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產」雙牌:治理耕地拋荒工作成效顯著

「春耕生產」雙牌:治理耕地拋荒工作成效顯著

2020.3.31

土生金,地長銀,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近年來,雙牌出重招用實招以抓鐵有痕,踏石有印的韌勁治理耕地拋荒,成效顯著。全縣耕地拋荒率由5年前的5%降至日前的1.83%,創歷史新低,爭地耕,搶田種成為新風尚。

加大開發與保護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治拋荒。

近年來,雙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6億元,通過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縣80%以上的稻田新修了田間溝渠和機耕道路,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現代農田格局,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耕作習性,原來只能種植旱作物變為水生作物和旱作物之間的輪種,原來傳統的單一的家庭耕種方式逐步流轉向大戶和農民合作社專業耕種的模式,原來的手工生產向機械化生產轉變。耕地產出率極大提高,種田種地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力活。

全縣糧食生產效率和種糧積極性得到釋放,全縣湧現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有30戶,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租田種糧達100人。

雙牌縣瀧泊鎮鴉山村種糧大戶蔣良躍今年他通過提早“爭搶”簽約流轉耕地,目前已落實糧食播種計劃1500畝,比去年增加1000畝,計劃早稻、晚稻各1000畝,中稻500畝。粗略估計,可實現年純收入45萬元。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用提高耕地地力治拋荒。

近年來,雙牌財政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採取每年為耕地提供有機肥、土壤調理劑、撒播綠肥作物和鼓勵秸稈還田等措施持續提高耕地地力,全縣耕地地力等級由5年前的4.7級提高到2020年初的3.8級。

耕地地力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種植業的性價比,雙牌生產的糧食等農產品因其生態環保深受市場歡迎。

加大行政執行力度,用行政推動治拋荒。

3月18日,雙牌縣在印發《2020年雙牌縣糧食生產工作意見》中提出了硬核“雙牌縣治理耕地拋荒十條舉措”。

《舉措》字字有實惠,句句是責任,刀刀都見血。

明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就是治理耕地拋荒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求“種地得補貼、不種地不得補貼”,耕地拋荒一年以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要組織代耕,代耕者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耕地拋荒二年以上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並組織恢復耕種。

鼓勵發揮大戶帶動作用,對新耕種拋荒耕地的種糧大戶,除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外,適當提高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標準。從縣級財政發展糧食生產專項資金中對集中育秧且連片5畝以上的秧田每畝補助300元、對集中育秧點上所育秧苗能拋栽的大田每畝補助30元。

強調各鄉鎮、村組要層層建立耕地拋荒治理臺賬,逐級調查核實,落實治理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員,實行日報和週報調度。對耕地拋荒治理實行排位通報制度,強化考評掛鉤,在全縣耕地拋荒治理排位通報中排位倒數第一的鄉鎮,對鄉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進行約談;連續二次排位倒數第一的,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進行約談,對黨委、政府分管領導進行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