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群能囚老王介新王吗?

梦城10


这种介绍蜂王的想法不可取。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群势,介绍蜂王都是一个道理。就是介绍蜂王前必须先拿出蜂王后,使蜂群失去蜂王物质后,在介绍蜂王。我们养蜂人必须清楚,要在蜜蜂失去了蜂王物质以后才能够介绍蜂王,才会成功率最高。因为蜜蜂对蜂王物质的识别,它是不会识别出来什么是新蜂王,蜂王物质的,就会去接受新的蜂王。往往也是介绍新蜂王失败的原因。

新蜂王由于在蜂群中生存还不完全熟练,往往会惊慌,也是造成新蜂王介绍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我们养蜂人都清楚,老蜂王在向蜂群介绍时,成功率要高的多。主要是,老蜂王完全适应了蜂群内蜜蜂各种环境下,生存的习惯,把老蜂王向蜂群介绍时,由于老蜂王的稳重,才是介绍成功率高的原因。

作为弱群也是同样和強群一样介绍蜂王的道理。在介绍蜂王前必须先除掉老蜂王,二十四小时以后才能够介绍新蜂王,这样才会介绍蜂王容易成功。就是你先把老蜂王扣起来后,虽然介绍新蜂王也能成功,但是老蜂王会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只有都是同龄蜂王才能够在一个蜂群中长久保存成功,作为一老一新蜂王,长时间老蜂王保存成功率是不会很高的,所以建议你还是先拿出老蜂王,把老蜂王放到同龄的蜂群中,才是保存老蜂王的最好方法,也是介绍新蜂王的最好,最容易介绍成功的方法。


纯正农家蜂蜜


关于弱群蜜蜂能不能囚禁老王介入新王的问题,从蜜蜂的习性来说,这里的囚禁老王介入新王是没有毛病的,但是具体要看我们的老王囚禁以后是放在哪里,一般来说要么放在原来的蜂群,要么放在其他蜂群寄养,很显然,如果我们放在本蜂群,这是不可以的,如果是寄养在其他蜂群,短时间并没有问题,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囚禁以后蜂王放在本蜂群

可能这是很多朋友容易做的事情,因为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的养蜂人,应该说多数属于新手,手上的蜜蜂并不多,可以寄养其他蜂群的可能并不大,如果只有一箱蜜蜂的情况下,基本上这种想法就难以实现了。

为什么说把老王囚禁在本蜂群不行呢?这里其实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过程,由于蜂群中的工蜂确认自己蜂群的时候,只认自己蜂群中的蜂王,如果不是蜂群自然淘汰或者失王,不管蜂群中的蜂王是老弱病残还是身强力壮,工蜂都只认这只蜂王,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感觉,所以这时候就算我们囚禁了老王,由于蜂群中本来就有老王的蜂王物质存在的,而且得到了工蜂的认可,我们介入的新王就算质量再好,工蜂也不会接受,所以结果就是围杀我们介入的新王。

囚禁以后放在其他蜂群

这种情况是我们养殖的蜜蜂多,至少两个蜂群,我们在介王的时候先把老王囚禁起来,然后放进其他蜂群中暂时寄养,然后在我们的蜂群中介入新王,如果新王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把原来的老王取回来。这个操作是完全没有毛病的,也是我们蜜蜂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的常用方法。

只有一箱蜜蜂怎么办?

其实上面说到的条件都太好了,因为都是多箱蜜蜂联合操作,只要有点养殖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怎么操作,但是如果我们只有一箱蜜蜂,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保证老王不死的情况下向蜂群中介入新王呢?

这种方法也比较多,通常有放在隔板外,放在框梁上等等做法,但是根据蜂部落小编的尝试,这些方法都不靠谱,这两个位置都有问题,放在框梁上达不到消除老王气味的目的,放在隔板外根本没有工蜂去饲喂隔板外的老王,最后老王饿死,记住,这个蜂群并不是强群,而是一个弱群,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蜂部落小编建议暂时的饲养老王。

怎么饲养呢?可以用我们购买蜂王时用的蜂王盒子,或者自己用矿泉水瓶仿照蜂王盒子的原理做一个储王盒子,然后暂时的抓几只工蜂和蜂王放进去存储,这样喂养和十天半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已经足够我们介王了,蜂部落小编认为这是在我们蜂群过弱又没有其他蜂群的时候的最好方法。


蜂部落



农村小7


大家好,我是天数茫茫A,很高兴就“弱群能囚老王介新王吗”这一问题,谈谈相关问题的看法。

囚老王介入新王的方法,不管是强群还是弱群,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也很难成功。因为每个蜂群的工蜂,都受自己所在蜂群蜂王所分泌的蜂王信息素的影响。蜂王信息素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能在无形中影响蜂群的生产生活秩序,并制约工蜂们的生理及行为。

而每个蜂王所分泌的信息素是不同的,蜂群成员很容易辨别出来,而蜂群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因此蜂群在老王还在蜂群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新蜂王的,它们会把新蜂王当着入侵者驱逐,甚至是攻杀。

