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農作物小麥、玉米和稻穀,你最喜歡種哪個?為什麼?

鳥雀林老王19966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得分地域,分氣候土壤等特定條件來決定的!

比如,在北方氣候乾燥的地區,沙性土壤,那麼就比較適合種植玉米,大豆和棉花等農作物!

而在多雨且氣候多溼的南方地區,則適合水稻小麥和油菜的種植。

小麥和油菜屬於冬春作物,而水稻則是夏熟作物。就拿本人生活的華東地區來說,從我走上社會起,一直與之打交道的農作物,就是水稻小麥和油菜!根本談不上喜歡不喜歡。

大家都知到,農作物是根據季節來生產種植的,不論你喜不喜歡,到了該種什麼的時候,你必須要第一時間去種植,因為農時不等人,一旦錯過了最佳種植時間,那麼你就必須投入的時間和財力更多更大,而且產量還會大打折扣。所以到了特定的時間,就必須要與時俱爭的去種植特定的植物!

比如,到了每年的四五月間,就必須要提前育秧,因為要為稻穀的生長搶時間,一般中晚稻的全生育期為一百三十七天!如果從時間上算,其時的冬春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而季節不等人,所以只得提前育秧,等冬春作物收割後,再大田移栽,這樣就為農作物的生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談不上喜歡與不喜歡!

但是非要說喜歡種哪個!相對比較而言,三種農作物,還是種植小麥最省時省力!因為種植小麥全程都是機械化作業,機種機收,而且小麥是冬春作物,病蟲害也少,耐地時間長,易於管理等, 所以三種農作物,種植小麥人是感到最舒服的。

不像油菜收割與脫粒全靠人工,而且天氣還特別熱,人體感受極不舒服!時間關係,就談到這裡。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小麥,玉米,稻穀是我國三大的主要農產品。他們各有各的優點。如果憑個人感覺最喜歡哪一種,我最喜歡小麥。

第一。因為我是北方人。對面食情有獨鍾。小麥加工成麵粉可以做好多的美食。包子,餃子,麵條,大餅等等。可以說我們北方的好多面食都是麵粉做的。所以和小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記得和一個朋友談到減肥的事情。他說如果想要減肥,晚上就不要吃饅頭了。因為饅頭容易讓人長胖。我說那哪兒行啊,不吃饅頭。還是吃飯嗎?吃飯不吃饅頭,我接受不了。所以說。我個人認為麵食對我們北方人是特別重要的。 第二小麥是我們這邊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祖祖輩輩都是種植小麥的。我們對小麥的感情也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我們的父輩。把我們土地,把我們的農作物,把我們的小麥。看作是自己的命根子一樣。

第三小麥加工成麵粉,還會產生麥麩。以前我們的麥麩,說句不好聽的實話,都是用來餵豬餵雞的。現在的麥麩有了很多的醫用價值。它裡面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潤腸通便,清除腸道內的毒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還有降血糖抗衰老的功效。

其實呢,不管是小麥,玉米,稻穀。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都有很大的用處。但是就本人而言,還是比較喜歡小麥。這也是各有所好吧。以上就是農人十里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來討論,不喜勿噴。

農人十里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三種農作物小麥、玉米和稻穀,我最喜歡種玉米。

是什麼原因讓我最喜歡玉米呢?

有兩個原因:第一,小的時候家裡就種玉米。每當收完小麥,就會緊接著在地裡種上一茬玉米。那時候,還沒有禁止焚燒麥秸,收完小麥後地裡留下的麥茬都會被人們點著,燒淨後的田裡一片漆黑,大人們會用犁把地翻一遍,然後撒下玉米種子。後來,禁止焚燒麥秸了,人們也就不在犁地了,收完小麥,曬上個十來天,直接用專用的工具在田裡鑽上一個個小坑,把玉米種子放進去就行了。每一個坑裡放上兩三個種子就夠了,這樣既能保證出苗率,也能夠在出苗後可以有個選擇,淘汰掉一棵弱的留下壯苗。我們把這個喊做間苗。那時候每到這個時候都是我們小孩子開心的時候,在大田裡瘋跑,逮螞蚱,偶爾被大人吆喝著幫忙點種子……這些都已經是心底深處的懷憶了,現在的孩子已經體會不到那個年代的那種快樂了。

