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代儒學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是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造成的?

╰冷月殘星べ


漢武帝時代,治國方針由漢初的黃老之學變成了“霸王道雜之”的董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的新儒學即漢代儒學,適應了漢武帝時代加強中央集權的要求。在漢武帝時代,外有北方匈奴人的襲擾和侵略,作為與匈奴人的妥協,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確立的和親政策非但沒有減少匈奴人南下的入侵,更讓其有恃無恐;內有地方上諸侯國的分裂之心,儘管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最終以中央的取勝而告終,但是王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徹底解決王國問題,消除國家分裂的潛在危險成為漢武帝必須要處理的棘手問題。在漢武帝時代,經濟實力與漢初的凋敝相比得到了空前發展,無論是農業還是商業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經濟上的高度繁榮使得漢初實行的與民休息、減輕徭役的黃老之學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大一統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學恰恰適應了這種國家新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學有幾大內容:第一是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這一內容既賦予了天子權力來源的至高合法性——不是受命於人而是受命於天,又要求最高統治者要合理使用手中的權力,愛惜民力,一旦統治者出現暴政上天就會示警加以懲戒。第二是宣揚國家大一統、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國家統一的政治架構中,思想統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為了控制老百姓的思想,董仲舒主張“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就確立了儒學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儒墨道法等百家爭鳴的局面就此成為了歷史,儒學成為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正統思想。第三是宣揚三綱五常,這一思想把君臣關係、家庭關係加以政治倫理化,深深影響了以後的王朝和普通百姓。

不過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孔孟時代的儒學是有差別的,董仲舒的新儒學既繼承了孔孟儒學中的仁、禮等學說並加以發展,又融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學說對傳統儒家學說進行了改造,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無論是在儒學發展史上還是在中國傳統思想發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影響。


歷史眾相


所謂正統思想,即在該社會佔據統洽地位的階級的思想。在封建社會里,正統思想就是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的統治思想。這種思想_經形成地主階級就千方百計地宣傳它、利用它,並不斷地改造它,使之更適合他們的需要。隨著時間的延續,封建統治階級的思想便成了正統思想。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漢代儒學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其原因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一探究竟。

適應了當時社會思想發展的需要

漢朝初期,百廢待興,黃老思想處於統治地位,暴秦的滅亡給漢初黃老思想的統治開闢了道路,也為儒學思想的復興提供了巨大機會。當時的儒生們適應歷史的需要,勇敢地擔負起復興儒學的重任:首先要恢復與保護儒家經典;其次要深化儒芓經典硏究;最後要恢復儒學的正統地位。代表人物有叔孫通、陸賈、賈誼、韓嬰等人。

叔孫通積極入仕,主動向皇權靠攏。秦朝時被徵為特詔博士。西漢初年,叔孫通與諸儒生雜採古禮及秦制共立朝制禮儀,因時制宜地將儒家學術運用於社會政治現實,使最高統治者意識到儒學的作用從而對漢初儒學的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司馬遷在《史記·叔孫通列傳》中,譽叔孫通為"漢家儒宗。陸賈是劉邦的左右近臣,據記載,陸賈寫了十二篇政治論文每在宮廷中讀篇高祖皇帝都會高聲喝彩。從那時起陸賈思想即成為漢初的國家哲學。其核心是老莊的自然無為原則。所謂自然無為並非要求政府什麼都不管而是要求政府不要恣意妄為儘量對民間事務少干預。賈誼主張禮法結合,以禮為主,其思想

的基本出發點是仁義和法治要本末分清,仁義德教是根本權勢法制只是輔助,這就表現賈誼的融合儒法為的新儒家思想特點他的民本、禮治洽思想也有明顯儒法融合的特點。

韓嬰以儒家思想為主體融合道家、法家思想,採取闡述經義的形式,即通過對儒家經典《詩經》的詮釋發揮自己的思想見解。他從反思秦王朝的敗亡入手,對秦的苛政暴刑進行嚴厲的批判提出禮法結合、王霸並用、順聖養民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

陸賈、賈誼和韓嬰的思想共同的特點是荀子的影響佔據了主導的地位,其表現形式是儒法融合,以法家的精神理解儒家的仁乂禮制,或在儒家思想中滲透以法家的思想和觀點。正是這些思想,在當時產生實際的影響,併為後來的董仲舒所繼承和發揮,成為董仲舒新儒學思想的重要特徵。

