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多果园"来讨论需求分析与方案选择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析下拼多多App里边的“多多果园”这款小游戏,利用需求分析与方案选择的方法,将多多果园对应的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进行拆解与分析~

一、产品介绍

1. 产品简介

“多多果园”是拼多多2018年4月推出一款休闲社交游戏,在线上虚拟的水果园中,用户给果树浇水帮助其成长结果,在拼多多APP的多多果园中虚拟种植果树,水果成熟后,玩家可以收到平台赠送的真实水果

从

产品截图


2. 产品入口

从

产品入口


3. 界面简单分析

从

界面简单分析


“多多果园” 不仅仅是拼多多中集成的一款小游戏,也是一个连接着平台、果农、商家和消费者形成电商购物闭环平台:(1)用户栽种虚拟果树(2)平台运营游戏,分发订单,采购水果(3)果农采摘果实(4)商家收购果实发货(5)用户收获果实,再次栽种虚拟果树


二、目标用户分析

1. 产品定位

“多多果园”小游戏采用的也是“社交+电商”的方式,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这款游戏旨在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种植自己的果树,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从

多多果园


2. 用户分析

从


多多果园(拼多多)的用户相对比较分散,以人口密度较大的发达城市为主

从


多多果园(拼多多)的用户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30岁~50岁的用户占绝大多数


3. 目标人群分析

多多果园主要吸引着以下几类用户:

(1)家庭主妇:典型的价格敏感型用户,空闲时间较多,消费时价格为首要购买因素,质量处于其次,群体亲密度高,会为了优惠参与相关活动

(2)学生群体: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但生活费有限,消费水平不高,价格优惠后的商品对他们有一定诱惑力,同时学生群体中也流行养成类社交活动

(3)刚工作的年轻人:收入水平较低,没有什么积蓄,一定程度上愿意购买价格实惠的商品,同时也会为了价格实惠去参加线上的优惠活动

(4)退休老人:退休在家,空闲时间很多,在拼多多中能够消磨空余的时间,他们对商品质量的分辨能力较低,也容易被低价活动所吸引

(5)被亲友圈拉进去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可能平时并不经常使用拼多多以及多多果园小游戏,只是直接被亲友拉来替他们砍价以及浇水的


三、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分析

1. Step1业务需求分析

从

业务需求分析


2. Step2用户需求分析

从

用户需求分析


四、优化改进方案

1. Step3关键因素分解

从

关键因素分解-业务需求部分


从

关键因素分解-用户需求部分


2. Step4设计需求归纳

(1)用户体验路径

从

用户体验路径


(2)用户情感坐标

从

用户情感坐标(数据来源为个人体验)


五、思考与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拼多多不仅以“拼购”作为核心创新,辅以“砍价、助力、拆红包”等技巧性手段,同时也以营销式产品设计的“多多果园”作为吸粉利器,同时增加用户粘性,多多果园主要是依靠水滴,后期还会需要肥料

水滴来源:1. 每天的任务;2. 拜访+偷取好友;3. 购物成功;4. 邀请好友;5. 新用户下载APP;6. 别人拜访自己获得;7.定时定点领取水滴福袋中获得;8. 抽奖等

肥料来源:1. 购物成功;2. 抽奖等

多多果园不仅具有基本的养成体系,同时也给予用户很多有趣或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次购物就可以获取 30-50g 水滴,对用户(特别是新用户)来说是一种超出预期的诱惑;只要对方点击过你的果园链接,就会成为你的果园好友,出现在页面下方的好友列表,同时到访好友果园之后可以获得水滴,也可以偷取好友水壶内的水……

在用户乖乖地为了水滴完成这么多日常任务帮助拼多多达成增长、转化之后,一箱成本几十元的水果,可能已经换回几十倍的投资回报率

尽管多多果园的表现如此地优异,但是个人觉着也仍然存在一些改进的地方:

在相关平台下载页面上,并没有较多的多多果园宣传信息,新用户对拼多多的了解更多地只是聚焦于拼团、砍价等,不是特别清楚有这样一个活动页面

在进入拼多多平台后,多多果园的进入页面在用户个人页中,入口并不明显,也不便于用户发现

进入多多果园后,新手引导的步骤逻辑可能有些跳跃,第一次跟着熟悉流程可能会有些乱,同时我个人也觉着不同的活动入口遍布在屏幕周围也有一些乱,想着可不可以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把平台内活动与跨平台活动区分开来,应该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可以也多多设计下水滴/化肥的获取信息,在用户水滴用完之后及时告知其他的获取途径,应该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不过总的来说,多多果园依然是一个优秀且重大的营销战略功能,通过社交游戏发展强用户关系链,提高用户留存和转化,并将原本彼此独立的各个业务功能、运营版块进行链接,能够建立起用户粘性和分享习惯


完稿时间:2020.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