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今天读《老子》,有助你增长智慧,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关注基本原理、重视通用方法,通晓如何认识、掌握如何作为,以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融会贯通。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是楚国苦县人,因为长寿,再加上当时称大知识分子为“子”,于是便被尊称为“老子”。老子当过周王朝的图书馆负责人,看了不少竹简,写出了哲学经典《老子》的主要内容,并创立了道家学说。

老子在研究如何认识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贡献。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十分崇敬他,因为他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系统地提出了辩证认识的哲学原理和方法,指出了如果要想在多个领域触类旁通,那么就要解决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认识各种事物的根本或本性(本质)① 到底是什麽?认识各种事物为什么会自然如此、必然如此。他提出了应该如何认识,应该如何作为,并且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通用方法。无论是研究自然界,还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他那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老子著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导有识之士如何提高认识水平、增强作为能力。老子的思想启示众人,如果想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融会贯通;如果想要增智减蠢、趋吉避凶、趋福避祸、趋利避害,就不能光凭观察现象得到的经验,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老子之后,老莱子、太史儋和其他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老子的哲学思想,逐渐形成并完善了道家学说。后世学者把不断完善的道家学说都归于最早提出这种哲学思想的老子名下,并把不断完善的著作定名为《老子》,汉代以后,有人又根据书中大量出现的

这两个关键字的含义,将《老子》称为《道德经》。由于从战国到魏晋时期,不同地域的多人曾参加过补充、修改、完善工作,因此早期就已经出现了令后人莫衷一是的多种版本。

老子之后,老莱子、太史儋和其他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老子的哲学思想,逐渐形成并完善了道家学说。后世学者把不断完善的道家学说都归于最早提出这种哲学思想的老子名下,并把不断完善的著作定名为《老子》,汉代以后,有人又根据书中大量出现的这两个关键字的含义,将《老子》称为《道德经》。由于从战国到魏晋时期,不同地域的多人都曾参加过补充、修改、完善工作,因此早期就已经出现了令后人莫衷一是的多种版本。

根据施教者都希望受教者能明白自已所授内容这一常理,读懂《老子》这本讲哲理的书,原本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是汉代以后的《老子》却给人一种难读难懂的感觉,以至于有的学者煞有介事地说:“《论语》是给中等智慧的人读的,《老子》是给上等智慧的人读的。”

一些学者把《老子》搞得难读难懂,这正是老子曾告诫的:“基于先入的感知偏识,将道说得华而不实,那就是愚弄的开始(《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其实老子自己曾明确说过:”我说的话很容易懂,也很容易施行(《老子》: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不光老子充满了智慧的话语容易懂,就连他当时选用的字也很容易见形识义。

为了理解老子的智慧,首先要理解德、道、无、玄、眇这五个关键字的初义: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德、道、无、玄、眇这五个字是如何让读者见形识义的,在第一部分《先知字义》中会逐一说明造字初衷;第二部份《再读〈老子〉》中会逐句解读经文。

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老子的关键字是基础概念,是适用于万事万物域(宇宙域)的哲学概念。在不的层与域中,同一个字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可示意如下: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以往注《老子》的许多版本中,经常把社会学概念与哲学概念混为一谈,或者用社会哲学概念取代哲学概念,而这样做会缩小老子哲学概念的普遍适用范围。

图文版《正解老子》的依据是学术版《汪注老子》,后者做了大量考证、对勘、注释的工作。


别被人解读的《道德经》给带歪了,这才是最好的解读-汪致正系列

《汪注老子》根据“近古较真”的原则,以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和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帛书为主要版本,兼取汉代河上公本和严遵本、魏晋王弼本、唐代傅奕本等版本中,基本符合老子大义的后出转精的语句,以便读者能理解老子的智慧,而不仅是欣赏优美的文辞。

此版“《老子》汪注”在图文版《正解老子》的基础上,逐章修订注释了八十一章的字词,可以供读者理解经文和译文时参考。

注:

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本质比中国语境下的本性(事物固有的性质)外延要小。考虑到中国经典的时代语境,本书多用本性。

理性认识,即德性认识,是指内心思索的高级认识活动。理性认识有时可简称认识。(根据语境,《老子》的关键字德还有其他引申字义,请见后文。)

规律,事物变化过程中,本质的、稳定的、不断反复的一般性必然联系。早期人们观察到"在相同情形下,总是反复发生同一事物的事实”,因而想探求其中存在的必然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