迎合了漢武帝治國方略調整的需求

漢武帝之所以選擇儒家來完成思想上的大統,是因為經董仲舒發展後的儒家思想迎合了漢武帝治國方略的轉換。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從他16歲登基開始就想調整治國方略。每個朝代都有大的方針國策周朝是以禮治天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秦是以法治天下,西漢初期是以黃老之術,無為治天下,漢武帝是西漢第七個皇帝,登基後襬在他面前有三個大的問題:

  • 諸侯國的權勢過大。西漢初年,劉邦借鑑西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經驗,刑白馬盟勢,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大封同姓王,到了後期弊端就顯示出來了,封國過大,幾乎所有封國都有能力與朝廷抗衡,比如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萬騎,和天子—樣威風。他還自造弓箭數十萬,府庫的珠寶玉器,多於京師。像這種情況“無為能解決問題麼,漢武帝認為不能。

  • 無為而治難以為思想上的大統服務。當時人們思想上的狀況,董仲舒曾概括為:"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現在人們學習和繼承不同的學說持有不同的議論,諸子百家遵從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追求和嚮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統一的法令制度;法令制度不斷變化,下級官吏和普通百姓無所遵從。面對這種情況無為能解決麼不能。

  • 和親不能根本解決匈奴的潛在威脅。西漢自高祖白登之圍後對匈奴都是忍氣吞聲,睜一隻眼閉隻眼,希望借和親保邊境的安寧,但自高祖以來文帝景帝一直到武帝初,匈奴就沒有停止過對西漢邊境的騷擾不同的只是規模而已,或大或小,面對這種情況無為能改變麼,最起碼漢武帝認為不能。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漢武帝要重新調整治國方略,他會選擇法家嗎?不會,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法家適合治亂,在和平時期仍用嚴刑酷法會激起民變,加速朝代的滅亡,所以他不會選擇法家,但他又覺得法家法術勢思想很管用;他會完全拋棄道家麼,也不會,畢竟文景之治向他證明了道家思想無論是宏觀的理論體系還是具體的執政方案有高明的地方,使得西漢政權不斷強大他把目光投向了儒家,但又覺得原始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觀念說不到他心裡,其仁政理念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就在這個時候代大儒董仲舒橫空出世。董仲舒引道入儒,提岀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並且王霸雜之,以法釋儒,最終實現儒道法的融合。

經董仲舒等發展了的儒家舉解決了漢武帝所面臨的冋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王攘襄夷。當這盆菜放在漢武帝面前時,他再也無法拒絕,照單全收從此儒家高居廟堂之上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正所謂"天人三策稱聖意,董生一舉天下知。

適應歷代帝王專制統治的需要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之所以能被歷代帝王所青睞根本原因在於他提供了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洽的理論基礎。

其一,它提供了大統的政沿洽思維定勢和政洽價值取向。在三國演義中有段經典臺詞,那就是—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為歷代統治者如果身處已合,則想合久一點如果身處分大統更是人心所向。縱觀我國朝代更迭真是應了這句話,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大亂之時,大統不但為帝王心儀更是民心所向,其他時期帝王都想江山統萬萬年。這種統一當然不但僅指政治局勢還指思想。

其二,儒家天人合”的天命觀,主張君權神授,為皇權的天然合法性搖旗吶喊。董仲舒提出了天意”、“天志的概念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皇帝是天的兒子,是奉天之命來統治人世的,人民應該絕對服從他們。這樣儒家就把神權和君權串在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皇權貝有天然的權威性,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把他朝會的地方稱為“奉天殿ν從此之後皇帝的詔書第-句話必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其三,以“仁為中心的“三綱五常確立了封建等級制度和人倫規範。所謂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三綱理論最早是由韓非子提出的,他在《韓非子忠孝篇》中稱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三綱理論體現的是完全的君本位思想關於君臣等關係原始儒教也有專門論述:從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體現的都是民本位思想。董仲舒融合法儒,把民本思想轉化為君本位思想,並引入道家的陰陽觀念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面,臣子妻體現

了天的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洽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洽秩序神聖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五常”實際上是“三綱的具體化,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所謂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可作簡單解釋如下:仁者,愛人。在與另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做到關照,即為仁。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能捨,幫人一把,即為義。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

因此敬人即為禮。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者人言也,要講誠守信。

儒家思想統治中國2000年之久,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家學說的影響之大、之深、之久可以和儒學相比。它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都對中國有深遠的影響。孔子開創私教之先河,有弟子三千,是偉大的教育家,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規律。比如慍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以及因材施教、“學而時習之"等,至今都仍為我們所遵循。放眼世界,無論是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還是中國曆經外族入侵依然保持融合而生生不息,儒家思想在這一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東亞乃至全世界,影響都是巨大的。中國的漢字、律令等儒家文化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裡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受到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晌,至今都還很明顯,韓國女性成年時都要進行月光祭這就是儒文化。在歐洲以伏爾泰、盧梭等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啟蒙先驅吸取了孔孟學說伏爾泰甚至建議用儒教代替基督教。歐洲新思想與儒家思想相結合積極推動了近代啟蒙運動的發展。


歷史365


漢武帝期間董仲舒上書“天人三策”,此後中國封建王朝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思想體系,直到今天對我們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漢武帝唯獨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為主流呢?

