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文 l 時光漫漫車馬遠

最近孫儷主演的《安家》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熱播,電視劇的開篇,介紹了孫儷主演的房似錦作為一名房地產中介,因為出色的專業素養,銷售業績突出,被安家天下房地產中介公司總部調任一直業績下滑的靜宜門店擔任店長一職。

《安家》圍繞著房似錦帶領著員工在靜宜門店發生的一幕幕故事徐徐展開了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只是隨著劇情的推進,讓觀眾沒有想到的是,業績能力如此突出的房似錦,原來還有一個不堪為他人道的原生家庭。

(一)

房似錦在劇中的原名其實是房四井,她是出生時被房家扔在水井裡面差點淹死的老四,在她的上面有三個姐姐,在她的下面,還有一個弟弟。

這樣的人物背景設置,不難看出,房似錦的父母,其實是一對思想觀念極其重男輕女的父母。不僅如此,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還鬧到了房似錦的工作單位,為的就是找房似錦要100萬給自己的兒子買房。

《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在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的眼裡,女兒只是別人家的媳婦,自家的搖錢樹,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拿來填補自家的窟窿。房似錦出生的時候,是爺爺把她從水井裡面撈了起來撿回了一條性命。

這樣的人物背景設置,不能不說是悽慘。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環境很差的女主角呢

(二)

之所以我用了一個都字,是因為已經不止一部電視劇塑造的女主角的原生家庭背景很悽慘了。

在《安家》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姚晨扮演的蘇明玉同樣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蘇明玉作為家中的老三,從小不受家庭成員的待見,但是最後脫離原生家庭的她,卻依靠頂頭上司老懞的賞識和自己的努力成長為了職場的一名金領。

《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磊子相比《安家》的編劇六六似乎溫和了一些,沒有要將蘇明玉寫進水井裡面淹死。

而由編劇袁子彈創作的另外一部電視劇《歡樂頌》之前也是激起了很多的觀眾的討論,劇中塑造的五美之一的角色樊勝美同樣也有一個不堪的原生家庭。其中她有一句臺詞,“作為一個30歲的女人,沒有一分錢存款,哥哥結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還貸也是我,連生孩子的錢都是我出的”,聽到不禁讓人陡生憐憫之情。

這三部熱播的電視劇有一個共同點是都塑造了一個原生家庭環境很差,但是最後取得職場成功的女性角色。

(三)

編劇熱愛塑造原生家庭環境很差的女主角,而無一例外,這些角色最後都取得了職場的成功,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現實生活中,逆襲其實很難

生活其實遠比電視劇殘酷。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原生家庭不堪的,就有多少人生潦倒的年輕人。而真正能夠逆襲的年輕人,又能有幾位呢,尤其是女性?

在階層流動性日漸變差的社會大環境中,沒有了家庭的依託,單靠一個人想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你要付出的努力要遠遠超過那些生在富庶和諧家庭的年輕人。編劇深知這一點,他們知道這是社會的痛點,是能夠激起觀眾廣泛討論和關注的地方。所以無一例外,他們都選擇了塑造一位原生家庭環境很差的女主角。

《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2)悲劇永遠比喜劇更吸引觀眾

有一句說的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正因為如此,刻畫一個很不堪的原生家庭對於編劇來說,要遠遠比刻畫一個和煦幸福的原生家庭會使得劇情更豐富一點。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無非是通情達理的父母,兄弟姐妹關係融洽,但是對於不幸的家庭故事,因為各有各的不同,編劇發揮的空間也更大一點。

更重要的是,不幸的悲劇原生家庭故事往往比幸福的原生家庭故事更吸引觀眾。

如今是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怎樣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討論,是編劇們跳不過去的一個坎。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再給別人看”。正因為如此,不堪的原生家庭環境和女主角職場的成功兩相對照,就更能起到鮮明的對比效果,吸引更多的關注。

(3)成功學永遠是一碗好雞湯

人生的逆襲既是社會的痛點,卻也是一碗濃濃的雞湯。能夠逆襲人生的故事,永遠不缺乏擁躉。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蘇明玉從那樣的家庭中走出來,成長為一名成功的職場金領,似乎格外解氣;當我們看到房似錦忍受著那樣的母親,卻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店長的時候,就覺得她真了不起。一邊是悲慘的原生家庭,一邊是飛黃騰達的職場生涯。這樣的勵志故事往往更能夠收穫觀眾的喜歡,也更能夠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

房似錦和蘇明玉是逆襲人生的女主角,可能也是社會中某個正在擦桌子的飯店服務員心中的渴望。能激勵人心的故事,就是一碗好雞湯。

《安家、都挺好》為什麼編劇都熱衷於塑造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主角

無論是《安家》之中的房似錦,還是《都挺好》之中的蘇明玉,抑或《歡樂頌》之中的樊勝美,她們都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走了出來,收穫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番風景。編劇們熱衷於寫這樣的故事,其實不單單是為了吸引觀眾,更多的也許是在告訴大家: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無限可能。

願我們都能像房似錦一樣,哪怕人生的開始是水井的井底,最終也能夠繁花似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