喜歡種玉米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喜歡吃鮮玉米,哈哈。

到現在都懷念兒時的那種味道,那種種在大田裡,長長的包穀穗,大大的玉米粒,白色的那種,我記得我們總叫它馬牙白。每到天黑的時候,媽媽就會從地裡帶回幾穗,有時就放到大鍋裡煮上,嫌麻煩的時候就直接扔到燥膛裡。那香味,會傳出很遠。

現在的玉米已經找不到兒時的那種了,大多數都是偏甜味的水果玉米,或者是粘玉米,即使有那種不甜的,也不再是兒時那種濃香的玉米味了。但是我還是喜歡吃鮮玉米,幾乎每天一枚,粘玉米。


想出去走走看看的寒月


國內10大最重要的農作物品種,小麥第一,水稻第二,作為一個南方人的我更忠愛小麥,我非常喜歡用麵粉做一些麵食,像饅頭,花捲,包子之類的都是沒有小麥做不到的,雖然大米也有各種吃法,尤其在我們雲南,但小麥和大米,我更喜歡小麥的,非常多變,能做出各種各樣的麵食,想做什麼做什麼。

1、小麥: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地區。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而稻米則排名第三。

2、水稻: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結稻粒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

3、玉米: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來源,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滇南苗家二姐


我會選擇種植玉米,為什麼呢?以下是我的考慮:

1、我們當地的條件適合玉米的種植。

我們是北方地區,很少可見水田,又因為在山裡,土地並不算肥沃,沙石居多,故也不太適合種植小麥。但是我們這裡夏季雨水較多,溫度適宜,日照充足,有利於玉米制種,所以長久以來大多是選擇種植玉米。

2、種植玉米的成本相對來說偏低一些。

玉米種子、種植、管理、收穫等成本每畝約在400元左右,按照畝產1000來算,每斤賣1塊左右,大約每畝能掙600塊左右。

種植小麥產量比不過平原地區,成本卻也不比平原地區少。而水稻基本上是沒有種植條件的。

3、我們本地的農業指導也都是建議種植玉米。

中國地大物博,種植的農作物也是十分的多樣化,種植什麼最好?並沒有明確的評判標準,每個地方的人工成本、機械化程度、農資價格、糧食銷售價格等因素,都是我們需要考量進去的。



王木木在山下


在玉米、水稻、小麥三種作物中,單產最高的是玉米。
1.水稻最高產量記錄為每畝1000公斤。
2.玉米最高產量記錄為1500公斤。
3。 冬小麥畝產最高記錄為821.7公斤。眾所周知,冬小麥的單產總是高於春小麥的。這就是說,對所有小麥品種來說,最高產量是821.7公斤。
就產量來說肯定是喜歡玉米。但是水稻在我們這裡是主食,每頓吃菜吃得再飽不吃點米飯都感覺差點什麼一樣。玉米呢吃嫩玉米棒子也是極其美味的,小麥磨成粉也可以做出來許多美食。

所以說這個一定要從三者中選出一樣來作為最喜歡的,那是真的很為難


驍驍媽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我最喜歡種植小麥。我的家鄉就是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要農作物,稻穀種植的很少。對於稻穀它施南方的農作物,在北方小麥和玉米比較的話,我喜歡種植小麥。

小麥價格高,存放不減重

我們這邊小麥的價格現在一塊一毛錢左右,玉米的價格在九毛錢左右,在價格上小麥比玉米略高一籌。收穫完小麥,農民喜歡把糧食存起來,等到價格行情好的時候再賣掉。還有就是以前家裡做饅頭得麵粉都是自己磨面,存放的小麥進行挑選,然後運到麵粉廠去加工磨麵粉回家做饅頭,現在都不用了,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是糧食賣掉以後,直接去超市或者麵粉廠買成袋的麵粉。存放的話小麥不會減重,相對玉米的話玉米就會減重。售賣的話玉米不佔優勢。



