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鑫“疫”線的“錚錚漢子”

2020年春節,一場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在華夏大地上下進行著。病毒無情,荊楚有愛。疫情來襲,一些善良而勇敢的普通人,逆風而行自願奔赴疫情一線,成為了新時代可愛可敬的“逆行者”。疫情期間,大冶市東風路街道東鑫社區有這樣一支志願隊,他們用鐵肩擔道義,無愧鐵骨錚錚的“硬漢”之名。

因為疫情,聚首在“疫”線,青春年華多了一件壯舉。

金豬辭歲瑞鼠迎春之際,一場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華夏大地。疫情初期,由於東鑫社區地處新城區各大交通要道之間,轄區小區人數多,防疫形式較為嚴峻。在市委的全面動員部署下,200多名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參與防疫工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區人手不足的被動局面,但社區仍然存在不少實際困難。

柯偉,東鑫社區黨委書記,一名85後社區黨組織書記,也是大冶市為數不多的男性社區書記。疫情期間,他的妻子正懷二胎身孕,家中還有一個11歲的兒子,都需要人來照顧,但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堅守社區,以社區為家,始終沒有回過家。他認真分析了當前社區的防疫形勢,盯住了社區部分圍欄圍擋存在人員翻越隱患、個別小區地下車庫存在防控漏洞以及小區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難以滿足等突出問題,經過與“第一書記”、蹲點幹部研究討論後,決定成了一支應急突擊志願隊伍,有針對地解決以上問題。

在柯偉的親自動員招募下,來自不同行業的侯漢波、劉群、李俊等三人迅速來到社區報到,並由柯偉兼任隊長。巧合的是,他們同為85後,並且是同一屆的校友。在簡短的動員會上,幾位不愛拖拉的率性漢子乾脆利落地進行了表態:無條件服從社區安排,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東鑫“疫”線的“錚錚漢子”


“守護我們大冶,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政府的事,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做的事。”

“病毒是所有人的敵人,在抗疫期間,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個時候,就是要每個人聽從政府的指揮,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克時艱,共抗疫情。”

話雖不多,事理卻明。就這樣,一支疫情期間的特別行動隊就這樣成立了,幾個多年的老校友,因為這次疫情匯聚到了東鑫社區抗疫一線,這也註定了將為他們平凡的日子添上不平凡的一筆。

因為責任,擔當在“疫”線,韶華時光多了一份回憶。

有人說,疫情就是一面鏡子,能照出人性。但是,在大災大難面前,中國人民從未低頭。因為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四位突擊隊員在工作中都懷有同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只要疫情能夠早些勝利,哪怕付出再多些汗水,甚至流些鮮血也是值得的。

在疫情膠著階段,上級要求要迅速上門入戶開展健康摸排大行動,雖然大部分居民都有黨員幹部來進行包保,但是一些住戶由於種種顧慮沒有及時配合,致使出現一些空檔。經社區研究,決定由應急突擊志願隊出動,對全轄區未配合的住戶進行二次摸排,務求做到應摸盡摸、不漏一人。隊員們二話不說,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毅然挑起重擔,上樓入戶,深入摸排,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確保了社區住戶數據全覆蓋。

東鑫社區下轄7個小區,出於防疫需要最終確定只留6個卡口值守,其餘路口全部封擋。由於大部分小區均為新建小區,與外界連通出口較多,導致圍欄封擋難度較大。柯偉帶領隊員們對各小區進行了多次全面摸查,對所有可能有人員車輛出入的口子進行一一封擋。四個人帶著紅袖章,手拿鉗子、錘子等工具,提著鐵絲、鋼絲、隔離網等修補材料,穿梭在各個小區之間,對全部的圍欄圍擋進行巡查查漏補缺,發現破損或可疑的地方,及時進行加固維修,成為了疫情期間的一項常規工作,也成為了社區裡的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東鑫“疫”線的“錚錚漢子”


由於疫情期間,天氣仍然較為寒冷,不時有颳風下雨,值守黨員幹部十分辛苦,特別是值夜班的同志,還要忍受冷雨寒風。志願隊員看到後感同身受,第一時間為6個卡口值守的黨員幹部搭起了帳篷,同時,經社區研究後,決定由隊員們每週採購一次木炭,並配送給卡口值守點,讓值守黨員幹部雖然在寒風中執勤,但是倍感溫暖,受到卡口值守人員的一致讚揚。

這一切都源於一個普通中國公民的責任,也出於一個普通大冶市民對大冶的責任。相信多年後,當隊員們回首往事時,必將為今天的付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因為感悟,成長在“疫”線,友情歲月多了一種經歷。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他們處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間,他們幹著事業、揹著家庭,他們充滿激情、心懷夢想。如果不是因為疫情,他們或許正在觥籌交錯、鶯歌燕舞,或許正在歌舞昇平的盛世中默默前行,或許正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他們開玩笑地說,疫情又讓他們長大了。近50天的時間,為了保障小區孤寡老人、獨居老人和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吃飯問題,他們入戶送米送油送菜;為了初三、高三學子在家複習,他們上門送書送複習資料;為特殊類病人購藥送藥、為困難戶送口罩等等。這些平時不起眼、不屑於的小事,都讓自覺得偉大、感動與成長,有種“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的成就感 。

東鑫“疫”線的“錚錚漢子”


東鑫“疫”線的“錚錚漢子”


工作之餘他們感慨道,平時忙於自己的工作和業務,總覺得社區工作總是些東家長西家短、雞毛蒜皮的小事,沒什麼難度。通過此次疫情,才知道社區是聯繫政府與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大多數時間要與居民群眾面對面,好多工作會得不到理解,甚至會受委屈、遭白眼、被埋怨,真的需要耐心、需要經驗,更需要一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心。

志願隊員們也並非鋼鐵之軀,他們身後也有柔弱的妻兒,這段時間以來,他們一直連軸轉動在各個小區中,這些全能的隊員們毫無怨言、從未抱怨。由於疫情,雖然許多居民沒見到過他們真誠的笑臉,但是他們的行動詮釋了志願者精神,也讓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難忘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