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咫尺西天,梵音、白雲、夢痕、靜修止、動修觀、瞬息已是千年萬年……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靈隱寺,是我遇見最美的寺院,千年古剎在歷史的長河中神韻猶存,身在院子裡,隨便抬頭望去,無論哪個方向都覺得絕美至極,喜歡穿透雲層斜射下來的陽光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喜歡殿宇間的鳥鳴蟲奏,喜歡空氣裡漂浮著的香氣。極愛那寺廟與自然和諧結合而形成的充滿吸引力的美妙禪境,使世人趨之若騖。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在靈隱寺感覺到這裡寧靜的宗教氣息,那是一股能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我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尤其在這風水寶地,寺廟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虔誠供奉,它會擁有它特有的力量。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靈隱寺是景點之一;在香客眼裡,靈隱寺是祈福之地。“生無適俗韻,老欲結僧緣”,世人到靈隱寺或為遊玩尋樂或為祈福和還願,但是到了靈隱,再怎麼暴躁的人也能默默靜下心來聽一段誦經,品一杯香茗。這就是靈隱的力量,讓來去匆匆的朋友找回最原始的本真,冥冥之中探訪禪意的幽幽去處。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禪源起於魏晉南北朝的道家玄學,經西來的大乘佛學相融形成。然而禪本是人對生命真諦的追求,是人性中極高的智慧,是對心靈的超度,並引其進入自由超脫的境界。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更多的是風流瀟灑、超然物外的智者。那個時候的隱者與禪者往往難區分,隱者必諳禪,禪者未必隱。無論隱士還是禪者,本不是遁世的道仙,其寄情于山水之間,與萬物化而為一,卻是極真極純之人。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一直很喜歡靈隱寺所散發出的空靈感還有微微香火氣息,喜歡靈隱寺吸收所有躁動遊客聲音的功力。人們喜歡來寺裡拜拜,然後期待願望成真。在此談及信仰,談及宗教。其實我覺得有信仰的人精神上是充實的,無論是哪一種。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靈隱寺的傍晚,安靜而神秘,人們在茶中感悟人生況味,在禪、茶、樂的交融中,每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侵染其中,閱讀生命,領悟人生,明澈心性。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世間法,出世與入世,修自己或者度眾生,本不矛盾,是色是空,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人生如夢,一樽還禪靈隱寺

依稀記得在寺中見過這麼一句話,此時品讀更加能體會其中意味: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不管你來來去去,這個世界依舊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