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資治通鑑》那些奇人異事13

糗盈升,草盈把,兒童競養房公馬。見公之馬還思公,連錢蹀躞奔兒童。兒童粟多果馬腹……”

清代洪亮吉詩歌傳唱“房公馬”的故事,然而“房公馬”不如包青天傳揚的多,可能不吸引力,畢竟缺少鍘壞人,懲負心漢的情節。

其實,故事背後還有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房公馬”故事的背後。

還是從爾朱榮死後說起吧。房謨因為一直沒有答應爾朱世隆證調兵員的任務,並且前後三次斬殺了派來的徵兵的人。在爾朱兆得志之後,他的黨羽建州刺史是蘭安定把房謨囚禁到監獄。泰寧郡房謨治下的蜀人聽說後,便反叛了。

“(是蘭)安定給謨弱馬,令軍前慰勞,諸賊見謨,莫不遙拜。謨先所乘馬,安定別給將士,戰敗,蜀人得之,謂謨遇害,莫不悲泣,善養其馬,不聽人乘之,兒童婦女競投草粟,皆言此房公馬也。”


這個小故事便是有名的“房公馬”。別僅僅以為小故事表彰房謨得民心順民心,所以才能夠免死於爾朱世隆手下,後來還做了長史。

往深處想,司馬光用“房公馬”來襯托爾朱榮失敗可能更合適。俗語說: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畢竟,《資治通鑑》是帝王教科書,用反襯來說道理還是更容易理解的。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一、出身

亂世出奸雄,時勢造英雄。

高歡(東魏丞相,北齊是他兒子創建)、賀拔嶽、侯景(南梁破壞者,最後也曾瘋狂稱帝)、宇文泰(西魏丞相,北周是他們宇文家創建)、段榮都是他的學生;他神機明決,御眾嚴整;他能射狼伏虎,驍勇善戰;他是契胡部酋長——爾朱榮,註定只是北魏的亂臣賊子,一代梟雄。

爾朱榮是秀容人,契胡族。爾朱榮的歷代先人都是部酋。爾朱榮高祖爾朱羽健,其祖爾朱代勤肆州刺史,其父新興傳爵爾朱榮。爾朱氏數代為魏貢獻,爾朱榮接任了秀容酋長。 爾朱榮承襲了父爵之後,具有了更大的夢想。

適逢魏兵亂四起,爾朱榮趁機驅散了畜牧,招納各方義士豪傑,像侯景、司馬子如、賈顯度、段

榮等等都前往投奔,組織了一支強悍的契胡軍隊——爾朱氏王牌之師。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二、壯大

藉著為北魏朝廷效力的機會,逐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寇盜蜂起,北境州鎮都被佔領,爾朱榮不僅要對付的柔然入侵,還有並、瓜、肆叛亂的胡人,但主要還是鎮壓北方起義。這期間他廣絡人才,在鎮壓之後的降兵中,選擇其中有才能的首領,度情任用,使得歸附者都心悅誠服,如高歡、賀拔嶽、侯景、宇文泰等人,都是從降兵中收羅起來的將領,後成為爾朱榮的得力將帥

此時的爾朱榮已經是車騎將軍、儀同三司、並肆汾廣恆雲六州討虜大都督了,他有更大的野心了,“乘時奮發,討鄭儼徐紇之罪以清帝側,霸業可舉鞭而成”。 高歡謀劃讓他太興奮了,那次聊天竟然從中午一直聊到半夜。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三、勤王

而當時北魏由淫亂的胡太后把持,“天子闇弱,太后淫亂,嬖孽擅命,朝政不行”,政治腐敗不堪。孝明帝逐漸長大,對胡太后擅權和淫行相當不滿。母子之間矛盾日益尖銳。

於是,孝明帝私下密詔爾朱榮進兵勤王。消息暴露,胡太后和姘頭鄭儼、徐紇密謀之後,毒死了兒子孝明帝。

爾朱榮聞知消息怒不可遏,我估計高興成分頗多,“主上晏駕,春秋十九,海內猶謂之幼君……剪除奸佞,更立長君”,慷慨激昂,信誓旦旦,廣造輿論,大旗一揮,勤王大軍,直殺京師。

