看起来或许让未经世事的人看起来心里有些鄙夷,但是越世俗,为了生存而为自己努力争取的样子才是最底层、最鲜活、最真实的世界,世界就是这样的赤裸裸,把人变得越来越世俗,让人做出改变。

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同样为了儿子忧而忧,而做出那些歹毒之事的王夫人,她曾经也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也有少女怀春时,抱着最美好的憧憬,那个时候的她还不需要担心什么事,还是个“宝珠”还是个被亲人呵护的小公主,犹如斯嘉丽人世间的那些疾苦她哪里知道?自出嫁之后,有了女儿,值得她忧愁的事便多了起来,渐渐地人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变成了让人可悲可叹的样子。

沾染“世俗”气息的她们变得越来越市侩,可悲可叹,最后沦为“鱼眼睛”

沾染了“世俗”气息的她们在未经世事的人看来,心里是有些鄙夷的,带着不屑,犹如贾宝玉一样,他不能理解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女人在沦落为“鱼眼睛”之前,其实也是一颗“宝珠”

其实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在各种负担的打压,人开始变了,变得各种市侩、斤斤计较,谁能想到那个曾经和别人大声说一句话,都脸红得不得的小姑娘,在生活的磋磨下,现在会变成这样呢?在一味地可悲可叹她们从“宝珠”到最后沦落为“鱼眼睛” 的下场,可是在此之前谁又能想过她们曾经也是颗闪闪发光的“宝珠”?也有着它曾经炫目耀眼的样子,可是在生活的磋磨之下,渐渐地湮灭了它原本该有的颜色,王小波曾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想,从“宝珠”到“鱼眼睛”的转变,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虽然“宝珠”看起来更美好,但是它有点像寄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不够现实,而“鱼眼睛”虽然赤裸裸,不太好看,但其实是女性成长过程中的血与泪,而这些才是最鲜活的现实,值得人深思和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