因為“天人三策”為漢武帝提供了統治思想。

漢武帝一生做了兩件事,一件為加上中央集權,一件為打擊匈奴。


在第一件事情上董仲舒為他提供了思想體系。

“天人三策”解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2.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3.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

4.建立太學,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對任子訾選制。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

第一條: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老天爺讓我給你們做皇帝的,這是上天的意思,老百姓要認同“天”的決定,服從我的統治。“天子”天的兒子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另外董仲舒還有一層意思,當天子做錯事了老天爺會以天災為信號,告誡皇帝你的做法不對,當然天災根本不會由人能夠決定的,所以這層意思實際上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帝王的權利。

所以說第一條的意思是使廣大群眾認同自己的統治有了理論基礎,這是不是在加上中央集權呢?應該是的。


第二條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秦始皇期間曾經焚書坑儒,其目的呢?

無非就是限制人們的思想,尤其是焚書。

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李斯向秦始皇建議以前中原大地散亂都是由於大家看雜七雜八的書,通過讀書大家漸漸產生了各種想法,所以一概燒掉,只留種樹,卜卦,醫藥之類的書。

這個方法對嗎?

肯定不對,於是漢武帝改了方法,如果說秦始皇屬於禁止,那麼漢武帝屬於引導。

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講究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這些思想都是對漢武帝的統治有好處的。

所以說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也是加強漢武帝的統治的。

第三條 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

簡單點理解就是說江山統一這個事十分重要,而且突出王的重要性。

秦始皇統一以後改分封制為郡縣制,但是秦亡以後各路諸侯紛紛建國,劉邦建立西漢以後採取了折中的方法,邊遠地區分封制中央地區郡縣制。

所以說漢武帝名義上為權利最大的擁有者,但是地方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皇帝的權利。

這就為劉邦的後代子孫出了難題。

而大一統和尊王攘夷的提出又讓漢武帝有了理論基礎,我們都知道分封制實際上屬於國中之國,有了這個理論基礎漢武帝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加強集權,於是有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一步步的削去地方權利,使權利迴歸中央。

所以說大一統和尊王攘夷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至於第四點就更好理解了,就是選拔人才,只有優秀的人才為自己服務才能更好完成中央集權。

綜上所述:董仲舒上書的天人三策完全符合了當時漢武帝的政治需求,而董仲舒本為儒生,由此確立了以儒家思想的為正統的主流思想,班固在《漢書》評價為罷黜百家,表彰六義,直到後來演變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以上內容是我對此問題的回答。

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關注,我是愛好歷史的上班族。


上班族聊歷史


兩者是互利互惠的關係,簡單地說來,漢初的政治結構是皇帝和地方諸侯共治天下,中央之中還容易有外戚、軍功貴族干政。皇帝想要加強權力,可是朝廷的中上層全部被軍功貴族壟斷,只能夠提拔寒門出身的儒家士子作為自己的爪牙,同時從思想上向天下人灌輸“君為臣綱”的觀念,所以儒家文化就成為了正統思想,國家也實現了皇帝的中央集權。

在漢初,漢高祖和諸侯王之間缺乏嚴格的君臣關係,他們實際更類似於合夥人的合作伙伴關係。漢高祖登基為帝是因為“功最高,德最厚”,被諸侯擁戴為天子。君臣尊卑的等級觀念體現得並不明顯。而列侯在侯國內的權力幾乎可以比照天子,猶如國中之國。呂后崩逝後,絳侯周勃、曲逆侯陳平剪除諸呂之後廢黜少帝,擁立新君。其權勢之大甚至已經超越了天子,絕非人臣之禮。所以,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漢初的軍功貴族實際上是與天子共治天下。天子治理下轄的中央地區,諸侯王、列侯管理自己的封邑。本質上是一種分權的思想,還遺存著周代分封的核心理念。而儒家則將求“三綱五常”,“君為臣綱”。君臣尊卑分明,猶如天地雲泥之別,這條紅線是任何人也無法逾越的。儒家尊崇君權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延綿千年而不斷的理論根基。君王為了得到真正的大權、實權,自然要重用白衣儒生、寒門貴子,用他們來取代軍功貴族。再通過酎金失侯等一系列事件,從根本上削減貴族的勢力,力求達到“朕即天下”的大國氣象。

所以說,儒學和皇帝是互利互惠的關係,儒家思想替皇帝管理天下人的思想,皇帝有了權力之後重用儒家士子,儒家士子再幫助皇帝進一步實現中央集權,彼此成為了更好的合作伙伴,各取所需。


經典守望者


1、漢武帝繼位後,朝政由竇太后把持,且推崇的是道家學說。

2、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形勢嚴峻:

a、邊疆受到少數民族的威脅,如匈奴等。

b、地方藩鎮勢力過大對中央形成威脅。

c、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加劇!