收割方便,節省人工

小麥在成熟的時候,聯合收割機開進田地裡收割直接就出來乾淨的麥粒,如果麥穗比較乾的情況下,出來的麥粒我們可以直接賣掉,就不用再往家裡面運輸儲存了。玉米收穫就不一樣了,玉米目前來講的話,雖然機械化但是直接出玉米棒槌,我們還得拉回家晾曬,晾曬以後用顆粒機進行脫粒,脫粒以後再進行晾曬才可以儲存或者售賣。小麥比玉米省了中間很多人力。


管理簡單,省事省心

小麥播種以後等出苗全了灌溉一遍就可以了。玉米播種以後灌溉,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拔玉米苗。把那些緊挨著,還有連體的都篩選拔掉,留下好的,做到植株距離適當,這樣才能玉米高產。八零後的小夥伴大多數應該都經歷過拔玉米苗,雖然現在播種機實行勻播技術了,但是難免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人工去拔除的玉米苗。


小麥是麵食之源。

我們平常所見到的麵包,麵條等都是麵食食品,這些美食都是麵粉製作的,而麵粉是由小麥磨成的,沒有小麥能有這些美食嗎,我們北方華北平原一帶主要以麵食為主,饅頭為主食,我們的生活對於小麥是有依賴的。

小麥也是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而且現在我家裡就種植著小麥,前幾天剛灌溉結束。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面粉,而麵粉更是離不開小麥。


魯北農人


我最喜歡種植小麥。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處魯東南地區。我們這兒農村一年種著小麥和玉米兩種農作物。小麥是我們的主食。玉米則成了飼養業的主要原料。

說起我最喜歡種植小麥,不僅因為它是省時省力,易管理,風險低,收入高。更多的是與小麥難以割捨的那份情感。

記得小時候,我們全家吃著小隊裡的大鍋飯,靠掙工分吃飯。家裡有9口人,奶奶父母,還有我們兄妹6人,偌大的一個家庭,奶奶年老體弱,照看如同小燕子的我們兄妹。掙工分,全憑父母二人工分。年底分糧,隊裡採取的人三分七的辦法,發放糧食。看著人家一口袋一口袋往家扛著分到的小麥和玉米,父親則用布縫的小面袋往家提回糧食。回到家中,父母則是一陣陣嘆息。進入臘月二十以後,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飯了。看著鄰居們家家烙著香飄全村的麥煎餅,我饞得口水往肚裡咽。而我們家的年飯,則是用小麥換來的地瓜幹,軋碎推成糊子,用手滾出來的煎餅。不象麥煎餅那樣噴香有筋骨,而是苦中微甜,一卷就散,吃多了還虛飽,撐肚子。從那時起,我就想,自己什麼時候能夠吃上麥煎餅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這兒和全國農村一樣,土地實行了“大包乾”,我們家分到了9畝承包責任田,秋分之時,全都種上了小麥。入冬季節,望著綠油油的麥苗,沁人心脾。夏收之季,看著發黃油亮的小麥,喜笑盈盈。分地的第二年夏天,我吃到了人生的第一次那油亮發黃,散發麥香的小麥煎餅。我與小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改革開放40年來,每當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穫著金黃色的小麥,我就由衷感謝黨的好政策,也忘不了與小麥的那份情緣。

我是三友話三農。專注三農問題。歡迎評論留言和關注。





三友話三農


水稻,是我們南方人的首選,也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所接觸的農作物。也是因為我們這邊的地理條件,適合種植水稻。我們福建省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那麼這一分田基本種植水稻了。也是我們這邊以前的主要農作物。



多肉阿牛


小時記憶裡最舒服的是在麥田裡奔跑追逐,隨風波動的麥浪是現在想起來也最美的畫面,但要選擇最喜歡哪個的話確實難以選擇,民以食為天,你所世代居住的環境能種什麼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哦,就像我在雪域高原,我只能最喜歡青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