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被盜文物難歸國 爭奪文物引發大批訴訟


美媒:被盜文物難歸國 爭奪文物引發大批訴訟

“光之山”鑽石


近日,美媒稱,西方許多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是通過殖民者攫取的,如今,這些藏品的所屬國想要回它們。有時,一些博物館會自發讓藏品物歸原主。但是如果博物館不這樣做,文物所屬國往往願意為追討這些流失的珍寶而戰——哪怕這意味著要對超級大國提起訴訟。


美媒:被盜文物難歸國 爭奪文物引發大批訴訟

羅塞塔石碑


美國“智謀者”網站10月27日報道,聯合國有一個政府間委員會負責處理這類交鋒激烈的訴訟。每年,委員會都會接到一些國家要求歸還珍寶的訴訟,追索對象多種多樣,從“光之山”鑽石到羅塞塔石碑。


美媒:被盜文物難歸國 爭奪文物引發大批訴訟

曾藏於帕加馬博物館的土耳其獅身人面像


不過,根據該委員會提供的數據,40年來,只有為數不多的幾件被盜的無價藝術品物歸原主。為什麼會這麼少呢?全世界不乏因藝術品被盜而引發的爭議。1987年,土耳其要求德國——具體來說是帕加馬博物館——歸還一尊獅身人面像,這尊小型石雕像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帶到柏林的。2011年,聯合國裁定,德國要將該獅身人面像交還土耳其。

這樁獲得聯合國批准的歸還文物案取得圓滿結局有什麼秘訣?聯合國政府間委員會不必面對殖民者與殖民地之間的交鋒,而這種交鋒反過來會造成一大批訴訟的出現。


美媒:被盜文物難歸國 爭奪文物引發大批訴訟

埃爾金大理石雕


反對歸還文物的最引人注目的理由之一其實來自一樁已持續幾百年的案件。19世紀初,英國埃爾金第七世勳爵托馬斯·布魯斯洗劫了希臘最寶貴的遺址——帕特農神廟——裡的石雕和文物。其中包括一批價值連城的大理石石雕,如今被稱為“埃爾金大理石雕”。

小偷以及包括拿破崙在內的眾多意欲高價購買的人都試圖得到這批“埃爾金大理石雕”。不過下功夫最大的當屬希臘政府,幾十年來,希臘政府一直要求英國歸還本國的珍寶。

英國博物館工作人員、考古學家艾麗斯·帕金說,有些反對歸還石雕的理由很有說服力。其中一個理由是,現在的雅典和倫敦都絲毫不像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所以何必費事去遷移這些石雕呢?在帕金看來,更直接的一個理由是,“考慮到最近發生的一些博物館失竊案件和政治上的動盪,雅典是否是收藏並展出這些文物的安全之所值得懷疑。”

在“伊斯蘭國”組織曾毀壞伊拉克和敘利亞珍貴文物的背景下,這樣的理由似乎合情合理。但是考慮到當今世界的許多衝突都是因殖民主義而起,讓失去的珍寶物歸原主也是對此作出修正的一個重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