事实上弱群不管是出于产蜜或繁殖扩群的需要,都没有必要拥有两个蜂王。就拿繁殖来说吧,很多朋友认为双王繁殖会快于单王繁殖,其实蜂群的繁殖不仅仅取决于蜂王,它主要取决于外界蜜源,气候等原因,而当这些条件都成熟时,一只蜂王最高能够在一天内产2000多粒卵,也就是一大半个巢脾的样子,这样的产卵量得有多少哺育蜂才能照顾得来呢?弱的蜂群显然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因此从繁殖的角度讲,完全没有必要在弱群留双王。


而蜂王本身就需要工蜂来照顾,弱群双王只会增加蜂群的负担,这对蜂群的生产发展显然只有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题主的做法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易引发分蜂。如果题主通过一些特殊处理,或者老蜂王有问题,题主的做法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当然这点我到没有实际的经验。不过可以想象,当蜂群出现两个蜂王时,其信息素相互影响,但蜂王又不能决斗,久而久之必将产生分蜂情绪,那么题主这样做后果只会是,新蜂王带领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工蜂出走。


从题主描述的情况看,题主可能是舍不得老蜂王,想把它留作储备王,那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建议题主这样操做。

①和其它弱群组建双王群

把两个弱群加上两个蜂王组成一个强群,这样不但有利蜂群生产繁殖,也能有效的储备蜂王。

具体做法是,先找一个蜂箱,用隔王板或拦板,将其分隔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有独立的巢门,以及饲喂槽等。然后把两个弱群连蜂带王置于两边。为了提高其相互接受力,在放入蜂群前和蜂群时,应向蜂群和蜂箱喷白酒或者香水等物质,以减轻蜂群自身的气味,并且最好在傍晚时操作。完成操作后对蜂群进行奖励性饲喂。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储王群形成的常用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可以推演出一些别的方法,如把弱群加上其它蜂群分出的部分工蜂,连同蜂王组成新双王群。或者把弱群加上带有成熟王台的子脾,连同一些工蜂组成新群,侍王台内蜂王出房交尾后形成双王群。

②弱群介入新王形成储备王群

弱群介入新王形成双王群,成为专门的储王群,是不能囚禁老王的。因为单纯的囚老王是不能保证介入新王成功的。

介入新王前,应将蜂群用隔板分开,两边有各自的巢门与饲喂槽等。分隔开后一边就处于“失王”状态,发现“失王”一边开始急造王台时,只要除去急造王台介入新王即可。介入新王后应加强饲喂,预防蜂群分蜂或飞逃的发生。

总结,弱群不能囚老王介新王,因为这样易造成工蜂驱赶或围攻新介入的蜂王,而想要在弱群保留双王,则应将蜂群分成两个区域后,待一边有失王表现后,才介入其中,成功率会比较高。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天数茫茫A


一、囚王时间长,如何成功放王不会产生围王按照过去常规做法,在放王的同时紧脾、治螨一起进行。如果采取以下方法放王,就会大大减少围王发生。在开繁前5天检查蜂群,先调整饲料,治螨,不紧脾,先少喂粉,不放王。同时,最好前1~2天适当奖饲蜂群,让工蜂兴奋,适量喂粉的目的是让工蜂有育子情绪。3~5天以后治螨,螨基本消失,再放王,前一天晚间再适量奖饲一次,但应选择好天气。当第二天早上在工蜂未出勤前,将王放开不会围王,不紧脾,等到蜂王产卵9天以后,巢内有少量封盖子时,再紧脾正式开繁。

二、带蜂王节制套,为什么放王还会被围因为节制套工具只用一个,当使用第一只蜂王时很少出现围王,继续使用就会出现围王。关键是取套工具每使用一次都会留下蜂王物质,蜂王物质与本群蜂王物质有差异,所以会出现围王。在使用时,最好取一只进行清洗,或取完套将工具尖端在有蜜房的巢房中插一下,来消除本只蜂王物质,就很少出现围王了。

三、怎样防止双王群放王被围

双王越冬群和双王繁殖出现一侧少王,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第一,组织双王群时,群势强,外界有蜜粉源,巢内子脾齐全,基本不会出现少王和围王。当进入秋季或越冬初期,出现一侧少王问题,大部分两侧蜂王新老程度不一致造成,或者中间隔王板有工蜂互通的地方,一旦隔王板不严,工蜂互通,进入断子后,往往新王被围致死,而年龄略长的不会死亡。如果一侧有王,另一侧无王,蜜蜂的应急反应,在适宜的天气里无王群的工蜂会投入到有王一侧,从巢门或从隔王板空隙进入,要想补王,最好的方法是从有王的一侧将蜂王提走,将两侧蜂数平衡后,堵严隔王板。在两侧工蜂同时发现失王时,再同时将两蜂王放入比较安全的地方。要想让两侧短时间内接受蜂王,巢内有子脾的应先将两侧子脾抖蜂提出,使用无子化介绍王法快速安全。

