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員工仍需加強個人防護,但不提倡“過度消毒”

  天山網訊(記者 康顥嚴)進工作場所後究竟需不需要全天戴口罩?參加會議、食堂進餐及回家後有沒有必要全面消毒?3月29日,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就復工復產後企業與個人疫情防控注意事項作出最新解讀。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玲介紹,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為了把風險值降到最低,社會、企業及個人的自我防護仍在繼續。企業復工復產後,仍需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加強對員工的健康管理和監測,做好工作場所和公共區域疫情防控與管理。

  “如公共區域疫情防控與管理方面,重點在減少人員聚集。少開會、開短會、開視頻會,保持人員間距,戴好口罩。”張玲解釋,進入工作場所後要根據實際工作場景決定是否戴口罩,如果在辦公獨立、環境清潔通風、定時消毒的環境中,可以不佩戴口罩;如果是多人合署辦公,按照“少接觸,少聚集”的原則,則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

  對於參加會議、食堂進餐等在人群聚集場所逗留及回家後,是否需全面消毒,張玲表示,返家後洗手等必要的消毒以及將外衣相對隔離掛置,這些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但是不提倡“過度消毒”。

  有些市民回家後使用家用紫外線燈為外出所穿衣物消毒,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如此,而且暴露在紫外線中皮膚和眼睛會受到傷害,使用風險較大。又或者此前不少市民會用酒精噴灑車輪和鞋底,這些行為都屬於無效的過度消毒。

  “疫情防控中每個人做好‘手衛生’是一項重點,勤洗手可以有效阻斷接觸傳染途徑,清潔消毒的對象也應該是手部常接觸的位置和物品,如私家車方向盤、車門拉手,以及鑰匙、燈開關、遙控器等物品。”張玲說,同時,企業也應對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教育,讓員工掌握正確佩戴口罩、清潔消毒等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