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利好被无视,市场情绪低落,但不必过于悲观!

昨天市场的走势可以一波多折,三大指数全线低开,之后就是震荡补缺,当中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开盘不久就放弃抵抗直接补缺,而大盘指数却看得人纠结无比,开盘后几次补缺都差一点被拉起,一直到11时15分才把缺口补上,而神奇的是缺口补上以后,市场就开始震荡向上。小编不由得惊叹:大A这逢缺必补魔咒还真是硬,95%的概率还真不是盖的!

降息利好被无视,市场情绪低落,但不必过于悲观!


小编昨天开盘前也对市场进行了预测:低开1%左右,然后开盘会有一波抄底,但是没想到抄底会那么弱,随后市场震荡,多空对决,收盘点位于开盘点之上,但不确定是否会红盘,成交量不会明显放大。从结果来看,基本正确,但确实没想到大盘会以这种形式去补缺。

其实昨天市场的走势还是挺出乎意料的,毕竟在开盘之前,很大一部分投资者认为会高开高走,原因就是特别国债定律。上周末,有网友贴出了前两次宣布发行特别国债之后的市场走势数据,1998年宣布发行特别国债后的第二天,大盘指数涨幅5.1%;2007年发布当天,大盘指数涨幅2.9%。2020年第三次宣布发行特别国债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涨幅—0.9%。从数据看,有点像等差数列……

降息利好被无视,市场情绪低落,但不必过于悲观!


昨天除了补缺之外,市场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央行意外重启逆回购,并下调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这是降息前的预告,但显然消息被市场无视了。

昨天也有小伙伴问小编为啥说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是降息前的预告,这个一会再回答,我们还是先接着把市场情绪说完,这对于预测市场还是很有用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也解释过:利好消息反应不出来,其实就是市场极度悲观,缺自信心的表现,这个时候市场就是低估了;如果利好和利空消息都能及时的在市场中反应出来,那么市场就是正常的;如果利空消息在市场中反应不出来,那么市场情绪就亢奋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风险,至于市场是否高估这个要看整体估值,但不高估并不代表市场会不回调一直涨。

小伙伴可以会涨一下春节之后那波科技股行情,涨得大家都不敢相信,但是它就是一直涨,而且不带回调。到了2月底3月初,市场传出监管部门放缓科技基金审批的消息也被市场无视,而且新基金爆款频现,这个时候很明显市场过热了。小编当时也降低了部分仓位,但是却害怕踏空返回过早,现在大概被套了10%左右,还好小编心态比较好,认识到这是投资路上必须缴的学费,当然这也是目前小编能力圈的具体体现,所以虚心接受市场的教育……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提到的逆回购。回购是央行收缩流动性,逆回购就是央行释放流动性。逆回购通俗得讲就是商业银行用抵押品向央行借钱,逆回购利率就是借款利率,这个利率由报价最低者中标。

这个时候小伙伴可能有疑问了,怎么会是报价最低者中标呢?为什么不是报价最高者中标呢?这是由央行的性质决定的,央行不是商业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央行有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价格体系稳定;二是及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而逆回购作为货币政策调节的工具,目的自然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商业银行低价中标之后才能降低给实体经济贷款端的利率,否则商业银行就要喝西北风了。具体的传导途径就是逆回购(OMO)→中期借贷便利(MLF)→ 贷款基础利率(LPR)。持怀疑态度的小伙伴可以回看一下去年11月份和今年2月份两次LPR下调的路径。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前两次LPR下调的幅度分别是5个基点和10个基点,这次可能就是20个基点,从力度来看,比2月初的增加一倍,说明政策正在加码,这也符合之前提出的政策底观点。

关于政策底和市场底,小编再啰嗦一下,政策底不是市场底,政策底只是监管层为市场注入信心的一个标志,之后会根据市场的反应层层加码,知道形成市场底。小编之前有提到3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一行两会相关负责人出来喊话是政策底的标志,现在政策再加码,基本符合之前的判断,现在就等着市场筑底,至于这个底在哪?还有多大空间?小编由于道法不够,真看不出来……

不过小编认为这个市场底跟国外的疫情有比较大的关系,或者更直接一点,和美国的疫情有关。这里小编也猜测一下,美国疫情的拐点之前的一周应该就是A股的市场底。从目前川总的行动来看,小编有点偏乐观,认为美国疫情的拐点快来了。

至于原因有这么两条:

降息利好被无视,市场情绪低落,但不必过于悲观!


降息利好被无视,市场情绪低落,但不必过于悲观!


至于今天的走势,不确定性太多,小编猜不出来,其实也没必要猜,因为反正也不卖,涨跌无非就是账户上的数字来回波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