关于囚王容易放王难的几点看法

四、长时间介王不接收,应采取什么方法

如果蜂群多次介王被围,应该采取换脾法,将群内巢脾包括子脾与有王群对换,但无王群应减少子脾数量。最好给无王群加1张混合子脾,3天后出现急造王台时,可以介绍产卵王,也可以介绍处女王。应注意:确定该群是否有处女王存在,调入其他群混合子脾查找是否有处女王存在,在换入其他群子脾后2小时,然后查该子脾上是否有处女王存在。该脾上无王或有王都会体现。

五、交尾群介台或介王不成功解决方法常常出现在非流蜜期,交尾群产卵王取走后,直接介绍王台或处女王及老王,短时间内都不成功。给大家介绍一种可靠的方法:

关于囚王容易放王难的几点看法

交尾群新产卵王取走后,最好3天以后,让交尾群出现急造王台时,再介绍王台或处女王及老产卵王。如果时间急,当时有备用王台或处女王和老产卵王,可采取将交尾群的全部巢脾与生产群的半蜜脾和粉脾对换交尾,只留从其他群里换的半张无卵、无虫、正出房老子脾,让交尾群的工蜂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失王反应)。2~3小时以后,发现交尾群大量振翅,呈现混乱状态。这时可以直接介王。当放台或放王后,工蜂马上恢复正常,说明介绍成功。此方法适合生产群,但根据群势的大小,工蜂应急反应时间不等,越强群反应越慢,介台介王时间相应要滞后。大群介王最好采取分区无子化介王效果好。

六、工蜂产卵群多次介王不成功的解决方法因失王时间过长,已出现工蜂产卵,最好的方法是将该群内所有被工蜂产过卵的巢脾提出,从其他群带幼蜂提入正出房的老脾1张,1张卵或小虫脾补入,这些脾都带有幼蜂。将原工蜂产卵群蜂龄比例打乱,3天以后,工蜂在卵虫脾已造急造王台时,将该脾抖蜂提出,清理王台,加入其他群。在只有蛹无卵情况下,工蜂会迅速出现无王应急反应,这时再介台、介王都可以。当蜂王正常产卵,再补入虫、蛹脾,按蜂数补子,以防群势减弱。


A柠栀


朋友你好。不知你指的中蜂还是意蜂,中蜂和意蜂介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意蜂介王前必须要把老蜂王提前移走,让蜂群有几个小时的失王意识,如果把老蜂王囚禁仍放在本群内,蜂王物质还会时有时无的在蜂群中间传递,对以后介新王是不利的,成功率极其低下,希望你不要这样处理。

中蜂完全可以把老蜂王囚禁放在群内,囚禁蜂王采用可放在箱底脾下间隙处,蜂王与蜜蜂全阻隔或半阻隔都行。中蜂没有意蜂对蜂王过渡敏感。

中蜂还能在有囚禁蜂王的蜂群内介台婚配新蜂王,而意蜂则使不得。

所介入的新蜂王必须是繁殖了一代蜜蜂的蜂王,这样的新蜂王体大稳重,成功率高。


用户怪人养蜂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囚老王介新王的办法是可行的。

作为养蜂人,每年在蜜粉充足期间,培育新王更换老王,可以改善蜂群质量,增强出勤采集力,扩大蜜蜂群势。也是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的方法之一。

现在我本人把在春季用囚老王换新王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囚老王 用“窗齿式”囚王笼,把要更换的老王囚入笼内,挡在蜂窝中有存蜜的边框框角后,靠上隔板。

2、介王台 看老王身体的大小,先囚王一夜或1~2天后,把质量好的成熟王台移进囚王群中。在分蜂热期间可边囚王边介王台。

3、毁台基 囚王群虽介了王台,但多数蜂群的工蜂会利用幼虫再急造王台,在新王交尾产卵前应把未被新王毁去的台基人为地毁掉。

分享几点在介新王的过程中的体会

1、蜜蜂用的“窗齿式”囚王笼有竹制或全塑的,使用简单。囚王笼空间大而圆滑,被禁老王不会爬伤脚趾和磨坏翘膀,工蜂能自如出入饲喂老王。

2、王出房后,一群两王,以笼相隔,不出现相互咬杀或分群,不影响工蜂出勤。经3~4 天,新王能正常外出试飞或交尾,回群后不出现围王的问题。交尾成功后,新王正常产卵,保持强群并扩大群势,增强采集能力。

如果新王交尾不成功,此时,把笼中的老王放出继续使用,缩短再介绍王台时造成的断子时间,或避免暂无王台而另介他王的麻烦。

3、若是还有利用价值的老王,可作为备用王。在被囚期间,他群或他人蜂群出现失王时予以介绍使用。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蜂王产卵力不因被囚而受到严重的影响。采蜜期过后,在王台紧缺时,还可供分群需王之用。

4、实践表明,使用蜜蜂的囚王笼,绝大多数中蜂王囚后不能钻出,待蜂王身体继续收缩,还不能钻出时,介入新王台。对于比较瘦小的蜂王,我试过缩小“窗齿”间的宽度,就可以做到工蜂能进能出,而蜂王能进不能出。

在囚王笼中,对囚王还有断子清脾的作用,对处理幼虫病和巢虫病等很有益处。

总结:用囚老王换新王办法,可以减少采蜜期被迫分群的问题,保持并扩大群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