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变通隔离“洋女婿”,媚外思想何时休?

作者/曹形龙律师


2020年3月20日15时42分,上海的新民晚报,报道了一条自我表扬的新闻:一位英国女婿,辗转去过德国、法国、瑞士,最终通过台北转机,回到上海。这位英国女婿刚有了两个月的孩子,上海妻子和上海丈母娘都希望他集中隔离观察。这位洋女婿就是不愿意!上海某居委会最终想了一个所谓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上海妻子和上海丈母娘带着两个月大的孩子去亲戚家住,让英国女婿一个人在他们家自我隔离。上海居委会把这件事情报到新民晚报,想作为正面典型宣传一下。笔者就此发表如下观点:

一、居委会的做法,是媚外思想在作怪。

明朝、清朝的中期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使团马戈尔尼访华期间,帝使团不愿意下跪,“天朝上国”的乾隆皇帝认为有伤国体,无商量的余地。最后马戈尔尼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妥协,采取了单膝下跪的折中做法。一时作为天朝大国的外交惯例,也揭开了我国近现代同欧美等国的外交序幕。当外国的坚船利炮炸开了我国的国门的时候,愚民们本来对封建君王的奴才秉性转嫁到对洋人的惟命是从。八国联军进中国的时候,为洋人架梯子攻城的竟然是中国的老百姓。近现代以来,我们被西方列强欺负的很惨,洋人的“高大”形象在某些人心中渐渐形成。大疫当前,国人奋力灭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料被世界各地的“输入”性病例折腾地压力山大。我想洋女婿也是本着我国高效的治疗手段奔回来的吧。看官朋友看看其辗转3国又转道台湾就是奔这来的!既然是中国女婿,有可能还是中国国籍(这个可能性比较小),我们当然允许其来探亲。前提是,他要遵守我们的隔离规定。国内跨省活动都要居家隔离,更何况国外来上海呢。上海某居委会人员变通的做法,没有一视同仁,甚至给他了有别于国人的特殊待遇。我想没有人给这些居委会人员施加压力,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并且认为这样做就对得起国际友人,用对自己的做法甚至有些小兴奋,叫个媒体来报道一下吧,媚外的思想不言自明。

二、洋女婿的傲慢、居委会事人员的媚外,终于撞出了火花。

英国的女婿到了中国就应当入乡随俗,既然和中国人组成家庭就应该遵守我们的制度。大疫当前,英国女婿不远万里、转道几国,我想其不仅仅是探亲而来,有可能是为了保命而来。我国经历了几个月的疫情,有个自己的一套隔离方法。英国虽然已经摒弃了此前的“群体免疫”理念,转而主张积极抑制病毒,也不可能有我们国家如此强大的抗击疫情防控执行力。英国女婿不愿意集中隔离,究其原因还是傲慢使然。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响应国家号召的,也不像西方人那样有许多个性的想法,政府下命令了,老百姓执行就是了。英国女婿肯定不这么想,他可能想自由并自认为是国际友人。其骨子里的傲慢,遇到了媚外的居委会事人员,才实施了这个所谓两全其美的方案,撞出了火花。

三、洋女婿事件使上海市政府进一步细化了境外来沪人员的隔离措施。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洋女婿事件促使上海市政府3月23日,对境外来沪人员的隔离措施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将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人一间”调整为“一人一户”或“一人一家”,即一个居住地址只能居家隔离1人或一家返沪成员,或家人承诺共同居家隔离。对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集中隔离。社区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对中外人士是一视同仁。疫情期间,华人被歧视的事件屡见报端。我们是负责的大国,不搞歧视,但也不能媚外。上海市政府对中外人士一视同仁的态度,也展现了我们的包容与大度!

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声:国人和“洋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3月24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就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相关问题联合答记者问,明确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或者无国籍人,只要在出入我国国境的过程中实施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的犯罪行为,都应当适用我国法律,适用统一的司法标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两高答记者问,释放出一个信号:无论中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外国人来中国,要老老实实,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准撒泼耍横,否则绳之以法!中国也不是躲避疫情的天堂,最好在你们国家好好呆着,不要跟中国添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