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導語

最近好多家長都存在一個共同的苦惱,那就是他們的孩子總是向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磨得他們沒有了耐心。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案例分析

一位媽媽講到,她家孩子看到天上的小鳥,問她“媽媽,媽媽,小鳥為什麼在天上呀?”她回答了孩子之後孩子又問“那我為什麼不可以飛呀?”再次回答了之後,孩子又提出一大串問題,總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往往讓她應接不暇。

相信這是大多數孩子在兒時的通性,他們對這個奇妙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腦子裡有好多大大的問號等著爸爸媽媽解答。

知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學到的知識也就越多。”由此可見喜歡問問題是一件好事,家長們應該高興。但是很多家長髮現,一些“怪問題”他們真的是回答不了,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怎麼辦呢?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一.為什麼孩子喜歡提怪問題

1. 孩子們的思維與大人不同

孩子們剛剛接觸到這個世界,對很多事情都是非常陌生的。他們看待事物的思維往往和大人們不同。我們已經與世界交手多年,而孩子們是與這個世界初相見。

所有的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陌生的,而且他們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好奇心又比較重,所以腦子都充滿著問題。

2.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世界上的事物在他們的眼中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在他們的眼中這些東西都是陌生的。為了搞懂它們,孩子們會提出很多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在我們成年人眼中非常的奇怪,非常的幼稚,但這些奇怪幼稚的提問是孩子瞭解這世界的途徑。

試想,我們家長又有誰不是從孩提變成現在的模樣,最初的我們都是滿懷著好奇去一點點了解這個世界,去獲得了知識。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3. 探索的興趣

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是“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它的意思是:希望你在外打拼了半生,經歷過挫折困難,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無奈後仍能保持自己的初心,做最初的自己。希望你還擁有著對這個世界探索的興趣,擁有著一顆童心。

長大了才知幼時的一切是那麼美好,那時候的我們對待不懂的問題是那麼想去了解去探索,而這正是孩子們現在擁有的。孩子們現在擁有的探索的興趣引領著他們提出了那一個又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二.爸爸媽媽該怎麼應對孩子的“怪問題”

1.耐心講解

陸登庭說過:“好奇心和求知慾造就了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著名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在他母親農場的樹下休息,突然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砸到了他的腦袋上,他沒有隻是喊疼,而是思考到:“為什麼蘋果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飛?”他帶著這個疑問問他的媽媽,他媽媽也不能解釋,而他的心中始終存留著這份疑問。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在他長大後,他再次想到了兒時的“蘋果落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探索,牛頓得出了萬有引力。所以孩子的每一個疑問的提出都是求知慾的表現,有時候我們可能無法準確的解釋,但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去破壞孩子尋找答案的慾望。

2.換位思考

孩子們的知識水平還沒有我們高,所以當面對提問時,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們用大人的道理去回答,孩子們往往是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答孩子們的問題。

用他們聽得懂的話去回答,真正解答他們的困惑。

4. 引導孩子

當孩子們向我們提問時,我們可以不立馬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去引導孩子自

己嘗試著去尋找答案。更要讓孩子們知道,遇到問題時,先自己去思考。在自己思考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將會對孩子幫助頗深。

孩子總是提怪問題?爸爸媽媽別再迴避,耐心解答更有利孩子成長

總結

“求知慾,好奇心是人類永恆的特性。”這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話。所以,家長們今後面對孩子們的“怪問題”,不要逃避不要厭煩,而是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孩子們提出問題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步,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在幼時養成愛動腦愛思考的好習慣,對孩子終身受益。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們成長。


育兒我們是認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