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法能入省展吗?

马凤军书法


这是一幅魏碑书法作品,是一幅不错的作品,有一定的基本功。

在章法布局上比较得体,字的大小、敧侧、浓淡都能表现出来,书者下了一定的功夫,用心良苦。

参加省级群众书展不成问题,分入展、优秀,最高奖是优秀奖,三次入展或者两次优秀奖可申请加入省书协会员。


范瑞锋


可以的,这是一幅魏碑书法(图一),书写的内容是柳永词三首,似乎还融入了一点隶书笔意,入省展应该有希望。另外给出几点建议,增加入省展的几率:


一是建议主体部分画上界割线,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有界割线的宣纸。界割线不仅有利于书写,而且有一种装饰美化效果。界割线尽量画得粗狂一些,不要太规整,参考下图(图二):

二是建议做一点形式。不知道你这个尺幅是多大,一般省展建议不要小于6尺宣纸。在这么大的一张宣纸上,如果单纯白板一块,这个形式相对单调了一点(当然,也不是说要弄花里胡哨的拼接)。

三是落款要有一些讲究。不建议目前这样将很大篇幅的正文写到落款之中,这样将近一首词的篇幅,分量太大有做作之嫌(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块面)。对于落款,建议使用行书(魏碑正文,魏碑落款,显得单调),一来可以丰富层次,二来可以与主体内容形成“动静对比”,也能体现作者不同字体的书写水准。落款参考图三。


麓风轩


笔法出自魏碑。就我个人来看我觉得挺好了。我个人觉得:

一是运气,有时候就像是艺考一样,评委扫眼过去,过就是过了,要么就是在斟酌,要么就直接pass,很现实也残酷。

二是评委喜好,现在貌似都是偏古朴风格一些,古拙。像是魏碑啊,钟繇小楷这种貌似颇受青睐。有的参赛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很多字指的小楷哈,有的评委需要戴老花镜,他就是一看就头疼这么多,可能就真的pass了,所以真的要看看近期或者进面展览的其他作品,看看评委喜好。

三,再多的运气,再多的喜好,也敌不过自己的扎实功夫,就是练习,多交流,多看,看好作品提高眼界,同时不能忘古,不能丢下字帖。


雅公子Y


题主就当前这个水平入省展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想要获奖就还需钻研学习。关于自己水平是否能入展获奖应该是普遍书法爱好者想要了解的,对此,我将以自身经历向题主系统讲述入展获奖的标准与要求吧。

省展入展及获奖要求

对于省展入展来说要求还是不低的,只要所写作品具有一定的功力,且具备一定的字帖里的风格影子就可以。这一层要求只需平时多临帖然后再用字帖里的书法风格集字,集完字后再多加练习,做到手熟心熟,写出来的作品便有字帖里感觉。而获奖作品要求便更高一些,当然这也有一些运气成分,但运气也不是次次都来的。因此获奖作品还是自己用心创作好,这个要求作者除了具备深厚的临帖基础外还要对书法有自己的认识感受。具体表现在字有各家样子,具有似与不似传统的样貌。

如何做到这层呢?这需要创作者精通多家字帖,然后还能化为一炉,具有自己的样式,因此要做的这些还是需要更长久的学习练习才可以做到。

如何提高入展率

其实有以上理论支持还是不够,闭门造车式的打造作品总是容易花了时间而石沉大海,因为先不说作品中的内容与写的好不好,还有一个致命的影响关键那就是形式。如今的书法展中新颖的形式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从而抓住评委的眼球使得提高入展率,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自己练习创作的同时还需要多去看书法展,仔细现场学习获奖作品内容与形式。

除了这些以外还需要多交流,最好找一个好一点的老师,多写作品去请教。

题主作品分析

题主的书法风格取法魏碑,笔画厚实,结字奇险,气息完备。应该是常年有效练习的结果,完全是具备入展省展的书法作品。现在来说说不足之处,题主有些字仍较生疏处理的稍欠妥当,所以看起来有一点点散。其次字的大小应该再统一一些,这样看起来就不会有在打架的感觉。最后说落款,落款的位置留白上下空间稍显雷同,应当在往上落一点,这样就会有变化。

题主还需准备一些印章,加上一些印章点缀会使得作品形式更丰富。

以上是个人拙见,希望可以帮助题主,不当之处望见谅。


素清云


可!


骑破车磕瓜子


这个可以入国展


小民辣瓜


这个魏碑写得好。


用户758862799114


真是好字


飓风不惧我


可以入省展,入国展都可以


翰海书院刘广海


谦虚了,不过现在省展国展已经进入格式流水线生产时代,说白了,诞生的不是过去时代的传统书法家,而是类似技能培训班出来的技工,不要太当回事儿。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法家,多官宦显要或者文学家等等。。。。。这个时代的省展国展模式禁不起历史拷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