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在歐洲的歷史長河之中,存在著一個隱藏在黑暗下的幽靈組織,這個組織一直保持神秘,因組織內部制度森嚴,所以鮮為人知。

直到今天也有許多人認為它僅僅只是一個騙局,根本不曾出現過。該組織的標誌性圖案為血紅色的玫瑰花中心鑲嵌著一枚神聖的十字架,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玫瑰十字會。

在歐洲民間野史的記載之中,這個組織的成員人人都會鍊金術,他們可以和神靈交流,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上天的旨意,但實際上,歷史上所記載的玫瑰十字會僅僅是15世紀羅森克洛茲(有人認為是弗朗西斯·培根)在德國創建的文學社團罷了。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社團,居然讓歐洲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一、三十年戰爭前夕,三本書將玫瑰十字會從幕後推向了臺前

17世紀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和啟蒙運動時代交替的節點,在這一時期,理性、科學與魔法、宗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在歐洲土地上進行著激烈鬥爭。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這種鬥爭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著許多類似的地方,它不僅讓許多古典神秘主義,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還讓許多新興學說得以發展壯大。如果對這一段歷史進行總結規劃課,我們不難發現16 14年歐洲所發生的變革是這一系列鬥爭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1614年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依然盤踞在歐洲大陸之上,帝國表面雖然風平浪靜,但各個勢力集團多年的明爭暗鬥讓歐洲各地早已暗流湧動。這時的歐洲就像一個火藥桶,只需要一丁點火星就會轟然炸裂。這種現象,讓歐洲的各個勢力集團不敢輕舉妄動,導致歐洲出現了一個權力真空時期。

藉助這個時機,有人分別在1614年,1615年和1616年匿名發佈了三本關於玫瑰十字會的書,分別是《兄弟會傳說》、《兄弟會的自白》和《基督徒羅森克魯茲的化學婚禮》。這三本書發佈之後,在歐洲各地造成巨大震驚。因為在歐洲社會上流傳著一些關於玫瑰十字會的記載,讓很多人都它當做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傳說。

這些傳說將玫瑰十字會包裝成了一個上帝派出救援人間的組織,如果人們將它作為自己的信仰,那麼上帝就會在他死之後派出天使接引他們前往天堂。這種傳說,在受科學文化知識滋養多年的現代人看來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在當時的歐洲,受天主教會影響,許多人都對天堂地獄深信不疑。

原本玫瑰十字會是一個虛擬的組織,讓他們根本沒有一個朝拜的對象,只能遐想。如今它橫空出世,讓這些人們對玫瑰十字會的一些遐想變成了現實,轉瞬之間就讓許多人成為了玫瑰十字會的忠實信徒。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玫瑰十字會從幕後走到臺前的過程和國內的“魚腹藏書”、“斬蛇起義”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扯上了上天這塊大旗,讓自己站在道義的制高點,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營銷手段。不過這個手法雖然低級,但確實有效。

雖然玫瑰十字會並沒有以任何形式直接招收教徒,但這種手法讓玫瑰十字會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擁有了巨大的民間號召力,同時,還沒有讓他喪失那份神秘感。不過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玫瑰紅十字會過於神秘,讓社會上一直有一小部分人對他的真實性抱有懷疑態度,但這並不影響大局。

二、玫瑰十字會的革新思想,直接或間接的引起了歐洲三十年戰爭

就像“魚腹藏書”之後陳勝吳廣便揭竿而起,“高祖斬白蛇”後劉邦便投身於反對秦朝的鬥爭之中一樣,在有“上天”支持後,玫瑰十字會也開展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事。

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感,雖然有三本書揭示著玫瑰十字會存在,在歐洲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團體或組織以玫瑰十字會自稱。就在許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騙局的時候,玫瑰十字會又發表了一系列的書籍,使謠言不攻自破。

在這些書中,非常露骨表現了他們對宗教和當時所謂科學的唾棄。同時,他們還大力宣揚革新思想,以此推動普通世界改革。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這類觀點根本無傷大雅。但別忘了,當時的歐洲是個火藥桶,一觸即燃。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革新思想在歐洲大陸上廣泛傳播,讓許多人開始反對天主教、君權神授的舊思想,使他們成為了新教徒。新教徒的存在在當時的教會看來就是黑暗異端,直接導致許多狂熱的天主教徒,對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