胡太后的爪牙四散而逃,毫無阻擋,爾朱榮大軍入京,胡太后和她立的三歲小皇帝被扔進了黃河淹死。爾朱榮選擇了長樂王兒子元子攸,是為敬宗孝莊帝。

正如常說的人生巔峰之後,每一步都是下坡。走到這裡爾朱榮可能還是站外正義的立場上,但此後每一步卻都向著邪惡的深淵滑落。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四、屠戮

接著一件事讓後人唾罵,誅殺立威。“既無戰勝之威,群情素不厭服”,爾朱榮竟聽信費穆密說,“大行誅罰,更樹親黨”。孝莊帝說祭天,把百官聚集在河陰。然後,讓士兵大肆屠戮, 兩千多人,包括孝莊帝的哥倆,不分好壞一概殺光。

“百官蕩盡,存者皆竄匿不出”,這也決定著爾朱榮不可持久,“大失天下所望,非長策也”,上沒有士族依靠,下沒有民心支持。而且,爾朱榮很迷信的,派人鑄金像測吉凶,可惜四次都沒有成功。篡位的打算就此作罷,又把孝莊帝迎回來,並叩頭謝罪。

我懷疑鑄金像那個工匠,到底是誰派去的?他改變了歷史,可惜沒有留名,估計也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冶煉技術太差了。

在戰場上,意氣風發。戰功讓爾朱榮更加膨脹,出奇兵帥七千精兵,對陣葛榮百萬雄兵。爾朱榮身先士卒衝入敵陣,數千名精騎一齊左衝右突,來往揮擊,將葛榮大軍衝散。然後,前後夾擊,裡外衝撞,於陣中擒葛榮。有一點,處理降兵的問題上值得點贊,爾朱榮沒有坑殺,而是就地遣散,既避免壓制不住,又沒有過度屠殺。還有,此戰收服了宇文泰。

後來,派爾朱天光帶著賀拔嶽消滅万俟醜奴,捉回蕭寶寅。“自涇、豳以西至靈州,賊黨皆降於魏。”万俟道洛最終也被擒獲,算是平叛了亂局。

五、矛盾

沒有了外部的矛盾,與皇帝之間的矛盾越發不可調和了。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在朝廷內,唯我獨尊。爾朱榮膨脹了,把“性妬忌”的女兒又嫁給了敬宗當皇后,曾經是肅宗嬪妃。爾朱榮張狂了,“舉止輕脫”,“酒酣耳熱,自匡坐唱虜歌”。爾朱榮喜怒無常,性格暴躁,別人看一眼,都要射殺。

爾朱榮喜歡打獵,這點毋庸置疑,以前忙於事業沒有工夫。現在位高權重,叛亂平復,有時間就驅使士兵狩獵,不管寒冬臘月還是炎熱夏日,只要喜歡。有時候竟然讓十來個人空手搏虎,這樣場景或許西方角鬥場常見,然而在爾朱榮這裡也有類似競技場。“感傷和氣”,士兵都不堪忍受,“其下甚苦之”。

爾朱榮沒有篡位,一步步爬到了太原王、太師的位置,雖“居外藩”,卻“遙制朝政,樹置親黨”。

皇帝內外都受制於爾朱榮,吏部選官任命都沒有權力,爾朱榮“若不為人臣,朕亦須代”。而在皇宮內敬宗皇帝“屢致忿恚”,頗受皇后擠兌。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六、密謀

“殺人”。孝莊帝憋悶的心裡早就有此打算,秘密籌劃,悄悄準備。元徽、李彧是親戚關係,楊侃、元羅相信的近臣,奚毅在爭取中。

爾朱世隆看出來皇帝的陰謀,曾經勸告爾朱榮,然而爾朱榮妄自尊大,不僅說爾朱世隆膽子小,還根本不把小皇帝瞧在眼裡。“世隆無膽。誰敢生心!”每次入朝拜謁孝莊帝的時候, 跟隨不過十來個人,也不帶兵器之類。

有一天,爾朱榮只在朝堂上待了一小會兒,隨後就到陳留王家裡喝酒去了,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回家後,他就對外說是自己生病了,連著幾天都沒有上朝。

爾朱榮把小女兒嫁給陳留王,皇帝哥哥的兒子,“我終當得此婿力”。元徽把這事告訴了皇帝,皇帝一聽那不是要費了他,立陳留王麼?況且,爾朱榮勢力那麼大,掌握著兵權,和孝莊帝謀劃殺爾朱榮的人都很害怕。

