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大家知道,劍在中國有著非常早的鑄造歷史。同時劍在所有的武器當中有著至尊至貴的身份。古人非常崇拜劍,它是短兵器之祖,近搏之器。另外主要因為其攜帶方便,佩之神采,用之迅速。所以古代的王侯將相、文人騷客、江湖俠客都以佩戴寶劍為榮。所以對寶劍的熱愛是融入在骨子裡面的。我國最早鑄造寶劍的記錄是軒轅黃帝時代。在《廣黃帝本行紀》健在:「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從上可以得出皇帝和蚩尤都已經有製作劍的記錄。其中黃帝所鑄造的軒轅劍也是中國的十大寶劍之首。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寶劍都已經消失不見。目前也只能在史料中查詢他們的蹤跡。如果大家要在研究傳世名劍的時候,一定不得不說越王勾踐劍,因為它是實打實的流傳至今,還可以看到實物(在湖北省博物館),它也是當前傳世寶劍中製造工藝最為高超的一把寶劍。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越王勾踐劍出土



越王勾踐劍的發掘過程中還是比較具有傳奇色彩的,因為從它入土到出土接近兩千多年了。它就像一個沉睡多年劍靈,到如今要尋找它的新“主人”。因為當年連續乾旱,政府計劃修建水渠灌溉農田,結果卻挖到古代墓葬。當時這把劍就放在墓主人內棺屍首左側。當時一個專家想在拔其出竅是不下心劃破手,鮮血不小心滴在了勾踐劍上,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滴血認主”啊。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越王勾踐劍


專家一開始還以為只是一把普通的青銅劍,後面發現劍身上有銘文,“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這才知道這是越王勾踐的寶劍。這把寶劍做工精緻,表面有著青銅的光芒,通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劍身佈滿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同時劍格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這些都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還是如新鑄造一般,還有這當年的鋒利,一下割破一沓紙不是問題,而且吹毛可斷。兩千多年前,就能鑄造如此鋒利的劍,的確不可思議。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越王臥薪嚐膽


同時不可思議的也有他的主人越王,當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被俘虜到吳國充當奴隸,越王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是謹小慎微,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了三年。後面回到自己的國家,奮發圖強,韜光養晦,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攻打吳國,一雪前恥。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越王劍銘文

可能大家會感到奇怪,越王勾踐劍為何沒有與越王一起下葬,這個也是考古學者在探索的一件事情。但是越王勾踐劍的發現,卻轟動了世界。因為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許多國家向我國提出申請,要求我國將寶劍借出展覽。但是又一次到新加坡展覽時卻給寶劍留下不可逆轉的損傷。此後我國就像越王勾踐劍列為禁止出國的國寶了。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 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當時寶劍在新加坡展覽是,在展覽結束後,寶劍卡在展覽櫃的卡槽中,工作人員強行取出,不下心將劍刃卡在有機玻璃上,最後導致寶劍的劍身留下一條裂痕。不可逆轉。流傳至今的歷史文物,就像一個活著多年的老者,向我們訴說著當年,他們本來就很脆弱,正常保存本來就已經不容易,還要受到人為二次損傷實在令人心痛。然而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前段時間陝西多家博物館借出文物到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結果被一個叫羅哈納男子偷偷掰走一個兵馬俑的手指。最後因為其是個孩子沒有給他判罪。也希望在後面的文物交流中,一定要確保這些文物的安全。如果過多的展示造成文物的損傷,還不如不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