俗話說得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新教徒反抗的過程之中,產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

相信許多人對這場事件沒有太多瞭解,但是他引發的歐洲30年戰爭,相信很多人都有所瞭解。這場戰爭由宗教分歧引起,但逐漸轉換成了資本主義和封建王權之間的鬥爭,是一場創新派與守舊派的戰爭。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場戰爭在直接或間接上,背後都有著玫瑰十字會的影子。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在戰爭持續的30年之中,大到俄羅斯、德國,小到西班牙、葡萄牙幾乎每一個歐洲國家都被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之中。在這場戰爭中所死亡的人數將近8000萬,相當於今天歐洲人口的1/9。也正是這場由革新思想所引發的戰爭,才讓歐洲徹底脫離了宗教的控制,正式步入近代社會。

同時,這讓戰爭還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為日後歐洲一體化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在戰爭中受創後,玫瑰十字會藉著啟蒙運動浴火重生,經久不衰

30年戰爭的威力不亞於一場核爆炸,作為核爆炸的核心地帶的德國受到的波及十分巨大。據史料記載,德國60%的人口在30年戰爭之中喪失了生命。毫不誇張的說,30年戰爭摧毀了半個德意志帝國。而德國正是玫瑰十字會的發源地,傳說中的玫瑰十字會的總部也震懾在德國首都柏林。

因為德國局勢不穩,玫瑰十字會員被迫放棄了柏林這一塊根基深厚的根基地,他們長途跋涉向東遷移。在喪失了公眾影響力之後,玫瑰十字會成員開始潛心研究科技,他們相信通過數學可以解釋世間的一切真理,驅逐愚昧的黑暗。但是,沒有了群眾基礎,即使科研再成功,玫瑰十字會也只是傍晚的太陽,逐漸日薄西山。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都會扼腕嘆息,認為輝煌一時的玫瑰十字會就此成了。但是,一個組織的繁榮昌盛往往離不開一個時代的文明。

在在30年戰爭之中,歐洲原有的文明體系崩塌,讓歐洲在文化制度方面陷入了一個權力真空時期。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一場思想革命從法國巴黎席捲了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它就是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同時它還宣揚“科學理性”,強調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大家看到這些核心思想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和玫瑰十字會早期的教義綱領幾乎完全相同。於是乎,日薄西山的玫瑰十字會藉著啟蒙運動的東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這一次的迴歸,少了一些營銷多了一點真誠。而且在迴歸之後玫瑰十字會不再注重宣傳自己的思想,他轉而開始研究數學,希望用數學來解釋世間所有的真理。這種方式雖然讓玫瑰十字會的影響力再也回不到30年戰爭之前的如日中天,不過,由於有了科學基礎,讓玫瑰十字會思想的說服力更加巨大,雖然會員少了很多,但每一個都是“死忠粉”。

“迷霧中的精靈”,宣揚革新的玫瑰十字會,為何讓戰火席捲歐洲

玫瑰十字會也以數學為基礎,拓展出了鍊金術、占卜術、觀星術等等“自然魔法”,為現代化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的蓬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而且,因為有著一批“死忠粉”,讓玫瑰十字會在日後的發展之中雖然在形式上不斷變化,但玫瑰十字會依然還是玫瑰十字會,並沒有像其他學說那樣喪失了本性。即使在今天,玫瑰十字會依舊存在在歐洲人的生活中。

最初的玫瑰十字會,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下,沒有人可以一探究竟。血色玫瑰花中心鑲嵌的神聖十字架,吸引了無數的人去探索去追尋。彷彿是聽到了世人的訴求,三本書將玫瑰十字會從幕後推向了臺前。這雖然像是一種營銷手段,但從這件事的背後,我們不難看出玫瑰十字會渴望為世人帶來更美好的世界。

同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他還能保持初心,用屬於自己的方式來為這個世界創造福音,就更加難能可貴。今天的我們以旁觀者的姿態去審視玫瑰十字會,發現在他的成長軌跡之中,雖然有著與時代不相符的特徵,但總體來說,他依舊是一個既神秘又偉大的組織,值得我們去銘記。

參考文獻:《三十年戰爭史》、《啟蒙觀念史》、《舊制度與大革命》、《九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