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

每年的3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主題是:維護地球所有生命!對於中國人來說,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或許會變得尤為深刻。

如果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多年前SARS病毒侵襲的原因。疫情防控戰役中,“拒絕野味管住嘴”更應成為全民共識。要知道,吃野味不僅容易滋生病毒,也涉嫌犯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曾說:“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於多箇中間宿主。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病毒的目標是生存及繁殖,並不是殺死宿主。病毒侵入後,野生動物靠自身免疫系統與病毒對抗,而漫長的對峙過程中,雙方形成一種溫和的共生關係。例如蝙蝠封印了好多種病毒,原因就在於病毒的“友好”,以及蝙蝠的“寬容”。”而當人類通過接觸、食用野生動物“招惹”病毒,人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狹路相逢,自然是劍拔弩張。於是,一場生死之戰硝煙四起。今年的新冠肺炎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

每個物種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都是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敲響沉重的警鐘,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曾經的粗鄙行為,重建與野生動植物的關係,尊重野生動植物生長的權利,讓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真正成為它們的節日和權利日。 ​​​

縱觀人類發展史,各種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無數次侵襲人類,肆虐於世,帶走了近億人的生命,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現在的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放眼世界,自2019年年末至今,美國大面積蔓延的流感、東非的蝗災、澳洲的森林大火以及蝙蝠的侵襲、西班牙洪水、印度旱災、加拿大雪災……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正在愈發頻繁,也愈發嚴厲。

其實,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科學家,都在一次又一次向人類發出警告。吃一次穿山甲,喝一碗“蝠壽湯”,嘗一次野味……人類的放縱與傲慢,都是迫近死亡的腳步,每一次的僥倖心理都在將人類推向苦難的深淵。人類似乎很強大,能主宰地球,其實人與動植物有何區別,就是個會思想的頭腦罷了。我們是大自然的產物,也可以說,自然界是我們人類的母親,不能去破壞它。過去為了經濟發展而不惜犧牲環境為代價,霧霾、山洪、泥石流、水汙染等頻繁出現,就是過度採伐森林,破壞環境造成的。好在現在我們已經醒悟,開始治理環境汙染,保護森林植被。但願不久的將來碧水藍天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錯的不是野生動物而是人類貪婪的嘴,無論是獵奇還是求鮮,這不是品味而是愚昧。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拒絕濫食就是遠離病毒,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生態環境,就是守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