孝莊帝不得不決定執行計劃。城陽王元徽就給孝莊帝出主意說:“以皇后生太子為藉口,爾朱榮入朝賀喜,到時候趁機把他殺了。”

這一天,孝莊帝在明光殿的東廂裡埋伏下武士之後,對外聲稱說皇后生了個男娃。並派元徽騎馬去爾朱榮的府上,報告消息。

元徽進門看到,爾朱榮正和元天穆在一起搏鬥,閒著無聊,鍛鍊身體?元徽膽量很正,上前摘了爾朱榮的帽子,拿在手上轉圈兒。且向爾朱榮討賞慶賀。再加上當時從皇宮內殿派出來的信史也前來催促,爾朱榮就這麼輕易地相信了。

緊接著,他和元天穆一起來到了朝中。如果元天穆不到場,估計孝莊帝還不敢動手,怕事後反叛壓制不住。此前,有機會下手殺爾朱榮,就是因為元天穆尚在邊境巡察。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七、死亡

進殿以後,大家各自找地方坐好了,孝莊帝坐在東牆下,面向西,爾朱榮和元天穆就在孝莊帝的西北面,面向南坐了下來。爾朱榮剛坐下,元徽就進來了。

幾乎是同時,魯安、李侃等人就提著刀闖了進來。爾朱榮一見知道事情不好,反應還是挺快的,趕忙起身,快步來到孝莊帝身邊。擒賊先擒王,爾朱榮還是有經驗的。可惜,他卻沒有想到,孝莊帝竟然準備了一把刀在膝蓋前,當時都是跪坐著。

孝莊帝見爾朱榮撲上來,抽刀,出鞘,直刺。爾朱榮撲得太猛了,孝莊帝的刀扎進了他的心窩。其他人又上來亂砍一通,元天穆也被砍死了。

殺了爾朱榮,發現了一份黑名單,孝莊帝暗自慶幸,“豎子若過今日,恐怕以後就很難駕馭了。”消息傳出,內外喜噪,大家非常高興,歡呼聲傳遍了整個洛陽城,所有官員進朝恭賀。爾朱榮看來確實不大受喜歡,盼望他死的人太多了,應該也有放鞭炮的吧。

爾朱榮雖然死了,爾朱氏兵仍在,爾朱世隆帶著家眷逃跑,爾朱兆進洛陽大肆屠戮。殺光復仇之後,下一步去哪裡,他們都不知道也沒有明確目標。

品讀|亦是梟雄像曹操,勇猛無比似項羽,死後卻籍籍無名—爾朱榮


八、落幕

就像爾朱榮曾問“一日無我,誰可主軍?”都說爾朱兆,但是爾朱榮卻明確地告訴大家“堪代我者,唯賀六渾耳。”爾朱兆雖然勇猛,衝鋒陷陣還是可以的,但是領兵打仗不能超過三千人,多了駕馭不了。可不是如此麼,雖然驍勇,卻是兇悍無謀之輩,連侯景也比不上。爾朱兆幾次三番被高歡戲耍,後來被魏竇泰追打進深山,最後掛在樹上了結生命。

慕容紹宗攜爾朱榮妻子及兆餘眾投降了高歡。賀拔嶽帶領的部分後來歸降了宇文泰,魏也就東西分家了。

爾朱榮一生彪悍,卻死於懦弱者刀下。高歡曾是給他釘馬掌,那個“宇宙大將軍”侯景還是他的馬前卒,七千鐵騎精兵碾碎葛榮百萬雄兵,宇文泰仍然跟在他手下賀拔嶽隊伍裡,自家子弟爾朱兆帶著三千騎兵東奔西跑……

本來有做皇帝的實力,卻無做皇帝的命運,年少“陰有大志”,為王時依然夢想著“悉擁生蠻,北填六鎮,回軍之際,掃平汾胡,……”然而,卻未堅持到最後。難道僅僅是

暴虐驕狂,殘暴不仁,應該還有最關鍵的民心盡失,上無群臣擁護,中無兵將支持,下無百姓信賴。天下尚未平、海內仍未統一,爾朱榮唯我獨尊,已經忘乎所以了。

任何事都是如此。在確定的目標沒有完成之前,再多成績都是泡影。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晴) 關注 一起品讀《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