面對這些嚴峻的形勢,只有加強中央集權。才能使漢武帝的主張得到實施,才能改變文景兩帝和竇太后所倡導的道家無為,對匈奴等少數民族、對地方藩鎮不動用武力的策略!

而儒家的君權神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思想正好可以解決中央集權的問題。同時,儒家的仁政也有助於減輕對農民的壓迫,緩和階級矛盾!

於是,漢武帝為了實施自己的主張,就必須加強中央集權。而加強中央集權就要是儒家成為官方正統的思想!


洪古太荒


一個大一統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國家,需要一套強調君權、強調大一統的思想來裝扮和教化人民。漢代儒學,不同於傳統儒家思想,它的新思想成分恰好成為漢武帝打造一箇中央集權主義國家的必需。


一、改頭換面的新儒學

傳統的儒學,或者說儒家思想更為貼切,它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思想體系,其內容主要包括周禮、詩經、魯樂、騎射技術等,它主要是教導人們做人的品德和自我修養,對於社會的建設國家的統治只是提供了空泛的口號,並沒有提供實際的搭建國家權力機構的方法。而到了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這位縱橫於學術江湖的儒家大拿,他清楚經歷過混亂的戰國時代,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老百姓,無論是思想界還是朝廷建設,都需要一個統一的、利於國家統一的、滿足統治者需求的一種思想理論,於是在漢武帝的支持下和董仲舒的操作下,一個不同於過去儒家思想的新儒學出現了。

新儒學,是董仲舒結合道家、陰陽五行學說、法家等思想提出的新的儒學,它強調三綱五常,強調君權神授,強調天人感應等,它主要要求社會需要秩序,而皇帝的權力是神明賜予的,不得違反等,這是一種比傳統儒家思想更注重政治需要和實際應用的新儒學。

二、和新儒學一拍即合的漢武帝

經過了漢初的建設發展,到了漢武帝這個年輕天子的時候,漢朝已經有了盛世前的光芒,那麼一個盛世王朝應該是怎麼樣的?僅僅是遼闊的疆土嗎,僅僅是強悍的軍隊嗎,僅僅是繁榮的經濟嗎?都不是。因為再遼闊的疆土、再強悍的軍隊、再繁榮的經濟,一旦不在自己掌握之中都將成為災難。所以,真正的盛世王朝一定是一個掌握在自己手裡並有序運作的王朝。於是漢武帝找到了董仲舒,一拍即合,維護漢武帝中央集權統治的新儒學產生了。

強調三綱五常、強調君權神授、強調天人感應的新儒學,其目的本就是為了服務於漢武帝打造中央集權國家的需要,是思想發展受制於帝皇意志的表現。


愛鏟屎的貓


漢代初期,儒、道兩家在政治、思想上的鬥爭相當激烈。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與漢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因為實行了這種廢除別家的思想,推崇儒家思想的統治政策 漢武帝時因為多年來的休養生息政策,國家實力逐步強大。統治者可以改變無為而治的策略,開始有所作為。董仲舒提出了這種方略,以統一思想,並且為政策尋找合理解釋。他改革了儒家的傳統思想,宣揚統一。被皇帝接納。所以獨尊儒術了,其他家的思想被拒絕在國家的主流思想之外。


偉哥隨拍


漢武帝時開始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將儒家思想奉為正統,此時的儒家已經進化成了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的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興起的百家爭鳴,秦朝以法家為尊,導致爆秦二世而亡。漢初推崇道家思想“無為而治”,隨著國家發展,經濟恢復,實力強大,百姓也安居樂業,但是朝廷的掣肘太多,為了鞏固統治,需要建立新的統一思想。

儒家的思想本是“民貴君輕”,忽視了皇帝,於是董仲舒應運而生,他認為天與人相關,將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思想,改造成了天人感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皇帝代表了天道,任何人都要服從。

這些都是服務於皇帝的統治,於是漢武帝開始“獨尊儒術”,進一步加強了君主集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